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蘇
摘要:農家書屋作為農村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其為農村人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巨大的革新,也成為提高農村人民整體文化水平的重要方式,然而如何發(fā)揮農家書屋的文化宣傳作用仍是當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文章主要圍繞浙江省淳安縣汾口鎮(zhèn)的農家書屋的開展情況入手,分析農家書屋的功能以及作用,探索如何改善現有的農家書屋的建設現狀,進一步促進農家書屋的文化普及作用。
關鍵字:農家書屋;群眾文化;普及科學文化知識
引言
浙江省淳安縣汾口鎮(zhèn),全鎮(zhèn)51個行政村1個社區(qū),5.6萬人口。區(qū)域面積237平方公里。該鎮(zhèn)的宣傳文化基本情況是:2011年12月,全鎮(zhèn)各村配齊了宣傳文化員,同時建起了52個農家書屋。農家書屋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每家書屋藏書1500冊以上,光盤100張之多,各種雜志報刊30種,讀者座位12座以上。同時全部配有文化活動室,用來開展文化活動。農家書屋建設是浙江省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建設浙江文化強省的重要舉措,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而開展的重要文化服務工程,通過農家書屋建設,解決了村民借書難讀書難的問題,是保證村民茶余飯后獲取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
一、農家書屋建設現狀
(一)農家書屋建設參差不齊
2011年全省統一要求統一標準,建設農家書屋。但在建設實施過程中,尤其是場所好壞參差不齊,有的村利用家廳或祠堂與文化活動室結合在一起,非常適合村民的口味也很有特色,有的村與村委辦公樓或大會堂合用,整合資源互惠共用也不錯,但有的村就給一間房,書柜擺放相當擁擠,讀者坐位不夠理想,有的村面積夠大座位也多,但采光不理想,不利于村民在自然光下盡情閱讀??傊?,從浙江省淳安縣汾口鎮(zhèn)農家書屋建設情況來看,場所陣地選擇好壞直接影響農家書屋建設質量。
(二)農家書屋管理好壞不一
在試用期的3個月中,我們發(fā)現52個農家書屋的管理好壞不一。如汾口鎮(zhèn)祝家村,就做的特別好,利用農家書屋,把那些滯留在家中的讀書的兒童,每周兩天組織他們集中讀書活動,深受村民的好評; 茅屏村農家書屋每天向老年人開放,那些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年人,以此為樂以此充電獲取知識,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為后人留下了很好的典范。還有云林村利用農家書屋這塊陣地,組織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婦女,開展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多種形式的科學文化知識普及活動。但也有的村建成之后,天天鐵將軍把門,不開放不組織要民開展活動,收效甚微。還有的村把書柜擺放在大會堂內,人員擅自離崗,管理不到位,外借也不登記,最起碼的清潔衛(wèi)生都搞不好,沒有書屋的樣子。村民反映不是很好。
(三)農民的閱讀興趣或愛好有待提高
目前,在家務農的農民基本上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平日下地干活已經很辛苦了,加上受傳統耕種方式的影響,仍然是一年三熟老一套,對農業(yè)種養(yǎng)植業(yè)科學技術、書本上的那一套還是難以接受。對書屋在藏的歷史、經濟、藝術類書籍均有,然而卻與農民的需要并不完全相關,這些書籍并不符合農民的興趣或愛好,大多數農民還是對幽默小說類書籍比較感興趣。加之,目前農家書屋的配書,很多都是來源于都市圖書館所淘汰的書籍,有點不太符合農民的閱讀需要。因為現代農民也比較喜歡新書籍吸收新知識,從這一情況來看農民的閱讀興趣或愛好,應當通過一些活動逐步加以提高,滿足農民的興趣要求。
二、農家書屋的主要作用
(一)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農家書屋的普及,可以為農民提供一條與外界知識相接軌的有效途徑,避免了農村的信息閉塞性。農民們通過利用農家書屋,切實地學習到了一些農業(yè)相關知識,從而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也得以提高,利用先進的農業(yè)知識,農民可以積極的改善種植技術,從而獲得了較好的收益。農村書屋體現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真諦,農村書屋真正的讓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通過長期的宣傳引導,農民們的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得以解決,農村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憑借其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培育新的社會風氣。
(二)豐富農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
農家書屋可以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文化宣傳,報刊、雜志、廣播、網絡等多種形式進行了宣傳,豐富了農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形成了良好的讀書氣氛。農家書屋的豐富藏書、光碟等,農民可以按需借閱,從而方便了農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書籍。農家書屋還舉辦了多種文化娛樂活動,農民可以自由參加,在正常的日常勞動之余,農民又多了一項業(yè)余文化活動,豐富了農民的日常生活。
(三)完善農村的文化宣傳體制
農家書屋是農村的文化宣傳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農家書屋的建設與管理活動的不斷完善,對于宣傳文化員的積極培養(yǎng),設立文化員補助機制,對每個文化員給予每年5000元的補助,充分滿足農民對于文化知識的需求性。農家書屋作為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宣傳形式,從而從本質上完善了農村的文化宣傳體制。
三、農家書屋也應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一)藏書及時更新
在農家書屋的建設以及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保證藏書的更新率,不能僅僅依靠于上級淘汰的書籍,必須引起村黨支部村委會的高度重視,保證農家書屋每村每年人均不少于1元的購書經費,及時添置新書籍宣傳新知識。從而才能發(fā)揮農家書屋的真實作用。讓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通過農家書屋傳播到村民群眾中去。
(二)積極開展文化宣傳活動
文化宣傳活動是農村文化宣傳的重點,只有多種形式的文化宣傳活動,才能開發(fā)村民智力提高農民的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進而提高農家書屋的地位。農家書屋通過開展一些文化娛樂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同時也傳播了文化推動了活動。
(三)提高文化宣傳員的素質
宣傳文化員的素質直接影響農家書屋是否能真正發(fā)揮其作用的關鍵。一方面文化館和鎮(zhèn)文化站應針對宣傳文化員的不足,開展一些有的放矢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另一方面就是宣傳文化員與宣傳文化員之間要多溝通多交流,這也是提高素質的重要一環(huán),尤其是農家書屋的圖書分類,是否規(guī)范正確合理。再一方面是提高宣傳文化員的政治待遇,村委大小會議都必須參加,鎮(zhèn)里舉行的有關文化方面的會議與大型文化活動,宣傳文化員首先要參與其中??傊?,通過上崗培訓、業(yè)務培訓以及在崗自學等多方入手,提高宣傳文化員的整體素質,讓其更好在農家書屋內為農民服務。
結語
農家書屋作為農村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其為農村農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巨大的革新,也是為提高農村農民整體文化水平的重要方式,浙江省淳安縣汾口鎮(zhèn)的農家書屋建設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今后,農家書屋能及時添置一些新書籍,充實一些新內容,宣傳一些新知識,它必將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亞晶,闞立民.農家書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8(2).
[2]李忠香.影響農家書屋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村小康技,2009(11).
[3]井繼龍.農家書屋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調查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0(2).
(作者單位:浙江省淳安縣汾口鎮(zhèn)綜合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