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打折扣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

        2012-04-29 00:44:03歐陽昱
        華文文學(xué) 2012年6期

        摘要: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打破了111年以來中國籍作家獲獎為零的記錄。斯次獲獎,再引爭議,但西媒較之華人,態(tài)度更為積極。諾獎的更大意義在于,它有可能使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大規(guī)模地走向世界。盡管如此,此次諾獎的授予,從授獎詞的措辭到獎金,都是打了折扣的。

        關(guān)鍵詞:莫言;諾貝爾文學(xué)獎;中國文學(xué);中國文學(xué)英譯;自我殖民

        中圖分類號:I0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6-0677(2012)6-0011-07

        老實講,我沒有看過莫言的全部作品,甚至沒有看過他的大部分作品。早年看《透明的紅蘿卜》時,感覺相當(dāng)新鮮,有那么一種魔力在。后來讀研究生的時候,又看過幾頁《紅蝗》,對開篇一個老漢蹲著拉屎望著平原的描寫至今還有印象。再后來,帶著一個澳大利亞作家去看《紅高粱》的電影,還記得他的評價是:very international(非常國際化)。但我想那更多地得益于導(dǎo)演,所以也沒有按圖索驥地按電影索書去找原書來看,再說,我對什么東西都標(biāo)紅本來就很反感。1991年去澳后,有一次聽說莫言來了,我其實有時間,但有意沒去,因為我對名聲大的人天生有一種不服。再說,名聲大跟我又有什么關(guān)系!我用不著花我的寶貴時間去捧場。一次,很奇怪的,澳大利亞ABC國家廣播電臺找我寫一篇英文書評,評價美國翻譯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翻譯的莫言小說《天堂蒜臺之歌》的英文譯本。該書進入英文后,標(biāo)題變成了The Garlic Ballads(《大蒜民謠》)。記得當(dāng)時我對葛浩文的譯文質(zhì)量評價并不太高。ABC找我,不僅僅是寫評論,還讓我去了播音室,當(dāng)場錄制了我的閱讀。期間,我還通過朋友在中國買了一本《檀香刑》,因為聽一位藝術(shù)家朋友對其中凌遲的細節(jié)特別感興趣,津津樂道,興味無窮。我看后卻興味索然,沒有留下任何印象。最近一次見到莫言,是今年三月份在北京舉行的澳大利亞作家周,我們?nèi)韵袢ツ昃旁路菰谙つ岷湍珷柋疽娒婺菢?,握握手然后大家都基本無言。

        關(guān)于對莫言的閱讀史和與他的見面史就講到這兒。

        2012年,瑞典文學(xué)院決定,將諾貝爾獎授予莫言,授獎理由是:莫言“以迷幻的現(xiàn)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當(dāng)代性熔于一爐?!保ā皐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①瑞典文學(xué)院還說:“莫言通過把幻想和現(xiàn)實,歷史和社會視角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了一個讓人聯(lián)想起威廉·??思{和加布里埃拉·加西亞·馬爾克斯筆下人物的錯綜復(fù)雜的世界,與此同時,他還在中國的古老文學(xué)和口頭傳統(tǒng)中找到了一個出發(fā)點?!雹?/p>

        頒獎消息發(fā)布之前,我收到一個知名不具的作家朋友電子郵件來信說:“諾貝爾獎是一個很講原則的獎,不是見誰名聲大,就給誰發(fā)獎。……即便給,也只會給該國持異見的作家。就這么簡單?!笨磥恚@位知名不具的作家朋友完全猜錯了。

        是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一大特點,就是它倍受爭議,不是把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作品幾乎無人問津的作家,推到世界文壇的風(fēng)口浪尖之上,就是把文學(xué)與政治“搭鐵”掛鉤,讓全球通過一個受禁作家的作品,對該國政治對文學(xué)的禁錮和干預(yù)加以關(guān)注。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yī)生》在國內(nèi)得不到出版,只能在1957年偷渡出國,在海外出版,次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但迫于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和蘇聯(lián)作協(xié)的壓力,帕斯捷爾納克不得不謝絕受獎。③

        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另一個特征,是它以歐美為中心,以瑞典為自我中心的中心,其他一切次之,中國最次之。2004年我去瑞典,見到早就認識的一個瑞典翻譯家,跟他談起應(yīng)多譯介當(dāng)代中國詩歌時,他非常不屑一顧地說:我們有足夠的詩歌大國,如德國、法國和英國,這些國家有足夠多的好詩,根本譯不過來。言外之意,中國詩歌根本提不上議事日程。據(jù)統(tǒng)計,自1901年第一次頒獎以來,絕大多數(shù)得獎?wù)呦禋W洲籍作家,瑞典又特別善于給自己人發(fā)獎,瑞典籍得獎作家人數(shù)超過全亞洲的得獎人數(shù)和全拉丁美洲的得獎人數(shù),④當(dāng)然也大大超過全非洲的得獎人數(shù)。

        不過,世界在變,中國在變,諾貝爾獎也在變。從2000年以來的這12年來,諾貝爾獎居然青睞中國了,短短12年,竟然先后頒給三個漢人,頻率之高,令人訝然。而在自1901年以來,7次未授獎,4次雙人共享一獎,⑤總獲獎人數(shù)為108人的111年后,終于把中國人渴望希望期望祈望企望熱望巴望垂涎垂青的這個獎,居然像博彩競猜的那樣,⑥頒給了莫言!

        這次回國任教,華人朋友多有勸阻。歸納起來,原因不外乎三:中國政治環(huán)境不清明,人文環(huán)境很糟糕,自然環(huán)境臟亂差,尤其食品含毒量高。一位朋友甚至說到這個份上:兒子要在中國討老婆,我同意,但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把孩子生在澳大利亞,因為中國環(huán)境實在慘不忍睹!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幾乎所有澳大利亞白人朋友,都認為我的回國任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這當(dāng)然跟中國在世界上與日俱增的經(jīng)濟地位有關(guān),瑞典這個人口不足一千萬的“蕞爾小國”⑦之所以對中國青睞有加,刮目相看,不能說與中國的強力崛起沒有關(guān)系。說句玩笑話,當(dāng)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在世界崛起雄起勃起揚起挺起,在經(jīng)濟上炙手可熱之時,再大的小國也多少變得有點像看見了富哥帥哥的小女子,不心動心儀還真有點欲罷不能。

        玩笑歸玩笑。瑞典這次頒獎,很可能是想避免引起爭議,卻依然爭議頻仍。別的不說,光就我收到來自澳大利亞白人學(xué)者或文人的電子郵件,就頗對獲獎?wù)哔|(zhì)疑。一家大報的文學(xué)編輯問:你認為莫言是一個“great writer”(偉大的作家)嗎?一位著名詩人來信問:獲諾獎的這個作家怎么樣?他行嗎?這種問話方式,當(dāng)然說明他們對莫言其人和其文一無所知,還透著一種酸酸的意味,也說明他的作品至少在澳大利亞不是家喻戶曉,甚至很可能聞所未聞。事實上,中國作家的作品在澳大利亞,一向都不曾熱銷。只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經(jīng)濟地位上升,開始有些作家作品逐漸通過翻譯進入市場,如韓少功的《馬橋詞典》,閻連科的《為人民服務(wù)》,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等,但似乎都未引起強烈反響。雖然澳大利亞不代表西方,但它至少是西方的一個縮影。在這個以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和價值觀為核心,以歐美為雙軸心的國家,對來自亞洲包括中國的文化和文學(xué),一向就持抵觸情緒和不接受態(tài)度。因此,瑞典對莫言的慷慨賜予,在我看來簡直就是沖著那些心胸狹隘,見識淺薄,始終站在亞洲文化對立面的白人知識分子打了一個大大的耳光。

        這次授獎理由中有一個關(guān)鍵詞,是英文“hallucinatory”,特別有意思,特別值得咀嚼。它絕對不是中文媒體中所譯的“魔幻”(英文是magical),這一點,連莫言都意識到了。⑧它的意思是幻覺、致幻、幻覺叢生的意思。致幻劑的英文是hallucinogen,就是根據(jù)該詞引伸而來。也就是說,莫言的作品使人幻覺叢生,有致幻之力,這簡直像在開玩笑,仿佛向人暗示,甚至干脆昭示,其作品一如毒品,能夠發(fā)揮致幻作用。我很懷疑字斟句酌的瑞典文學(xué)院是否讀其作品深受其“毒”,以致幻覺叢生而得此高論?;蛘呷鸬湮牡挠⒆g版本理解有誤?總之,一般只有在描述吸毒者時,才會用“hallucinatory”這類詞。根據(jù)維基百科,“某些非法毒品之所以被服用,是因為能產(chǎn)生幻覺”。⑨

        2012年的頒獎,竟然走到了歷年頒獎標(biāo)準(zhǔn)的反面,一向高度政治掛帥的諾貝爾獎,今年也一反常態(tài),把獎頒給了身為共產(chǎn)黨員,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謄抄“延座”講話的莫言,這當(dāng)然使不少人感到失望。有意思的是,就像在對待我回國任教的態(tài)度上西褒華貶一樣,外電關(guān)于諾貝爾文學(xué)獎授予莫言的新聞幾乎無一例外地持積極態(tài)度?!都~約時報》撰文說:“我們不應(yīng)譴責(zé)莫言對政治的包容,而應(yīng)把精力用來探究他以及他作品中跟我們講的今日中國的故事?!雹庥缎l(wèi)報》援引英國倫敦帝國學(xué)院的一名中文翻譯家的話說:莫言獲獎消息“令人驚異”,“他是一個偉大作家,今后名聲將會更大。這對所有中國作家來說都是好消息,因為這能使英國讀者靠得更近一些?!保?1)悉尼《晨鋒報》援引懂漢語的白人女作家Linda Jaivin(賈佩琳)的話說:莫言應(yīng)該得這獎(a worthy writer),他“語言創(chuàng)新,故事情節(jié)及其筆下人物都表現(xiàn)得很強烈。”(12)但民間尤其是華人反映卻很不以為然。一華人朋友來信說:莫言獲獎令人“哭笑不得”。有人認為:“諾獎喪失了對一流作家的認證資格,淪為二流作家與出版商的福地和狂歡,正是不爭的事實”。(13)有人在接受德國《鏡報》采訪時指出,莫言是一個“國家詩人”,在必要的時候,他非常會見機行事。(14)有人在贊揚莫言的寫作技巧時也批評說,瑞典文學(xué)委員會“選擇莫言,是為了安撫”,“反映了大財閥的意志”。(15)中國之內(nèi)也有不贊同的聲音。海南省作協(xié)的《天涯》雜志編輯趙瑜說:莫言論思想和智慧不如韓少功;論激情和某種情結(jié)不如張承志;論對抗體制和現(xiàn)實關(guān)照不如閻連科;論人性通透和大師范不如劉震云;論小說長度和詩意不如張煒;論打磨語言和敘述技巧不如格非;論內(nèi)斂和反思不如史鐵生;論語言的中國屬性和勤奮不如賈平凹;論……但是他獲獎了。(16)朱大可說:“諾貝爾獎往常都是比較青睞自由作家,像莫言這種官方色彩濃重,甚至稱得上暢銷的作家獲獎,我想只能說明一點,諾貝爾獎的內(nèi)在標(biāo)準(zhǔn)、藝術(shù)水準(zhǔn)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轉(zhuǎn)變。甚至是下滑。這個也是和世界文學(xué)水平的整體下滑密切相關(guān)的。”(17)所有這些事實表明,無論諾獎是否政治掛帥,無論它選擇站在誰的一邊,哪怕誰的一邊都不選擇,像直至2000年以來始終置中國于不顧那樣,它永遠都會遭到抨擊,永遠都無法兩邊討好。

        說到“標(biāo)準(zhǔn)”,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諾獎的初衷,用諾貝爾遺囑中的原話,就是把獎頒給來自任何國家的作家,“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 in an ideal direction”(沿著理想的方向,在文學(xué)領(lǐng)域[創(chuàng)作出的]最杰出的(全部)作品)。(18)我的這個翻譯可能比較滯重,拘泥,但是有意為之,是直譯,因為維基百科中文版的翻譯是有問題的:“獎給在文學(xué)界創(chuàng)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注意:不是“最佳”(英文是the best),而是“最杰出”(outstanding);不是“具有理想傾向”(英文是with idealistic tendencies),而是“沿著理想的方向”(in an ideal direction)。我不是在這兒咬文嚼字,而是要借此指出,文學(xué)不是體育競賽,能夠按刻度評出“最佳”,但盡管評委知識結(jié)構(gòu)不同,欣賞水平不一,個人口味互有差異,但評選“杰出”總還是有可能的。畢竟outstanding就是standing out(站出來,凸顯出來)。問題在于,正如前面所說,世界在變,諾貝爾獎也在變,諾貝爾獎的標(biāo)準(zhǔn)也在變。近年來,其所謂“沿著理想的方向”,就帶上了濃重的人權(quán)意識,較前更具政治性,因此頗遭物議,也在所難免。(20)

        可能人們沒有看到的是,諾貝爾獎的積極意義遠遠大于其消極意義。當(dāng)年就有人指出,這個獎的頒獎對象,往往是那些“affirmative authors”(積極向上的作家),一些美國作家如路易斯、??思{、海明威和斯坦貝克等,都是在作品開始呈現(xiàn)積極昂揚的音調(diào)后才獲獎的。(21)即便它在很多人眼中被認為是向極權(quán)政治低頭認罪,屈膝投降,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認可并肯定了被“延座”桎梏的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但它在更大的意義上卻使得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正式地走向了世界,為全球所矚目。長期以來,我在把中國當(dāng)代詩歌譯成英文,介紹給西方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在對待中國詩歌的態(tài)度上,一向都是厚古薄今,崇尚唐詩,貶低今詩,但我發(fā)現(xiàn),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正從漸變開始發(fā)生突變,最突出的一例是,澳大利亞今年出版的一本《2012年度最佳詩歌選》,破天荒地收入了我翻譯的三位中國當(dāng)代詩人,即舒婷、樹才和得兒喝的詩歌。無論莫言的政治地位如何,文學(xué)質(zhì)量如何,但他得獎后第二天就仗著諾獎的聲威,呼吁釋放劉曉波。這充分地說明了諾獎帶來的正面效應(yīng)。(22)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就像一個性情乖戾的孩子,你越批評他、越打擊他,他越不聽話,越要犟著脖頸跟你斗氣,跟你過不去。你鼓勵他,你褒獎他,你夸獎他,你給他諾貝爾獎的大禮包,他就會眉開眼笑,他就會喜出望外,他就會勉勵自己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努力促生促變,而這,就是這次授獎不為人見的一個真正意圖。中國在世界上什么獎都想拿,都要拿,都能拿,這沒錯,但中國若想成為世界超強國家,卻不能只有錢,沒有自由,只拿獎,不管自由,只關(guān)心獎金,不關(guān)心自由。我說的自由是最小的自由,即開口說話的自由,不以言論治罪的自由。我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qū)轉(zhuǎn)悠過,如韓國、香港、澳門、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日本,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不能自由上網(wǎng),隨便進入Facebook, Twitter, Youtube等網(wǎng)站,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上網(wǎng)后查找資料或信息會遭到莫名其妙的阻撓和封鎖,只有在十二年中連續(xù)產(chǎn)生了三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偉大中國,才有進不了大量網(wǎng)站,查找信息會被屢屢作梗的事情發(fā)生。希望自莫言始,中國結(jié)束莫言時代、不敢言時代,全面進入暢所欲言時代。一個國家的作家以“莫言”作為自己的筆名,應(yīng)該是這個國家的恥辱,而不是驕傲。

        筆者預(yù)計,莫言得獎,等于給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蓋了一個可以暢行無阻的大印,會在西方掀起一個關(guān)注、翻譯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的新浪潮,從過去的不屑和不齒,到今后的青睞和親昵。這一過程估計還會是長遠而艱難的,一是西方譯者普遍中文理解差,英文表達隨意性大,常常不是翻譯,而是譯寫,隨意增刪、篡改原文,而西方評論界幾乎沒有能夠通過閱讀原文而鑒賞評論譯文質(zhì)量的批評家,一是國內(nèi)培養(yǎng)的年輕人才英文水平不夠,知識面狹窄,不喜讀書,不善讀書,難以勝任把優(yōu)秀的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作品向西方推介的重任。

        另一方面,以我所見,諾貝爾文學(xué)獎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東西,人們應(yīng)該消解對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迷戀心理。諾貝爾獎不是衡量世界文學(xué)質(zhì)量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過去不是,現(xiàn)在不是,自莫言始,將來更不會是。在《不提諾獎》一文中,我曾如是說:

        其實,該得獎的人多的是,網(wǎng)上就開列了一張十人名單:馬克·吐溫、托爾斯泰,喬伊斯、普魯斯特、易卜生、左拉、弗洛斯特、奧登、納博科夫和博爾赫斯等(見:http://listverse.com/2009/09/16/10-brilliant-wriers-robbed-of-a

        -nobel-prize/)。這些人沒有得諾什么獎,真是他們的福氣。干嘛見錢眼開,見獎就上呢?何況,諾獎的核心觀念“理想主義”,也根本不是通過錢和獎就能衡定的。

        請大家忘掉這個獎,繼續(xù)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吧。人生苦短,不能為全球60多億人中每年只有一人可得的一個獎而弄瞎自己的雙眼,敗壞自己的心智,讓自己像瘋子、傻子一樣成日成夜地在那兒夢想一個薩特兄都拒絕接受的東西。(23)

        有感于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倍受爭議,英國小說家蒂姆·帕克斯曾說,“這個獎本來就很愚蠢,而我們自己也愚不可及,竟然把它當(dāng)回事”。他還注意到,“由十八個(或十六個)瑞典人來衡量瑞典文學(xué)作品,那還有某種可信度,但把變量無限的幾十種不同的(文學(xué))傳統(tǒng)拿來進行考量,有哪一個集團能夠真正做到呢?再說,我們干嘛要他們來做這件事呢?”(24)言外之意,由諾貝爾文學(xué)院的瑞典人來評價瑞典以外的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學(xué)作品質(zhì)量,明顯是難以勝任的。

        前幾天,在松江大學(xué)城逛書店,發(fā)現(xiàn)書堆里躺著一本《豐乳肥臀》,緊緊地裹著一身塑料,里面的書腰看得出來已經(jīng)揉破。我沒決定買。等轉(zhuǎn)了一圈,買了幾本別的書后回來,想想該書作者畢竟是得了諾獎的,買來看看也無妨,反正也是沒看過的,盡管我對任何諾獎得主的東西從來不抱太大期望和奢望。我買過的耶利內(nèi)克、凱爾泰斯、馬爾克斯、薩拉馬戈、懷特的書都中途夭折,看不下去,有些詩人是不錯,如米沃什、辛博斯卡、米斯特拉爾、聶魯達,但不是所有的都那么好,例如,特朗斯特羅姆就不是我的最愛,其詩中意象重復(fù)過多,有些字如“dark”,簡直頁頁都有,到了令人生厭的地步,結(jié)果我買下的兩本老特的英文詩集,就有一本束之“低閣”,不再理會,充分說明完全不必把得獎作品頂禮膜拜,太當(dāng)回事。今天跟一個來自美國的作家談起諾獎,他立刻就說:我不關(guān)心這種愚蠢的東西。我關(guān)心的是生活,不是諾獎。他同時援引美國作家索爾·貝婁的話說:得獎之后,沒有一個作家寫的東西值得一讀。過后我查了一下資料,發(fā)現(xiàn)他援引錯了,說出該話的是海明威。老海說:“沒有一個婊子養(yǎng)的得了諾貝爾獎,還能寫出任何值得一讀的東西來?!保ā皀o son of a bitch that ever won the Nobel Prize ever wrote anything worth reading afterwards,…”)(25)

        《豐乳肥臀》這本書,書店售價48元,因為書腰破裂,給我打了一個九折。我曾一度因自己的英文長篇小說寫得過長而頻頻遭致退稿,后來做了一個市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秘密,原來當(dāng)代英美長篇小說,都有一個顯著特點,即章節(jié)雖多,但都頗短小,一般每章兩三頁,最多不過五六頁,否則當(dāng)代生活快節(jié)奏的讀者難以下咽?!敦S乳肥臀》這本書在這方面倒跟這種市場風(fēng)氣貼得很近,居然、竟然都是小章節(jié)!莫言雖在該書《代序言》中稱,“長篇越來越短,與流行有關(guān)”,(26)但他的短章是否也受市場影響,就不得而知了。

        更讓我稱奇的是,以前只是聽說,很多中國作家把為奪得諾獎,而非“ideal direction”(理想的方向),視為自己寫作鵠的,如李正榮所說的那樣,“獲得諾貝爾獎是中國一些作家創(chuàng)作的主要目的;外國駐中國大使館的許多文化專員最近陸續(xù)成了中國作家的朋友,要知道這些人的意見對諾貝爾委員會的決定會有很大影響;許多作者為了靠近這個夢寐以求的獎項故意爭取在西方出版自己的作品,”(27)把《豐乳肥臀》的主要人物表一翻開,扎人眼目的就是一個名叫馬洛亞的瑞典傳教士。該書數(shù)易其稿,621頁,但頭五個字就處心積慮的是這個來自瑞典的“馬洛亞牧師”。我雖只看了幾章,但知道他跟上官魯氏有染,生過一個中瑞混血兒,也就是小說的主人公,據(jù)說是莫言自己的內(nèi)化,還跟村里一個回回生了一個雜種。

        小說的布置,從來就不是自然天成,不設(shè)心機的。如果真是自然生成,中國跟瑞典就連8000桿子都打不著。華裔法國作家戴思杰的長篇小說“Balzac and the Little Chinese Seamstress”(《巴爾扎克與中國小裁縫》)改編成電影后,有一段劇情是原書所沒有的:幾個知青在大山中對著山外渴望地呼喚著巴爾扎克,對法國的崇拜景仰油然而生。根據(jù)我自己的經(jīng)驗,我在農(nóng)村下放時,看了不少俄國文學(xué)作品,最喜歡的還是俄國。在當(dāng)今俄國落勢的時代,可以哈美、哈法、哈瑞、哈韓、哈日、甚至哈金,誰又會去哈俄呢?哈金的《等待》中,也有部隊?wèi)?zhàn)士深受美國書籍影響的細節(jié)。那段細節(jié)是這么說的:“瓦爾特·惠特曼,美國詩人。這是一本了不起的詩集。詩歌如此充滿活力,如此勇敢,里面什么都有。它以某種方式形成了一個宇宙。我讀了四遍……(28)多么討老美喜歡的文字呀!多么哈美!能哈美,當(dāng)然能哈到金。

        本來文化交流是很正常的事,但居法哈法的戴和居美哈美的哈,都看準(zhǔn)了法美都喜歡他國,尤其是中國這樣的國家,甘拜自己下風(fēng),甘愿俯首稱臣,從而滿足自己自大狂的自戀心理,而不約而同地都利用了這種非常微妙,能夠喚起法美眾人共鳴,但實則帶有殖民主義遺風(fēng)的細節(jié)。

        沒想到,莫言也能如此心領(lǐng)神會,活學(xué)活用,竟直搗瑞典老巢,把瑞典(男的,馬洛亞)和中國(女的,上官魯氏),巧妙地、頗有心機和心計地捆綁在一起,人為地生出了一個中瑞混血產(chǎn)物,即莫言自己指認為他“精神寫照”的上官金童。(29)為什么不是一個瑞典女的和中國男的結(jié)合?為什么一定是個瑞典牧師,而不是一個來自瑞典的流浪漢或到中國學(xué)習(xí)的瑞典學(xué)生?是真實?還是巧合?巧真的那么巧?合也真的那么合?為什么不是荷蘭牧師或澳洲牧師或新西蘭牧師?可以想見,瑞典白人多么喜歡這種巧奪天工的巧與合??!殖民主義并沒有死亡,我們心中的殖民主義更沒有死亡。代之而起的是新時代的自我殖民,通過文學(xué)的方式。這是一種更為可怕的殖民,是對心靈的殖民。正如某位教授直陳:我現(xiàn)在不用中國人編的課本教學(xué),只用西方人編撰的課本,因為西方人的東西就是比中國人的好?!敦S乳肥臀》中,對以馬洛亞為化身的瑞典“精神文明”,通過中國的化身上官魯氏讓人想起戴思杰《小裁縫》的呼喚而和盤托出:

        老天爺啊,讓我死吧,我受夠了……天主啊,圣母啊,布下你們的雨露陽光,拯救我的靈魂吧……她在絕望中滿懷希望地祈念著,祈求著中國至高無上的神和西方至高無上的神,心靈和肉體的痛苦似乎減緩了許多。她想到紅頭發(fā)藍眼睛、慈父仁兄般的馬洛亞牧師,在春天的草地上他說中國的天老爺和西方的天主是同一個神,就像手與巴掌、蓮花與荷花一樣。就像——她羞愧地想——雞巴和鳥一樣。(30)

        2012年10月11日,“雨露陽光”終于抵達中國和莫言。心機就是商機,文學(xué)的功利性由此可見一斑。

        寫到這兒,我想到寫小說有一個至為恐怖的地方,那就是它雖屬虛構(gòu),但卻真實得可怕,可怕得就像澳洲土著的詛咒。妮可·基德曼因吹土著樂器“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而遭澳洲土著長老詛咒,咒她不得生子。(31)一位英國作家曾說,他若在外受了誰的氣,就會讓誰在他筆下死掉。我在小說中幻想的事,就曾真實地發(fā)生過。這當(dāng)然是作者的秘密,不能對人言,只能莫言,而莫言幻想的事(他是否真的有此幻想,誰也說不清,只能透過蛛絲馬跡來推測)即便不言也難免不被人猜中。對文學(xué)的這種“特異功能”,莫言最近也坦言:“文學(xué)作品就是把生活當(dāng)中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在作品里面做到了?!保?2)

        針對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無聊,虛驕和偽崇高,美國人搞了一個Ig Nobel Prize,譯作“搞笑諾貝爾獎”或“另類諾貝爾獎”,目的旨在“引人大笑,然后發(fā)人深省”。(33)據(jù)報道,2012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發(fā)給了“美國政府審計總署(GAO),以表彰他們發(fā)表的有關(guān)如何準(zhǔn)備一份報告的報告的報告的報告……”(34)你還別說,這在性質(zhì)上與發(fā)獎莫言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或不妙。大家不知是否注意到,瑞典文學(xué)院的授獎理由中,居然把莫言與??思{和馬爾克斯相提并論,在我看來,這不是稱贊,而幾近于侮辱??v觀諾貝爾文學(xué)獎百年授獎史,沒有一個獲獎?wù)呤潜荒脕砀硪粋€或另幾個獲獎?wù)叻旁谝黄鸩⒎Q或陪獲(不是陪斬,但實際上有那么點意思),連高行健也沒有,其獲獎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shù)戲劇開辟了新的道路”。(35)說莫言是中國的??思{或馬爾克斯,這哪是夸獎,這分明是一手發(fā)獎給你,一手打你一個耳光,說:你不行,你其實只是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一個影子。

        這次諾獎的折扣,就打在頒獎理由曲折透露的這兩個地方:致幻劑般的現(xiàn)實主義(或干脆就是“致幻現(xiàn)實主義”,而非“魔幻現(xiàn)實主義”)和令人想起某某某和某某某某之風(fēng)格的作品。

        其實,它最大的折扣還不在此。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wù)f到底就是一個字:錢。如果不是它那一千萬克朗的底金,瑞典人哪有這種底氣,連大街上撿垃圾的瑞典人也敢雄視世界,斗膽放言:全世界都要靠老子發(fā)獎,(36)他又哪能讓文人到達如此的底線,連做夢(包括白日夢)都想拿他那個每年70億分之一的獎(還要冒著他可能不授獎之虞)。

        這個獎的最大折扣,是澳大利亞人披露的。我提到澳大利亞,不是因為我在那兒生活了二十幾年,而是因為那個國家的人并不像中國人那樣,把諾獎頂禮膜拜,看成全宇宙億萬星球中唯一可敬之獎。眾所周知,澳大利亞作家懷特于197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2006年,有人把他當(dāng)年出版的小說《風(fēng)暴眼》的第三章,換用了一個根據(jù)他英文姓名Patrick White改編的姓名Wraith Picket,將該章原封不動地拿去投稿,結(jié)果被所有出版社退稿,理由是“overwritten, unsellable and unpublishable”(文字過火,賣不動,發(fā)不了)。(37)

        到底還是澳大利亞人,眼睛就是毒,在第一時間報道莫言獲獎的同時,也在該報道結(jié)尾畫龍點睛地提了一筆說:“因為經(jīng)濟危機,諾貝爾基金會在總獎金上砍了一刀,從2001年以來每獎千萬克朗,削減為800萬克朗。”(38)這條重要的折扣新聞,很讓人納悶地始終沒有見諸中文報端。

        正要結(jié)束本文時,來了一個電話,也是一位寫作人。七談八談,就談起了新聞中盛傳莫言用諾獎在京買房事。朋友笑言:在五萬一平米的當(dāng)今,這點錢頂多只能買100多平米。這倒使我想起,西方獲得諾獎的作家好像不這么做。貝克特獲獎時,他的妻子說:這是一個“滅頂之災(zāi)”。(39)貝克特因此把所得的獎金悉數(shù)散盡,發(fā)給朋友。澳大利亞的懷特1973年獲獎后,就拿出獎金,創(chuàng)立了帕特里克·懷特獎(the Patrick White Award),每年獎給那些尚不大為公眾認可但地位確立的作家。(40)而懷特本人在獲得諾獎之前,也曾三次獲得澳大利亞最高文學(xué)獎邁爾斯·富蘭克林獎,但第三次頒獎時,他謝絕接受,同時也謝絕接受了獎金一萬的不列顛獎(the Britannia Award)。(41)我當(dāng)然不是暗示要中國的莫言也照此辦理,但朋友的提法還是有意思的:中國人沒有宗教意識,對金錢的看法是唯我獨尊,唯我獨享,不像西方作家,有著強烈的慈悲情懷和慈善精神。

        最后,我還是要為莫言獲得此獎而向他表示祝賀。

        ① 網(wǎng)上一致譯成“將魔幻現(xiàn)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dāng)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見http://news.163.com/12/1011/19/8DICM8IE00014JB5.html,其實是不對的,因“hallucinatory”不是“魔幻”,而是“迷幻”、“致幻”,“the contemporary”也不是“當(dāng)代社會”,而是指“當(dāng)代性”。

        ② 英文原文在此:“Through a mixture of fantasy and reality, historical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Mo Yan has created a world reminiscent in its complexity of those in the writings of William Faulkner and Gabriel Garcia Marquez, at the same time finding a departure point in ol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n oral tradition,…”參見:http://www.smh.com.au/entertainment/books/chinese-writer-wins-nobel-prize-for-literature-20121011-27g58.html

        ③ 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Boris_Pasternak

        ④(18)(20) 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Nobel_Prize_in_Literature

        ⑤ 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Nobel_laureates_in_Literature

        ⑥ 參見《外媒稱中國作家莫言成諾獎最大熱門》:http://www.poemlife.com

        ⑦(23) 參見歐陽昱《不提諾獎》,載2011年9月16日蘭州《未來導(dǎo)報》。

        ⑧ 參見《被董倩追問“你幸福嗎”莫言回答:我不知道》一文,其中,莫言認為“翻譯成‘魔幻現(xiàn)實主義好像也不太準(zhǔn)確。用虛幻和民間故事、社會問題和歷史相結(jié)合,這種描述還是比較準(zhǔn)確的”:http://edu.cyol.com/content/2012-10/15/content_7131627.htm

        ⑨ 參見:http://simple.wikipedia.org/wiki/Hallucination

        ⑩ 參見Julia Lovell, “Mo Yans creative space”: http://www.nytimes.com/2012/10/16/opinion/mo-yans-creative-space.html

        (11) 轉(zhuǎn)引自“Mo Yan wins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http://www.guardian.co.uk/books/2012/oct/11/mo-yan-nobel-prize-literature

        (12) 參見:“Nobel prize-winner walks fine line to appease Chinese censors”:http://www.smh.com.au/entertainment/books/nobel-prizewinner-walks-fine-line-to-appease-chinese-censors-20121012-27i6b.html

        (13) 參見羽戈,《莫言:文學(xué)與政治》:http://yuge.blog.caixin.com/archives/47429

        (14) 根據(jù)Google頁面報道,內(nèi)容無法進入。

        (15) 參見“Jingsheng criticizes Chinese Nobel award”一文:http://www.skynews.com.au/topstories/article.aspx?id=805338

        (16) 參見: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697870

        (17) 參見《專訪朱大可:莫言獲獎,證明諾獎藝術(shù)水準(zhǔn)已下滑》一文:http://tieba.baidu.com/p/1916008210

        (19) 參見:http://zh.wikipedia.org/wiki/諾貝爾文學(xué)獎

        (21) 參見:http://faculty.atu.edu/cbrucker/Bellow.html

        (22) 參見《莫言呼吁釋放劉曉波》:http://www.dyonline.org/ESEdu/Discuss/PostsList.aspx?cid=174&tid=164975

        (24) 轉(zhuǎn)引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Nobel_Prize_in_Literature

        (25) 參見:http://faculty.atu.edu/cbrucker/Bellow.html

        (26) 莫言,《捍衛(wèi)長篇小說的尊嚴(yán)-代序言》,《豐乳肥臀》。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第4頁。

        (27) 參見《莫言成功的秘訣:對黨恭順,風(fēng)格獨特,迎合大眾》一文: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2ac4f9d90

        690c66c0161c43f7602ba6da0208df8449e3732b44501790ac56540775a4d27d1716dc4a4b9af52173471451bd8cbc8a5dadbc855f299f2644676d805663d00edeb85156c537912afedf1ef0cbf62592dec5a3df4325be44747a97868d4e47549460aa5277a1b1983b084241e0b66c32be0e6029e86307f207eee0452e409cf6df5f4cd42da4621380a841b3390fbe10a41a192447a6

        51&p=9934cf16d9c45af108e29e785655&newp=c07cc54adcc506ec4eacc7710a0092694f08d7267dc8914212de950fd072

        1a&user=baidu&fm=sc&query=%A1%B6%B7%E1%C8%E9%B7%CA%CD%CE%A1%B7%C8%F0%B5%E4%C4%C1%CA%A6%B5%C4%B2%DF%C2%D4&qid=9af1cb53032d06cb&p1=2并非所有的中國作家都這樣。我記得1994年在墨爾本碰到韓少功,他就告訴我,見到某位諾獎委員會的人,他總是繞路。很值得贊揚的一種好習(xí)慣嘛!

        (28) 原載Waiting, William Heinemann, 2000, p. 145.[譯文為歐陽昱譯]

        (29) 參見《莫言:上官金童是我的精神寫照》:http://szb.hynews.net/hhwb/html/2011-10/31/content_49241.htm

        (30) 原載《莫言VS諾貝爾獎故鄉(xiāng)瑞典牧師:歌頌豐乳肥臀是永恒的主題》一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21-622348.html

        (31) 參見《妮可吹澳洲土著樂器被詛咒,從此不能生育》一文:http://news.xinhuanet.com/audio/2008-12/17/content_10517222.htm

        (32) 參見《『名人面對面』莫言:文學(xué)就像頭發(f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b73bf0102e86s.html?tj=1

        (33) 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Ig_Nobel_Prize

        (34) 參見:http://www.i21st.cn/story/1627.html

        (35) 參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628725

        (36) 這是我2004年去瑞典后得到的一個深刻的印象。在那兒,隨便一個平頭百姓,都可以告訴你:知道嗎,諾貝爾醫(yī)學(xué)獎,是我們學(xué)院發(fā)的。

        (37) 參見“Teacher resources: The papers of Patrick White”一文:http://treasure-explorer.nla.gov.au/treasure/papers-patrick-white/resources

        (38) 參見《悉尼晨鋒報》“Chinese writer wins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一文:http://www.smh.com.au/entertainment/books/chinese-writer-wins-nobel-prize-for-literature-20121011-27g58.html

        (39) 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Samuel_Beckett

        (40)(41) 參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Patrick_White

        (責(zé)任編輯:莊園)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m553麻豆| japanesehd中国产在线看| 26uuu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三区av在线| 新婚人妻不戴套国产精品| 四川老熟妇乱子xx性bbw|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和少妇人妻邻居做爰完整版|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v在线高清观看亚洲|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丝袜美腿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国产美女遭强高潮网站|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xxxx|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桃蜜|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盗摄| 成人中文乱幕日产无线码| 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开放| 亚洲区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开心五月天第四色婷婷|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97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 传媒在线无码|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第八页|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 少妇的肉体k8经典| 91自国产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