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喜幾家愁。幾家砸鍋賣了鐵,幾家天寒有貂裘。
這首抒情詩并不專為電商而作,適合一切允許充分競爭的商業(yè)領域。沒有尸橫遍野,何來繁榮進步?所以,首先應對電商行業(yè)的先烈們致以深切的哀悼,比起電信、鐵路、石油,它們雖死猶榮。
已經(jīng)有人在驚呼“電子商務是個騙局”。不,我們不能同意。作為一個偉大的商業(yè)構想,電子商務如此迅速地成為現(xiàn)實,是對人類智慧的又一次禮贊。
不過10年時間,通過電子商務,我們的社會物流體系得到了根本的改造。
我們的社會信用體系得以重建。
我們的支付體系發(fā)生了革命性變化。
商品流通渠道被壓縮至最短,市場信息前所未有地公開。
消費者的交易成本顯著降低。他們手握鼠標,第一次像上帝一樣說有光就有光,享受電子商務帶來的公平與效率。
具體到電商從業(yè)者個人,上帝允不允許他把光送到家里,是個問題。通常,這樣的問題并不復雜,常識可以解決。比如,資本和成本在漢語里并非同義詞;錢花光了就沒有了;電子商務橫空出世,但不是空中樓閣,一磚一瓦必不可少。
路是小的,門是窄的,找著的人也少。因為,愿意費力去找的人本就少。
啊,活得艱難的電商,與京東相比,你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蘭亭集勢董事長郭去疾說,“電商行業(yè)不適合詩人”。
既然提到詩人,那就用已故詩人張棗的詩句結束這篇抒情散文吧。
活著?活著就是改掉缺點
就是走向勇敢的高處,在落葉紛紛中
依然保持我們軀體的崇高和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