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成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精心設計導入,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有濃厚的學習熱情,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怎樣的導語才能自然貼切地把學生導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氛圍中呢?
1.復習提問導入。我最常用的就是復習導入法,通過教師引導,使用復習提問的方法作為教學活動的開始。提問導入不僅可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還能啟迪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心智技能和口頭表達能力。提問導入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回憶,尋找新舊知識聯系點,自然地進入新課學習。教師在設置導入時,目的性和針對性要強,要具有關聯性。導入的內容應與新課的重點緊密相關,能揭示新舊知識聯系的支點,切忌只顧復習而忽略新課,也不能只顧新課而復習的內容偏離了舊課的重點內容。例如在講七年級下第12課《經濟發(fā)展與重心南移》一課時,我讓學生回憶此前學習宋朝時的印象,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歸納出兩宋在政治上的特點,此時我話鋒一轉:其實兩宋并不像我們想的那樣不堪,學完這節(jié)課你會對兩宋有一個新的認識。兩宋時期經濟繁榮,我國的經濟重心在此時完成了南移,用一句話高度概括了新課的內容,并導入了新課。
2.直接導入。開門見山的導入,能夠快速將學生帶到新課的歷史情境中,但導入時要有概括性,應力圖做到言簡意賅,不冗雜,不拖沓,不有意重復。注意掌握好時間,否則會給人以“頭重腳輕”結構性失衡的感覺。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上第1課《鴉片戰(zhàn)爭的烽煙》時,我用“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對中國人來講這是一段伴著血與淚的歷史,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發(fā)生在1840年的那場戰(zhàn)爭!”一段話直接導入,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因為他們想知道是什么樣的一場戰(zhàn)爭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
3.讀圖導入。讀圖是歷史教學重要的輔助手段之一。在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若能巧妙地結合新授內容,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讀圖,則能較好地起到使學生感受直覺、引起注意、循圖思考的妙用。例如我在講七年級上第13課《秦帝國的興亡》時,為學生出示了兩幅圖:《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的形勢圖,讓學生觀察這兩幅圖的變化特點。學生經過仔細觀察發(fā)現:原來國家的數量在變少,此時老師可以提出問題:這說明了什么?說明統(tǒng)一是大勢所趨,那統(tǒng)一的重任又會是誰來完成呢?學生會順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走進新課。
4.故事導入。歷史故事和傳說都是中學生最喜歡的,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美妙的傳說會很快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以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或報紙上的新聞、歷史故事、科學事例作為課堂導入,引人入勝的故事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產生解決問題的愿望。故事導入可以幫助學生將有趣的情境與有用的知識聯系起來,產生問題情境,很好地引入新課。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故事的選擇上一定要選簡單易懂、說理性強的。在故事的講述上,要注意做到生動、精練、有啟發(fā)性。導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的藝術魅力,造成懸念,引人入勝,這種魅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教師生動的語言和熾熱的情感。我總感覺缺乏這樣的激情,所以我多數選用視頻播放故事。例如講七年級上第20課《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時可以通過白板播放一段少兒版的三國小故事——《桃園三結義》,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走進新課。
5.設疑導入。設疑導入法是在章節(jié)內容講述之前,先定向設計一個或幾個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形式多樣、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回憶、聯想或滲透本課研究的主題。這種導入法注重對新課內容進行提綱攜領的總結,可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先形成概念性的初步認識,增強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指導性和針對性,在教學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師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恰當地設置耐人尋味的問題,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急于了解的心情,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上第4課《八國聯軍侵華》時,我向同學提出:中國人是怎樣進入了20世紀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了新課。小結時可以讓學生歸納中國人到底是如何走進了20世紀,得出的結論是帶著恥辱走進了20世紀。
6.生活導入。學生對自己身邊的事物有充分的感性認識,越是貼近生活,越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理解。教師在導言中把歷史知識和現實生活相聯系,就能消除學生對這節(jié)歷史課的厭倦情緒,使他們帶著一種愉快的心情去學習。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下第15課《推動社會進步的科技成就》時,我先讓同學們算了一筆賬:如果用雕版印刷來印我們手里的歷史教科書得多久才能讓在座的同學每人一本?算完后同學們大吃一驚,得十多年。那我們如果用一種新的技術會怎樣呢?同學們就會帶著這種好奇的心情去認真學習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生活導入還可以結合鄉(xiāng)土歷史導入新課,如在講《璦琿條約》時,我們可以先回憶在愛輝陳列館看到的場景,再講解新課,同學們就會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生活導入用的例子都是同學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歷史,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歷史課導入種類很多,上述只是我平時在歷史課上經常用的幾種導入方法。設計導入語沒有固定格式,應該隨機應變,因課而異,不同內容、不同特點選用不同的方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豐富多彩的形式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認識和感悟歷史,最終完成教學任務。
(責任編輯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