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
到底怎么樣讓中國的市場經(jīng)濟健康成長?針對中國國企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勢成水火。
3月18日,張維迎先生表示,很難想象在國有企業(yè)占到如此大的比重、如此重要的地位的情況下,中國能夠進入真正的資產(chǎn)經(jīng)濟,國有企業(yè)已經(jīng)成為未來中國進一步成長的一個主要的障礙之一。
3月21日,華生先生表示,如果分掉央企,這些巨型企業(yè)將落入原高管家族與官僚權貴手中華生談到,央企股份可分掉,但這些巨型企業(yè)必很快落入原高管家族與官僚權貴手中,早前改制的中小企就是活例子?!暗侥菚r,即便換裝如葉利欽的俄羅斯,今天的烏克蘭和東南亞,改革沒戲,革命完,官僚權貴笑傲江湖。全面進入權貴資本主義,這些人必得首功啊。”
我們絕對不應該忘記為什么會從國退民進走向國進民退,2004年前后有那么多人一呼百應反對當時的市場化改革,深刻的反思是,改革過了利益均沾的階段之后,少數(shù)人得利而多數(shù)人承擔成本,在國企私有化的過程中,確實出現(xiàn)了權貴利益集團肆無忌憚剝奪民眾權益的現(xiàn)象,在做低企業(yè)資產(chǎn)后低價收購,這是掠奪的過程,而絕非健康的私有化過程。
國企以股票的形式分給國民以后,到底是會走向權貴資本主義,還是走向民生、共享的公平社會,取決于制約因素。兩大制約因素,一是信托責任,二是法律救濟底線。國企私有化的過程,需要兩大左右護法,一是建立信托責任社會,每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二是建立基本的法律救濟底線,當弱勢階層受到侵害后,可以通過底線救濟獲得公平。
缺乏信托責任是缺乏健康市場、尋租集團利益板結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證券市場而論,在新股發(fā)行過程中機構可以用人情價消解詢價機構的公平性與有效性,而在PE市場中,則以券商直投的方式使PE成為無風險的利益輸送。詢價不必為自己的報價負責,券商不必為自己投資的公司真正盡扶持考察之責,所有的專業(yè)誠信公司只能靠邊站。上市之后,將所有的尋租收入一一通過套現(xiàn)。如此下去,中國證券市場不可能出現(xiàn)市場化的準確的定價,而除了尋租公司之外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風險投資公司,更不必說天使投資、種子基金等風險投資公司。
目前在證券等市場的改良,著眼于建立信托責任機制,一些券商的直投部門被解散,是大好消息,延著這條路線走下去,中國的證券市場將逐漸建立公平市場的根基。更值得關注的是,對農(nóng)民土地資產(chǎn)收益權的保障,將使中國不通過激進的土地私有化而獲得原始積累,這么做既是穩(wěn)妥的符合現(xiàn)實的,也最終向統(tǒng)一的公平市場邁進。
在私有化過程中,弱勢群體的利益難免會受到侵害。此時,通過制度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是第一步,如在股改時建立類別表決機制,普通投資者第一次可以用手投票,而不是無奈地用腳投票離開市場。股改后取消類別表決制是一個倒退,是對強勢集團的綏靖之舉。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刻意取消網(wǎng)絡投票,加大股東表達意見的成本,是對普通投資者權益的嚴重損害。
如果制度設計仍不足以阻止侵害,獨立而公平的法律將是最后一道防火墻,無論是民事賠償機制,無論是集體訴訟機制,無論是高速審判庭,都是對公民利益的保護。沒有獨立的法律,則司法救濟將成為泡影。
最后要強調的是,以誰的利益為主、基本的底線是否存在,是私有化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為什么我國臺灣地區(qū)的土改能夠成功?走入田間地頭的高官,苦口婆心勸農(nóng)民不要賣地的政府,在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中,讓農(nóng)民享受土地增值收益的改革不會失??;為什么俄羅斯的私有化遭致強烈抵制,當以往的政府官員與前國企掌門人搖身一變,成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這樣的改革必然失敗。
中國國企應該退出競爭性行業(yè),大多數(shù)企業(yè)有必要私有化,但私有化穩(wěn)妥推進,為了達到健康良性市場的目標,從現(xiàn)在開始培育信托責任機制,建立相對公平的法制社會,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