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
英國思想家柏林一直老到97歲才十分情愿地去世了,這位被稱為20世紀英國最著名的“用嘴巴思考”的思想家,在論戰(zhàn)中度過了激烈的一生。在過去的將近一個世紀中,從死去的康德、馬克斯·韋伯到活著的哈耶克、維特根斯坦、維柯,無一不成為他攻擊的目標。然而,每一次論戰(zhàn)又都無不落了同一個下場:柏林以他的偏執(zhí)再一次證明了對手的偉大和高遠。
可是,柏林數(shù)十年來永遠是一副洋洋自得的樣子。1957年,柏林接受英國王室授予的勛爵頭銜,在晚會上,他的一位女友當面諷刺說,女王的這個爵位是為了表彰他“對于談話的貢獻”而頒發(fā)的。這一刻,周邊的紳士們都變了臉色,唯有柏林還是一派好心情的模樣。
晚年,柏林的傳記作者伊格納蒂夫忍不住問柏林:為什么可以活得如此安詳愉快?
老柏林見左右空無一人,便俯下身子,低聲回答說:“我的愉快來自淺薄,別人不曉得我總是生活在表層?!?/p>
我不愿意將柏林的“生活在表層”理解成另一種特殊的深刻,我寧愿相信,表層就是表層,像淺水的魚,低空的鳥,孩子無邪的笑,從樹梢尖頭掠過的風,淺薄也是一種很純粹、很透明的生命表達。
(舒林摘自《領導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