馬龍閃在3月19日的《北京日報·理論周刊》上撰文指出:認識國情是一個需要從多方面冷靜思考和深入考察的問題,不是通過一個什么簡單排名和幾個數字就可以遽下結論的。在這個問題上,應吸取蘇聯的教訓(蘇聯歷史上對自己的國情發(fā)生過誤判,從而導致了嚴重后果。這是一個深刻的歷史教訓)。認識、判斷國情是一件很糾結、很復雜的事情。從現代化的視角來認識判斷,其復雜性就更大。一個國家和社會離真正的現代化究竟有多遠,是局部的、片面的現代化,還是完全的、全面的、深層的現代化,這是一個需要從多方面冷靜思考和深入考察的問題。目前,我國離完全的、全面的、深層的現代化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不能被我國的多個世界第一30年發(fā)展速度世界第一,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外貿出口世界第一,高速鐵路網世界第一,還有工業(yè)生產方面的諸多世界第一,弄得昏昏然,更不要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沖昏了頭腦。我們現在是有了幾件華麗的外衣,但大量的落后里子讓人看了還會覺得很尷尬。只有對我們的國情和現代化發(fā)展水平有了比較全面深刻的認識,才能形成比較清醒的國際意識。樹立正確的國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