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要: 英語寫作過程既是應用已掌握的語言知識表達思想的過程,又是語言輸出的過程。英語是一門語言,和學習其他語言一樣,積累是很重要的因素,也是英語寫作的基礎。仿寫不同題材的課文是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捷徑,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寫作欲望。
關鍵詞: 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常見問題
寫作能力直接體現(xiàn)一個學生的英語水平,近年來中考英語試題更加重視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測試,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許多學生在此方面丟分嚴重,以致影響總分。因此,英語教師教給學生適當?shù)姆椒ǎ幸庾R地培養(yǎng)英語思維方式,減少表達錯誤,寫出地道的英語作文責無旁貸。
一、中學生英語寫作常見的問題
(一)語言基礎知識的貧乏。
要想充分表達思想,掌握足夠的詞匯量是前提,準確理解詞的涵義是基礎,能寫出語法正確、合乎英語表達習慣的句子是目的。
要寫好一篇作文,表達自己的思想,就必須以足夠的詞匯量為基礎?!缎掠⒄Z課程標準》中對初中畢業(yè)生的認知詞匯量的要求是1600個,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300個,但實際上大多數(shù)學生掌握的詞匯量都達不到規(guī)定的要求,因此,他們在寫作時就不能隨心所欲地表達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方面:①拼寫錯誤,影響理解;②詞語誤用,表達不準確;③某一詞語反復使用,語言表達缺乏變式,文章顯得單調(diào)乏味;④文章中大量“造詞”,讓人看了啼笑皆非。顯然,詞匯量不足已成為中學生英語寫作中最主要的問題。
語法規(guī)則和句型句式是英語寫作涉及的基本要素。學生英語作文中致命的錯誤大多是由語法錯誤引起的。學生在寫作中的語法不規(guī)范、句子結構混亂、含義不清楚等情況屢見不鮮,更不乏Chinglish現(xiàn)象,所以,語法問題是中學生英語寫作中所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
中學生在寫作技巧上常常表現(xiàn)為語篇布局能力較弱,句式缺乏變換,前后銜接手段單調(diào),邏輯性不強。英語中的語篇銜接方法相當豐富,有的用于句子層次,有的用于語篇層次。語篇銜接主要是通過語法手段、詞匯手段和邏輯聯(lián)系語完成的。學生在寫作中較少使用這些方法,使得文章跳躍性很大,句與句、段與段、主題與各段落之間缺乏有機的聯(lián)系、照應和連貫性。文章內(nèi)容不能為主題服務,只是簡單地為了完成題目要求的任務,湊夠詞數(shù),文章缺乏美感。
(二)漢語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的影響。
由于初學者在英語語言習得過程中,缺乏系統(tǒng)的訓練,因此在用英語表達意思的過程中必然受到母語的影響,其表達方式不遵從英語的表達或思維習慣,而按照中國人的表達方式或思維方式強行組成詞句,致使在寫作中錯誤百出,出現(xiàn)了大量的“中文式英語”。
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思維方式,漢語語法和英語語法有很大差異。英語中的性、數(shù)、時態(tài)、語氣、語態(tài)、句式結構等在表達上和漢語完全不同。學生在平時寫作中常見的問題就是死套漢語語法,忽視了兩種語言在語法和某些習慣表達方式上的差異。
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和語言知識有限,在其寫作過程中肯定會套用母語的思維方式,無意識地套用母語的語言規(guī)則,然后譯成英語,因此,在找不到合適的對應詞的情況下,往往憑借已有的漢語和英語構詞感覺造詞,展開一些不正確的聯(lián)想或假設,因此,寫作中就出現(xiàn)了大量的“造詞”現(xiàn)象。
(三)不良的寫作心理和寫作習慣。
由于以上種種原因,很多學生在寫作訓練時存在著緊張、焦慮、擔心、懼怕和厭惡的心理狀態(tài)。在寫作過程中也有許多不良習慣,如忽視審題,忽視格式;盲目落筆,倉促成文;拒絕修改,厭煩推敲;不講規(guī)范,輕視書法等。
二、中學生應該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一)加強平時積累,夯實語言基礎。
1.詞匯積累。
詞匯是一篇文章基本的組成要素。頭腦中如果沒有一定數(shù)量的且處于鮮活狀態(tài)的詞匯,就無法寫出好文章。要寫出好的文章,就必須善于從眾多的詞語中選擇和運用最恰當?shù)脑~語。克拉申的“語言輸入假說模式”認為:正確和恰當?shù)恼Z言輸入將會使語言學習的效果更佳。最佳語言輸入的兩個必要條件有:①密切相關的,②大量的。因此,將密切相關的常用詞匯、固定搭配適當集中教學,反復歸納、不斷循環(huán)和強化是較好的詞匯輸入方法,也保證了常用詞匯在頭腦中的鮮活狀態(tài),為寫作輸出提供了可靠保障。
2.廣泛閱讀。
閱讀是人們學習語言一種十分重要的手段,也可以說是語言學習的目的之一。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開闊視野,拓展知識,增加語感,積累必要的語言材料。寫作和閱讀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二者絕不能割裂。很多時候,學生看到詞匯和句型,只是似曾相識,卻不能準確把握其含義,通過廣泛的閱讀能促使學生把這些東西運用得更熟練,表達得更準確,這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加強基礎寫作訓練,做到活學活用。
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的詞匯量與運用能力不成正比的現(xiàn)象,寫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詞匯貧乏和用詞不當?shù)葐栴}。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實際上是由于學生獲得的知識沒有有效活化,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加強寫作訓練。
(1)每天的morning report(值日生報告)。
值日生報告比較簡單,只需用到一些基礎知識,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寫作的基礎就源于最基礎的知識。只有基礎知識掌握牢固了,才談得上寫作。而且,在練習值日生報告時,還可以增加一些其他內(nèi)容。比如,為了練習一般過去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過去發(fā)生的事,所以,每一節(jié)課要留幾分鐘給值日生。
(2)利用好每個單元的寫作練習。
新標準英語課本中每一模塊都有一個寫作練習,此練習是針對剛學過的詞匯和語法,以及本模塊的內(nèi)容而設計的,所以,這對訓練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有一定的幫助,而且可以復習本模塊的知識,在客觀上增加課上練習寫作的機會。教師一定要利用好每單元的寫作練習,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指出并指導其改正。在此期間,教師不必規(guī)定出統(tǒng)一的答案,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只要語句通順,語法正確就可以了。
(3)進行對話改寫或人稱、時態(tài)改寫。
課本中有許多生動的對話和短文,學生對此掌握熟練之后,為了進行寫作練習,可讓學生把對話改為一篇小短文。為了適應動詞形式的變化,還可以進行人稱改寫。
(4)仿寫
朱熹說:“模擬者,古人用功之法也?!狈聦懀褪菍W生把寫作訓練之觸角伸向范文,在仿照范文寫作中,學用語言、章法和表達技巧的一種方法。仿寫既可以是局部的、片段的,又可以是整體的。從內(nèi)容上看,詞匯、句型、段落、篇章,以及選材、布局、修辭和照應等都可以仿寫。實踐證明,仿寫能使學生寫有樣板,練有目的,是初學寫作者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仿寫訓練形式。
①拆并句子。長句和短句各有優(yōu)點。長句信息量大,但結構復雜;短句簡潔明了,但信息量小。一連串的長句不易于讀者理解,一連串的短句又使讀者感到單調(diào)。如果能在寫作中做到長句和短句相互補充,文章就會顯得錯落有致,語言表現(xiàn)力也會增強。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可以經(jīng)常讓學生做長短句的拆并練習,這樣做會促進學生熟練地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
②改寫課文。改寫課文的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培養(yǎng)寫作能力。改寫通常是把一篇結構較為復雜、語言較難理解的短文用簡單易懂的句子表達原文的內(nèi)容。改寫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改寫課文里的人物或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等;用不同的文體改寫,也可改寫課文中的某一段或某幾段。通過改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語法和基本詞匯,避免語言錯誤,模仿課文的行文結構和布局,為寫好作文打好基礎。
(二)排除母語干擾,強化英語思維。
文化適應模式理論認為,學會一門外語的同時應學習適應一種外國文化。因此,要克服母語對英語寫作的干擾,就必須進行一系列中英文思維轉(zhuǎn)換訓練。例如:在理論上分清英語和漢語段落、篇章結構的不同特征及規(guī)律;從單詞涵義入手,對相近詞進行詞義辨析;創(chuàng)設情境,要求學生在語境中準確用詞;通過各種訓練,比較英漢篇章組織、思維方式及表達方式上的差異等。這些訓練的關鍵在于訓練學生從漢語思維過程轉(zhuǎn)換為英語思維過程。
(三)明確寫作目標,激發(fā)寫作欲望。
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內(nèi)涵實質(zhì)上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根據(jù)認知理論,聽、讀為信息輸入過程,說、寫是教學對象將輸入的信息內(nèi)化后的產(chǎn)出性活動,可以說,說與寫的能力是檢驗四項技能掌握情況的標尺。根據(jù)《新課程標準》中對初中畢業(yè)生寫作能力的要求,要明確英語寫作目標,激發(fā)寫作欲望,培養(yǎng)英語寫作能力,從而全面提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平。
總之,要使學生寫作能力有所提高,教師就應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適應現(xiàn)代現(xiàn)實生活的實際需要,從基礎開始,不僅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強訓練,課后的練習與鞏固還是非常重要的,但重要的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培養(yǎng)寫作興趣。只要我們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對癥下藥,就能提高中學生的認識水平及熟練運用所學英語的能力,進而提高英語寫作水平。所謂“源頭活水,滋潤沃土”,在缺乏語言環(huán)境下教一門外語,教師要有較高的素質(zhì),扎實的基本功,豐厚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業(yè)務修養(yǎng),這樣,輔導起學生來才能得心應手,源源不斷地給學生補充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