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接主義理論的指導下,英文電影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語聽力教學,因為電影集視、聽手段于一體,通過影像、畫面、聲音、字幕以及特技手段傳遞信息,能夠給人強烈的現(xiàn)場感、目擊感和沖擊力[1]。
一、連接主義學習理論
連接結主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在知識的表征方面,強調“分布表征”。這種表征的基本特點是一個信息加工的單元只表達一個概念(如語素或詞),而一個概念也只由一個單元來表達。這樣,表達單元不能進一步分解為更小的單元,因為它與概念間有清楚的一對一的關系。分布表征與此不同:它強調一個概念由多個單元互相作用的關系來表達。連接主義第二個基本特征在于其主張學習是經(jīng)過調節(jié)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關系來完成的,而調節(jié)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關系又是經(jīng)過改變單元與單元之間的權值來完成;權值是表達單元與單元之間聯(lián)結的強度。權值數(shù)越高,單元之間的聯(lián)結就越強。一旦聯(lián)結網(wǎng)絡中相應的單元都由適當?shù)臋嘀颠B接好了,知識的表達和學習的過程也就完成了。其認為,學習過程是一個調節(jié)網(wǎng)絡中各單元的激活程度及單元之間的聯(lián)結強度的過程,學習者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本身會隨著學習經(jīng)驗的增加而加以改變或得到發(fā)展[2]。
二、英文電影教學的優(yōu)勢
采用英語電影教學是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因為其具有信息量大,語言環(huán)境直接、交互性強的特點。電影教學情景自觀,其中蘊含的信息量很大,且內容生動豐富,語言地道通俗且接近生活,能真實而立體地展現(xiàn)所學語言的背景和使用環(huán)境,既具有語言技能學習的特點又有語言習得所需的條件。影片涉及的內容交互性強,可以很好地調動感官及大腦對語言信息綜合反應和自然吸納的環(huán)境,從而提高聽力能力。電影教學是在與現(xiàn)實生活相仿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學習者所面對的是真實、直觀的實踐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學習者潛意識中會被帶入了一個“英語思維”的理想氛圍。語言情景的自觀、生活化使學生在大腦接觸語言上進入最佳聯(lián)想、最佳認知學習的狀態(tài)[3]。
另外,電影教學克服了傳統(tǒng)語言學習弊端,能夠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會使學習者“浸泡”在干巴巴的語言知識的說教中,缺乏語言使用的“鮮活”性。因而,學習者缺乏興趣、甚至昏昏欲睡。而英語電影教學可以克服這一弊端,極大的方便學習者對于英語國家社會文化概況的了解,使他們在習得語言的同時,開闊視野,提高文化內涵和素質,從而提高英語聽力能力。比如電影《廊橋遺夢》,它折射出現(xiàn)代美國人對家庭、對愛情的態(tài)度,特別是在感情降臨的時候,選擇回歸家庭是他們的歸宿。通過該影片教學,可以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通過英文原版電影上課,可使學習者如果置身于較為真實的情景教學中,很好地提高英語聽力。
為了使電影的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應該對電影所反映的內容和涵蓋的文化有一個透徹的了解,并有意識地在英語教學中運用一些教學方法和步驟來提高聽力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從電影故事的情節(jié)介紹入手,重點講解影片中的精彩對白,鼓勵學習者聽各種形式的觀后感和影評,把英語聽力教學貫穿電影教學始終。
三、電影教學的實際應用步驟
1.課前精心選擇影片
教師應注意選擇那些密切配合教材、能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的電影素材。教師選擇時要考慮英文電影的教學目的;影片內容與課程的關系如何;影片內容是否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是否能給教學內容提供感性材料等。在放映每一部電影之前,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影片,考慮到時間的限制。同時,可以對影片做必要的刪減,包括只播放影片中精彩的片段。教師在課前可以把擬播放影片的歷史背景、故事的梗概、人物次序表、好詞佳句以及生詞、難句預先打印出來,提前發(fā)給學習者。還要注意工作記憶在語言聽力理解方面的作用,因為它在句子實時理解中的作用對探究語言結構與心智結構的關系很有幫助[4]。
2.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周密安排
影視教學的課堂安排要合理,充分利用好有效的課堂時間。為此,課堂教學的安排要周密。首先要導入;點明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及評價形式;然后觀看教學影片,并完成教學任務;教學任務檢查和教學評價。這樣,教師可以讓學習者思考與電影內容相關的問題,展開討論。影中講解要做語音、用詞和句式及語調清楚。長、難句的分析和講解也要重視,因為在復雜二語句子理解過程中,工作記憶容量對英語學習者理解句子有影響[2]。在上電影課時,注意視覺與聽覺相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聽力關注度。應提醒學習者注意用自己的耳朵去聽影片的臺詞,同時運用自己視覺看英文電影。
3.課后結合電影拓展強化練習,利用博客搞好補充教學
連接主義理論把語言習慣看成是經(jīng)驗形成的過程,而經(jīng)驗形成需要不斷強化聯(lián)系學習[2]??措娪氨旧聿⒉皇悄康?,目的在于提高學習者的英語應用能力,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課后注重博客的使用,提高聽力教學。博客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技術手段,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和網(wǎng)絡鏈接、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并目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具有簡單易用,靈活互動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設置具有啟發(fā)性的欄目,結合聽力教學,定期發(fā)布[5]。通過博客的引入可以補充電影課堂教學的不足,將部分聽力語言輸入的任務交給學習者,創(chuàng)建一個充滿個性化的聽力語言“浸泡”,提高學習者的英語聽力。
四、結語
總上所述,連接主義學習理論為英語聽力學習提供了理論支撐,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如果發(fā)揮英文電影語言情景教學的優(yōu)勢,注重電影教學的模式和步驟,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語聽力教學效果。
注:全國高職高專英語類專業(yè)教改項目(項目編號:GZGZ7611-021)
【參考文獻】
[1]張松炎.英文電影欣賞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08(1):12-13.
[2]顧曰國.當代語言學的波形發(fā)展主題三:語言、媒介載體與技術[J].當代語言學,2011,13(1):22-49.
[3]周秀瓊.論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24):373-374.
[4]任虎林、金朋蓀.工作記憶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理解自嵌式英語復句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2(2):126-130.
[5]柴迎紅,秦罡引,崔麗。博客輔助英語教學的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6
(10):46-48.
(作者簡介:任虎林,華北電力大學副教授,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