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仰明 林秀敏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下,物理教學受到了更多的挑戰(zhàn),也為教學機智提供了契機,為此運用新課改下的教學機智能夠巧妙地優(yōu)化物理課堂。
關鍵詞: 物理教學教學機智類型
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這是物理教學的機遇又是對物理教學的挑戰(zhàn)。物理教學是個非常復雜的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學過程中必然出現(xiàn)不確定性和生成性,學生思維方式變化和基礎整齊度不一使得教學中不可預測的因素變多。教師能否靈活運用教學機智,直接關系到教師能否把握預設與生成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1.教學機智的解析
教學機智是指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學規(guī)律和心理學原理,對教學的設計、實施及反饋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偶發(fā)情況進行及時、巧妙、靈活的處理,以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或收到意外的教學效果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1]
2.新課程理念的物理教學機智
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教學目標詮釋了教學過程的本質是“教會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發(fā)展,以育人為本”。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以書本知識為本體、以教師為本位、忽視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直接把結論提供給學生,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直接被扼殺。新課程改革將徹底改變這種教學觀念,由此孕育而生的教學機智也將詮釋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并圍繞其開展。
新課程的教學機智較以往的教學機智有了深刻的變化,其內涵與形式隨著新課改有較明顯的擴展。
2.1運用范圍更廣?!叭S目標”的確定、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評價方式多元化等新課程特點為教學機智提供了更廣闊的展現(xiàn)平臺。物理課程標準強調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為此在物理教學中要運用教學規(guī)律和心理學規(guī)律巧妙地揭示生活中的種種物理規(guī)律,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教師要有機整合三維目標,靈活處理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自由度更大。
2.2主動性更強。新課程提倡開發(fā)課程資源,主要是對教材的補充、延伸、重組并且和學生實際的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比如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動性的時候,教學機智能夠靈敏地辨別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教學內容的泛化。教師既要主動開發(fā)課程資源,又要主動并及時地防止教學目標的偏離。
2.3表現(xiàn)常態(tài)化。新課程賦予了學生思考和講解的主動權,凸顯了教學的生成性,使教學機智的表現(xiàn)常態(tài)化。教學機智要在預設的范圍中把握生成,防止預設成尷尬,挖掘和捕捉學生的智慧,使之成為教學過程的生長點,達到預設與生成的雙收益。
2.4挑戰(zhàn)更多。物理教學中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給課堂帶來了極大的樂趣和活力,同樣偶然因素也變多,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中都不知道會迎接什么樣的挑戰(zhàn)。學生問題多了起來,自然會給教學帶來一些煩惱,教師有時為學生問題的無關痛癢或者被學生問倒而感到尷尬。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提高許多,教學機智在課堂上能夠真正做到親切自然、游刃有余、指點有方、觸類旁通。
3.教學機智的類型
當然,教學機智能夠對教學實現(xiàn)有效的控制,也將物理新課程改革推向了更完美的境界。
3.1“靜”的教學機智
3.1.1等待是創(chuàng)造機遇
智者創(chuàng)造機遇,而等待的人未必是蠢人,也可以創(chuàng)造機遇。教學語言速度太快,學生沒有琢磨消化的時間而思維跟不上,容易產生消極情緒,甚至掉隊。課堂教學應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學生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者。部分學生因初高中物理學習內容的變化還暫時沒有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特點和要求,過早對物理失去信心、喪失斗志,教師的滔滔不絕只會趕跑學生。在物理新知識的介紹中,是學生智慧發(fā)展的時刻,教師應該在抓準時機停下匆忙的腳步,給予學生享受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奇妙的過程。布魯納說:“學生的錯誤都是有價值的。”等待,不是急忙跑到摔倒的孩子面前扶起他,而是在他們生成錯誤的時候等待時機的到來,適當?shù)亟o予點撥引導自行糾錯。這樣的學習才使學生深刻體會和能記憶保持的學習。新課改后,課堂賦予了學生一定的話語權,在探究性實驗材料中,學生一定有自己別出心裁的想法,教師一定要善于等待,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的學習氣氛,鼓勵他們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
3.1.2沉默是金
雄辯是銀,沉默是金。機智的沉默是積極的沉默,可以是教師冷靜思考、觀察學生心理活動的契機,可以是教師有意識地給予學生思考、消化吸收的時機,亦可以是進行啟發(fā)式教學重要的教學機智。有時候課堂總結的時候善意的沉默是進行啟發(fā)的有效手段。在講完超重和失重之后進行小結時,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你們覺得超重和失重有什么規(guī)律嗎?”然后進行一定時間的沉默,教師突然暫??梢允箤W生已經發(fā)現(xiàn)“超重的加速度都是向上的,而失重的加速度都是向下為的”。同學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而給還未找到規(guī)律的同學思考的空間并在潛移默化中思維得到提升,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有機智的教師要善于沉默,既可給學生消化的時間,又可為自己本身整理教學思維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3.1.3擱置而不擱淺
教學講究循序漸進,物理概念的理解是一個由淺入深逐步深化的過程,在不同階段,學生可以對概念有不同程度的理解。適當?shù)貙δ承┲R擱置可以避免在某個階段講的過分復雜而引起學生理解上的困難。例如山東科技出版的高一必修1在講“重力與重心”時,有個迷你實驗:圓錐為什么會向“上”滾?此時用“重力下降”的方式理解學生還可以接受,若是改用“重力勢能減少的方向進行運動”來解釋則為時過早,此時學生還沒有接觸到重力勢能的概念。教學上不做急性的判斷,延遲滿足學生的策略是讓學生更加主動深入思考,引導群體進行討論,這樣獲得的知識就更加深刻和透徹,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方法。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什么事情都應該恰到好處,種莊稼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漫不經心,莊稼會荒蕪,如果關心過切,不顧它的生長規(guī)律,同樣是行不通的,欲速則不達,這也是防止一些前攝抑制現(xiàn)象的有效手段。
3.2“活”的教學機智
3.2.1以“動”治“靜”用頭腦風暴法
高中生已經出現(xiàn)了思維的獨立批判性,他們不再輕信現(xiàn)成的結論,而比較傾向于自己親自的驗證。這點為頭腦風暴法的實施帶來動力基礎,也為教師機智選擇添上華麗的一筆。物理是個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自然少不了。進了實驗室以后,一部分學生面對一大堆的實驗器材,往往不敢下手而待在一邊。如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盡情猜測教師要演示的一些實驗結果而不給予評價,而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來證實自己的想法。[2]
3.2.2評價機智靠中庸
中庸講究的是不偏不倚,過猶不及。高中物理課程應體現(xiàn)內在的激勵功能和診斷功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評價內容描述得太輕,別人不理;講得太重,別人會因過度恐懼,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高中生的自我評價開始成熟,自尊心上進心也較強,為此評價有時應該果斷地懲惡以終止惡行,有時應該理智地隱惡,通過溫柔的手段制惡,而不是以惡制惡,既要保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又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發(fā)展科學探索興趣,有堅持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有振興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社會責任感。這才是照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的中庸之道。[3]
3.2.3“施威”不忘“善后”
在平常的教學中,適度發(fā)火是必要的,特別是原則問題在公開場合碰了釘子時,當對有過錯的人幫助教育無效時,必須以發(fā)火壓住對方。物理教學使學生學習問題解決的方法,而不死記硬背搞題海戰(zhàn)術。適當?shù)亍鞍l(fā)威”是要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解決問題時“重結論、輕條件、不尊重實驗數(shù)據”的悲哀。當然教師要快速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進行積極的引導。正確的“善后”,是出于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教導,循循善誘、孜孜不倦,不管是多么復雜的問題,學生都會在教師的指導下得到解決。
3.2.4“故伎重演”出真知
新課程物理教學,要求教師更注重物理知識發(fā)生過程。教師演示電磁感應現(xiàn)象時,故意與當年的奧斯特一樣,將通電導線擺成與小磁針互相垂直,后經反復調整擺放的初始位置,才觀察到預期的現(xiàn)象。又例如,要讓學生意識到為什么當年伽利略要用斜角來研究自由落體,讓學生意識到當時伽利略為了便于測量時間t和位移s的智慧。這樣的教學過程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的有效手段,也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教學機智,使得學生“站在問題開始的地方”,感受到科學探究的曲折艱難。[4]
教學機智,不是狡詐掩飾自己的過錯,是有原則的?!爸疄橹?,不知為不知”,而不要故作深沉,可以以幽默、微笑、誠懇、冷靜等有效方式回答學生地疑難問題,并且應該認真地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及時研究學生提出的問題。
4.物理教學機智的形成
在日常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學機智是智慧的象征,是保持學生積極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優(yōu)化物理課堂、教師成長的有效手段,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發(fā)展物理教學機智。
4.1教學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提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多積累“病例”,同時尋找“療法”,對癥下藥。目前學術界認為效果最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寫教學日志、觀摩與交流、專題研究、再現(xiàn)反省、行動研究。在平時的觀察中抓住學生的心理,得出重要的教學經驗,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心態(tài)的培養(yǎng)
新課程改革給課堂教學帶來巨大的變化,對于教師的身體和身心都是挑戰(zhàn)。教學機智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積累的屬于有心人的成果,最重要的是心態(tài)的培養(yǎng)。教學機智是一種心態(tài)的美,試問,一顆沒有愛的心,又怎能用眼睛去感受世界的美呢?
4.3發(fā)揮集體的智慧
團體合作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常提倡的事。在日常的教學中,每個老師都可以回答出學生的絕大部分的問題,但是對于少數(shù)問題,還是要發(fā)揮團體的作用,在課后之余把自己的困惑與相關同事討論或者把問題上交到教研組,以便獲得教研團隊的幫助。這是新課程教學所提倡的,也是教學機智所必需的,另外,這樣也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良好表率。
參考文獻:
[1]黃漢升.知明行篤求實創(chuàng)新——福建師范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9-248.
[2]鄒曉川.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心理環(huán)境的優(yōu)化——談物理課堂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物理教師,2011,12:4-8.
[3]王少農.孔子做人做事的中庸之道[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13-24.
[4]施堅.從幾個教學案例談教學重演[J].物理教師,2011,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