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言 張會敏
摘要:本文介紹了粗管徑雙檔高效節(jié)水噴射虹吸式座便器的研制過程,以及生產工藝控制參數,對衛(wèi)生陶瓷企業(yè)節(jié)水座便器新產品的開發(fā)和生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雙檔;高效節(jié)水;粗管徑;座便器
1 前言
隨著對外出口貿易的發(fā)展,銷往發(fā)達國家美加市場的產品,非常注重產品的節(jié)水環(huán)保問題。國外客商對衛(wèi)生瓷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注重產品的內在質量——排污功能,必須是粗管徑,而且要求沖刷排污功能好,并有良好的節(jié)水效果。而以往出口到美加市場的虹吸式座便器,雖然沖刷效果好,且水封高、水封面大、干凈衛(wèi)生,但管道細長易堵塞,用水量較多(最省水也有6L),實現(xiàn)更節(jié)水困難較大。從目前市場調研和客戶反饋的信息表明,管徑較粗的節(jié)水型虹吸式座便器(尤其是高效節(jié)水型的噴射虹吸式座便器)深受用戶的喜愛。這種座便器的用水量遠遠低于國際標準GB6952-2005規(guī)定的節(jié)水型座便器6L的用水量。同時,排污功能強,管道粗不易堵塞,有良好的省水、沖刷功能效果。筆者根據客戶訂貨要求(雙檔,高效節(jié)水;粗管徑,管道直徑至少過46mm的實體球),決定研制開發(fā)管徑過50mm實體球,雙檔配件用水量在3.2/4.8L(小水用量3.2L、大水用量4.8L)的粗管徑噴射虹吸式高效節(jié)水座便器,達到環(huán)保節(jié)水、滿足客戶需求的目的。
2 開發(fā)目標要求
筆者所開發(fā)的產品是根據客商定貨提供的外型圖紙(見圖1)及功能指標來開發(fā)的。
其基本要求是:
(1) 產品為分體式,座便器和水箱共2件;
(2) 座便器的外型尺寸為640mm×360mm×390mm;座便器蓋長度(A1)為420mm,高為390mm;
(3) 座便器的排污方式為下排水,排污尺距(墻距)為305mm,即12英寸;
(4) 產品的結構形式為噴射虹吸式;
(5) 水封面積要求在100×85mm2以上;
(6) 用水量要求≤4.8L。?準19mm小球放置100個,需排出≥85個,模擬便條通過≥7條(≥350g);
(7) 粗管道,應至少通過?準46mm的檢測球體;
(8) 其它依據GB6952-2005規(guī)定。
3 技術思路
(1) 采用標準化的管道
排污管道是座便器的主要部件,對用水量、排污功能有重要的影響。筆者公司多年來瞄準國內外先進水平,注重節(jié)水座便器的開發(fā),對管道的結構(管道的直徑、長度、彎曲度、管道上下粗細比例)進行合理的設計,解決管道變粗與耗水量之間的矛盾,實現(xiàn)了管道加粗又省水,以及粗管徑、節(jié)水、排污功能優(yōu)良的標準化管道。
(2) 管道結構采用合理的流體動力學設計
當虹吸管道兩端封閉時產生虹吸動力,而虹吸管道中間部分則是水和氣的混合體,從而減少用水量和增加水的流速,達到節(jié)水并快速產生虹吸的效果。
(3) 采用雙檔配件滿足大水、小水用水量的需求
水從水箱落下后,水通過水道到達水圈和附水道時,水圈和附水道的下水量按照合理比例,調配圈下水量滿足小水3.2 L的沖刷效果,大水4.8L的旋轉排污效果。
(4) 對座便器的整體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
盆腔的形狀、彎子口的造型,布水孔的大小、角度、數量、位置等,進行合理調配,使座便器達到最佳的節(jié)水效果。
(5) 改進現(xiàn)有的管道施釉工藝方法以及管道施釉用釉料配方,使釉面盡早地?;?,使管道順滑,便于固體物的排出。
4 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
4.1標準化管道結構設計
客戶提出管道至少通過46mm的實體球。為了保險起見,筆者將管道通過50mm的實體球作為內部控制指標。這給開發(fā)生產帶來很大的困難。據筆者多年開發(fā)座便器的經驗:虹吸式座便器的管道每加粗5mm,則達到同樣的排水效果需至少多耗水1L,可見管道加粗與省水是一對矛盾。筆者參考目前大生產中排污功能優(yōu)良產品的管道,尤其是粗管徑座便器排污良好的彎管結構,并以此管道為制作基礎。同時,還需精心設計、計算、制作出標準化管道。標準管道外型長為359mm、高度為296mm,管道總長度為660mm。確保管道的前部最粗處直徑(106mm)和后部最窄處直徑(81mm)比例滿足1.31:1。成品內徑在55 mm,管道順暢能通過直徑50mm的檢測球體(見圖2)。
4.2座便器整體結構設計
管道設計是主要的,但與其配套的盆腔鍋型,布水孔大小、數量及角度、水箱的結構等方面決定了功能的最佳匹配。經過多次反復的試驗,最終找到了最佳的組合方式:座便器的進水口通道由以往的“深”改為“淺”;盆腔結構做到順滑,水流直對彎子口;彎子口形狀改以往座便器的“長、窄、淺”變?yōu)椤岸?、寬、深”;水箱下水口尺寸由原來?4mm加大到82mm。以上措施為實現(xiàn)座便器的高效節(jié)水創(chuàng)造條件。
4.3附水道的設計
以往普通座便器的附水道距離長、沖力小、水流速度慢,僅靠水的虹吸產生動力,不僅用水量多,而且虹吸產生的慢,故耗水量大。而筆者開發(fā)的該產品的附水道有獨特的設計:附水道結構獨特,中間部分是水和氣的混合體,附水道路徑短、水流沖力大、速度快,從而減少用水量,滿足噴射孔快速噴水和虹吸管道產生快速虹吸的要求。
4.4圈和附水道水量分布設計
圈和附水道的下水量按照合理比例調配非常關鍵,對沖刷、節(jié)水、排污有重要的影響。調配不好很難滿足3.2/4.8L大小水量的要求。圈和附水道的設計不僅滿足用水,而且還要讓兩股水流同時到達管道進水口,使水快速充滿水道產生虹吸。筆者根據現(xiàn)生產中成熟的布水孔大小、數量、角度及分布方式進行反復試驗。布水孔由原來的“大孔?準6.5mm、數量28個”改為“小孔?準4.5mm、數量30個,另加一個?準10mm的大孔”,角度全部為45°;噴射孔的直徑由?準25mm加大到?準31mm。經測算,圈和附水道水量按2:8分布,滿足了大、小水量排污要求。
4.5管道施釉問題
管道施釉使用生產用釉料,因玻化效果不理想,管道不光滑,致使實體經過管道時有堵塞現(xiàn)象。筆者對管道施釉釉料配方進行了調整,管道施釉后管道表面非常光滑,利于實體順暢地通過。同時,還對管道施釉工藝進行了改進,要求施釉時釉漿在管道內至少停留3~5s,并且將釉漿比重提高到1.35~1.45,釉漿要到達盆腔的一半部位,保證管道全部充滿釉漿。施完釉后專人負責將盆腔內的多余釉漿擦去,以免造成滾釉缺陷。
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并經過反復的試驗,終于達到了功能要求:小水3.2L過6個紙團、過90個PP球、過人造便10條(每條50g),虹吸合格;4.8L時,PP球100個全部通過,人造便過20條(每條50g),小顆粒符合標準要求,沖刷效果非常良好。
5 生產工藝參數
5.1原料組成
坯用原料的組成、坯料化學成分及含量(見表1、表2)。
坯式:
釉用原料的組成、釉料化學成分及含量(見表3、表4)。
釉式:
5.2生產主要控制參數
5.2.1泥漿物理性能
(1) 比重:1.785~1.805;
(2) 流動度:5′30″~6′40″;
(3) 厚化度:1.20~1.32。
5.2.2釉漿物理性能
(1) 比重:1.795~1.815;
(2) 細度:0.25%~0.45%(400目篩余);
(3) 流動度:55″~1′40″;
(4) 吸干速度:18′~20′。
5.2.3石膏模型參數
采用混合石膏粉制模,水膏比例為1:1.4,攪拌時間為2~3 min,模型經50℃干燥后使用。
5.2.4成形控制參數
(1) 成形室內溫度:白天27~32℃,夜間32~37℃;
(2) 相對濕度:50%~60%;
(3) 吃漿厚度:雙面部位11~12mm,單面部位7~9mm;
(4) 微壓鞏固壓力:0.015~0.02MPa,微壓鞏固時間:20~40 min;
(5) 干燥周期:7d;
(6) 半成品刷坯時水份<2%。
5.2.5燒成控制參數
最高燒成溫度為1200~1208℃;進車速率:16~19min/車。
5.3工藝流程
座便器的生產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6 研制結果
要求座便器產品的外型尺寸、安裝尺寸,達到客戶及設計的目標要求。座便器檢測結果見表5。
由表5數據表明,本項目產品的排污功能等指標比國標和客戶定貨要求有很大地提高。該產品虹吸作用產生的早,虹吸作用時間短、補水量小、用水量少;污物排出徹底,抽力大。特別是粗管路能從根本上杜絕座便器的堵塞問題。模擬便條試驗達到并遠遠高于美標HET(高效節(jié)水)標準要求,且小便時僅用3.2L水,大便時僅用4.8L水,達到良好的節(jié)水效果。外商客戶提出的苛刻的定貨標準要求全部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