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翠玲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手段,正逐步地走進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逐漸成為現代美術教育的發(fā)展趨勢,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特別是在農村地區(qū),由于受家庭及環(huán)境因素制約,孩子們對外界事物的接觸較少,知識面窄,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
一、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可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如果課堂上采用現代多媒體將設計好的圖像、聲音、顏色、光線或錄像通過屏幕展示出來,能夠使呆板的教學形式變得豐富多彩,使學生主動地接受新課的學習內容。例如,我在教七年級美術教材中的《我為校園添色彩——中學生服裝設計》時,考慮到學生對服裝設計的基本知識了解得比較少,假如一味地按照書本的范圖講下去,勢必會枯燥乏味。而如果通過多媒體課件把有關服裝設計的造型、色彩、面料、款式、穿著、春夏秋冬男女著裝的基本知識展示出來,并配以服裝表演的錄像,就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欣賞服裝的美。于是我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播放課件的內容讓學生觀看服裝表演的錄像。通過這種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了學習服裝設計的氣氛,使學生沉浸在美的熏陶之中。課堂的學習氣氛自然隨之活躍起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明顯增強。
二、利用多媒體拓寬師生視野,可多方位提高學習效果
以往的教學,教師手中必備的參考書就是法寶,拋開個人底蘊,所能借鑒的只有這本高度濃縮的參考資料。有時候看過參考書后,教師對新知教學仍然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便依葫蘆畫瓢,傳承書本知識?,F在有了網絡,我們面前就有了一位無所不知的老師。當我們對某一知識點有困惑的時候,便可以通過網絡弄清其原委,提高了我們對新知的解說能力。美術課中有許多東西,一般人在生活中由于受到時空的限制,根本不可能親身去體驗。然而人們對于自己知之甚少的東西總是格外地感興趣,學生們更是如此。對于在美術教材中有許多難以理解的疑難處,需要學生去認真理解、主動掌握,而農村孩子有時由于環(huán)境和經歷所限而思維受阻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再現情境,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學生思維融在一起,幫助學生使其受阻思維順暢發(fā)展,達成對事物深刻理解、突破思維定式,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強理解,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三、利用多媒體,有利于突破師生技能極限
傳統(tǒng)的美術課教學中,往往出現一個學生有很好的創(chuàng)意和設想,由于技能的限制,最終的作品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平時繪畫技能好的,越來越好,繪畫技能稍遜的學生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而利用多媒體之后,傳統(tǒng)的繪畫技能已被淡化到最小的程度,而創(chuàng)新占據了主導地位。這樣,縮短了學生間的差異,使大家都能盡興發(fā)揮。另外,繪畫的種類眾多,風格各異,題材廣泛,描寫對象豐富多彩,很難真實地表現它。在繪畫教學中,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往往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講解知識、技能,卻并不完全都被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了多媒體的輔助后,無論從知識技能的傳授,還是從別出心裁而有創(chuàng)意的課程設計,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體,可改進欣賞課的教學效果
傳統(tǒng)的美術欣賞教學課堂中,都是教師站在講臺上高談闊論,用華麗的語言形容一幅作品有多么好。而學生聽得也似乎是霧里看花。這就造成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難以和學生產生共鳴,也就沒有了那種學習、領會、感悟的氛圍。美術欣賞課堂上,并非一定要教師去說得多么美妙,學生就能產生興趣,關鍵是要學生能從感官的角度吸引眼球,然后上升為理性的欣賞接受。多媒體課件可以把教學所需要的各種圖像、語音、音樂、影像以及文字說明進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給學生,實現教學活動的生動和高效。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根據再現作品聯系現實生活,思考作品所給予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提高學生認識和理解美術作品內涵美的能力。
在新課改的探索中,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的普及與運用,無疑給現代教育又迎來了一個春天。多媒體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的恰當運用,用嶄新的教育理念,更加系統(tǒng)化了我們在美術教育領域的探索。與多媒體攜手,和網絡結伴,我們教育未來的前景一定更加美好。
(邢臺市開發(fā)區(qū)祝村鎮(zhèn)中心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