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瀟宇 黃小燕
【摘要】 目的 分析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藥物性肝炎的效果。 方法 選取68例藥物性肝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還原型谷胱甘肽進行治療,各組均連續(xù)治療30天;對比分析各組間治療療效。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59%,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藥物性肝炎安全、有效,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關鍵詞】 還原型谷胱甘肽;肝炎;療效觀察
還原型谷胱甘肽對多種肝炎具有治療作用,我科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68例患者,其中,對34例患者選擇應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具體分析如下。
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 68例研究對象均為我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藥物性肝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34例;年齡為20~47歲,平均年齡(44.5±12.6)歲;男性38例,女性30例;輕度肝炎19例,中度肝炎23例,重度肝炎26例;于治療前一天、治療30天后,所有研究對象均分別行肝功能、血清TBIL化驗檢查一次;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肝臟損害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診斷標準 ①肝臟損害癥狀一般發(fā)生于應用藥物1~4周內,除外睪丸酮類激素藥物;②以發(fā)熱、皮疹、瘙癢等過敏癥狀為首發(fā)表現(xiàn)初發(fā)癥狀;③血常規(guī)顯示嗜酸粒細胞計數(shù)超過了6%;④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害及肝內膽汁淤積征象;⑤巨噬細胞或淋巴母細胞轉化試驗陽性;⑥實驗室生化檢查顯示,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標志物為陽性;⑦肝損害表現(xiàn)于再次用藥后復發(fā)。凡具有上述①條和其他任何兩條者便可考慮為藥物性肝炎。
3.藥物性肝炎原因 導致藥物性肝炎的原因主要為藥物劑量、應用期限、年齡、性別、營養(yǎng)狀態(tài)、肝臟的原有疾病等;目前為止,有600多種藥物可引起藥物性肝炎。本次68例研究對象藥物性肝炎的藥物因素有
抗結核藥物26例,抗生素20例,降脂藥14例,壯骨關節(jié)丸5例,排毒養(yǎng)顏膠囊3例。
4.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能量合劑、維生素C、解毒劑等進行常規(guī)治療,連續(xù)治療30天;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還原型谷胱甘肽1.2 g+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每日一次,連續(xù)治療30天。
5.療效評估標準 ①顯效:各種癥狀消退,肝功能ALT、AST指標或者血清TBIL恢復正常數(shù)值;②有效:各種癥狀顯著緩解或減輕,肝功能檢查ALT、AST指標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下降超過50%以上;③無效:各種癥狀無緩解或加重,肝功能檢查顯示ALT、AST指標達不到以上標準者??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
6.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結 果
1.肝功能ALT、AST、血清TBIL治療前后變化情況 治療前一天、治療30天后各組行自身對比,結果顯示肝功能ALT、AST、TBIL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治療后組間對比,治療組的ALT、AST、TBIL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1。
討 論
藥物性肝炎,又稱為藥肝[1],屬于肝炎的一種類型,發(fā)病率在逐年增高,目前約占到2%[2]。它是由于某些藥物或其代謝物造成的肝臟損傷,沒有慢性肝病病史者或者既往有肝病者,均可發(fā)生藥物性肝炎;它與別種類型肝病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礎,主要有肝細胞壞死、膽汁淤積、肝小葉增生、肝硬化等;慢性肝炎患者中約有1/3是藥肝,其中尤以老年人居多??蓪е赂闻K損傷的藥物有西藥,也有中藥。提示,不能認為中藥是無任何毒副作用的,長期大量的不合理應用,也可以導致肝功能損傷。本次68例中有8例患者是屬于中藥引起的藥物性肝炎。
還原型谷胱甘肽(GSH)屬于一種保護性物質的前體[3],可廣泛應用于各種肝炎的臨床治療。GSH可由人體自然合成,本質是肽類物質,其主要由谷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組成;廣泛分布在人體各個器官內的細胞質中,參與人體內糖代謝過程及三羧酸循環(huán),對維護機體細胞的生物功能具有重要意義。GSH具有多種功能,不僅可抵抗脂類過氧化及自由基的侵襲,同時對肝細胞膜、肝內酶活性具有保護作用,對膽酸排泄、肝臟的各種合成功能均具有促進作用[4];GSH還可防止放射線等外源性有害物對機體造成損傷,故可用于各種肝損傷的治療[5]。本次研究的68例藥物性肝炎患者中,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了GSH,結果臨床總有效率為91.1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59%(P<0.05)。由此可見,GSH對于藥物性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目前,有關文獻報道,GSH聯(lián)合用藥治療藥物性肝炎的效果要優(yōu)于其單一用藥。
總之,藥物在維護和救助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傷害,藥物性肝炎就是其一;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需防止和警惕藥物性肝炎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了藥物性肝損傷,應及時選擇恰當有效的藥物予以糾正和治療;還原型谷胱甘肽憑借其多種保肝、護肝功能,安全有效,受到了各界醫(yī)師和患者青睞,其越來越被包括藥物性肝炎在內的各種慢性肝病臨床所重視,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劉 峰. 異甘草酸鎂治療抗結核藥物所致藥物性肝炎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6):471.
[2]云 冰. 抗結核藥致藥物性肝炎118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35):891892.
[3]梅月志,楊莉明. 清開靈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藥物性肝炎療效評價[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0,10(4):369370.
[4]張秋紅. 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門冬氨酸鉀鎂治療藥物性肝炎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36):214.
[5]莫除清,蔣定平,徐建新,等.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急性藥物性肝炎137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08,14(2):485.
(收稿日期:2012-07-12 修回日期: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