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麗
摘要: 何為國學?不就是那經得起時間洗練而沉淀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后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淀嗎?國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紐帶,是炎黃子孫奮斗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只有當國學經典所蘊含的思想和智慧貫穿在孩子們的日常行為當中時,國學才會“活”起來。這不僅是一種回歸,還關涉到文化的復興。
關鍵詞: 國學經典誦讀傳承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國傲立于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廣宇群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岳的脊梁?!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是辛稼軒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那經得起時間洗練而沉淀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后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淀嗎?
國學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回望歷史,國學曾是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過在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歷程中,國學一度被忽略,被年輕人視作“古董”。但是,國學在教育中的地位并未被人們遺忘,曾有學者說:“為什么要推動青少年閱讀國學名著?這首先基于近百年來中國文化出現(xiàn)斷層的深刻危機?!比缃瘢S著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新認識,國學經典在當下的出版中逐漸成為一種熱潮。
唯有了解小學生,才能走進小學生。不過,眼下國學經典讀本的出版看上去很多,而要從中選擇一個好版本,卻非易事。尤其當國學經典遇見小學生,在出版內容的選擇和質量、形式上,尤需以挑剔的眼光和慎重的心態(tài)。事實上,如果從小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和需求出發(fā),應該多選擇輕松易讀的國學選本,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以求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這個“輕松易讀”的尺度把握最要下工夫。
就目前的國學讀本出版來說,大多采取的是簡單注釋加圖畫的形式,殊不知,今天小學生們接觸的資訊和信息遠遠比這個復雜。如此簡化國學經典,看上去是好事,卻容易因為出版者缺乏足夠多的創(chuàng)意和深入淺出的解讀,而讓小學生們的國學閱讀停留在表面,結果是難以帶動國學教育的深入進行。
我見過一套“小學生版四庫”,包括《論語》、《詩經》、《孟子》、《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三字經》等24冊圖書,如此明確是為了小學生的國學閱讀,難能可貴。這套叢書回避了傳統(tǒng)國學閱讀艱深晦澀的部分,又傳播了經典國學中的智慧與知識,激發(fā)了小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是合適的引領孩子親近國學的入門書。畢竟,國學還是要從閱讀開始。此外,吉林美術出版社推出的《小學生國學背誦一本通》,則讓小讀者們仿佛走進一座國學圖書館,在輕松翻閱國學經典的同時,觸摸先哲的靈魂。吉林攝影出版社的《小學生必備國學教程》和三秦出版社的《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以及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的《國學經典選讀》等叢書,也可以說是此類圖書中不錯的讀本,讓小讀者們以身為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人而自豪。
在看似繁多的國學讀本中,對國學的誤讀其實不少,一些所謂的“讀國學”的活動,往往就形式大于內容。穿漢服端坐蒲團誦經,“打造”仿古學堂,在額頭點上意為啟蒙的紅痣……國學的傳承不講究花架子,哪里需要那么多俗套的張揚?豈不知國學的要點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累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國學不是“成功學”,時下諸如“感悟經典,奠基一生成就”的言論不僅淺薄,無助于國學傳承,而且損害國學的優(yōu)美和魅力,更可能對孩子的成長形成消極引導。
出版國學經典讀本的目的不是嘩眾取寵,而是讓小學生繼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提升對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興趣,并涵養(yǎng)文學的審美情趣。在小學生閱讀方面,不宜驟然進行艱深的國學知識教育,更為有效的方法是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走進小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氛圍里,達到閱讀的目的——而這就格外強調選本的重要性及知識的難易把握程度。除了編輯出版合適的版本提供給孩子們閱讀外,家長和老師還應該注重言傳身教。國學的影響力看似在生活之外,實則存在于舉手投足之間。因此,國學經典教育更適宜在日常生活中繼承與探討,如此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前不久央視二套《開心辭典》啟動了暑期特別節(jié)目“開心學國學”,以選秀的方式遴選國學愛好者,吸引了逾萬名國學愛好者積極報名參與。《開心辭典》“開心學國學”通過這種大眾文化娛樂方式,實現(xiàn)“旨在普及國學基礎文化”,讓國學走入“尋常百姓家”的文化目標。
現(xiàn)在的小學生接觸的世界更為豐富,國學閱讀也宜以新形式出現(xiàn),如精彩紛呈的國學趣味故事、幫助孩子感悟經典的特色閱讀、源于“開心學國學”這種電視國學節(jié)目形式等,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既學習國學常識,又鍛煉閱讀能力。確實,優(yōu)秀的小學生國學經典讀本,不僅應該是孩子課堂學習的延伸,更應該是孩子了解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渠道,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才是閱讀國學經典所需要的。
國學教育無疑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既需要符合小學生的閱讀、生活習慣進行教學,又要發(fā)揮國學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國學通過各種形式潤物細無聲。只有當國學經典所蘊含的思想和智慧貫穿在孩子們的日常行為當中時,國學才會“活”起來。這不僅是一種回歸,還關涉到文化的復興。
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yè),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參考文獻:
[1]小學生國學背誦一本通.吉林美術出版社.
[2]小學生必備國學教程.吉林攝影出版社.
[3]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三秦出版社.
[4]國學經典選讀.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5]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人民文學出版社.
[6]國學經典大全集.外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