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風
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形成獲取知識、探究未知的良好氛圍。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都會明顯提高。目前,在我們的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化學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愛上化學呢?我將自己的具體做法歸納如下:
一、巧妙設扣激趣
人們?yōu)槭裁磳w本山的小品表現出很高的興趣呢?原因是趙本山小品里設的扣比較多,可謂是扣連著扣,扣中有扣。設扣,就是人為地制造出其不意的結果。如果我們的化學課能夠像趙本山的小品一樣,那么學生肯定喜歡。
事實上,化學知識有很多地方可以設扣,就拿金屬來說吧,在人們的心目中金屬是固體的,可是,汞這種金屬卻是液體的。多數人認為,金屬元素通常都是以化合物狀態(tài)存在于自然界的,然而,黃金卻偏偏是以單質的形態(tài)存在于自然界。一般人認為,鐵是堅硬的,摻進雜質會降低它的硬度,事實卻恰恰相反,在鐵里加入適量的碳,將會更加堅硬。汞的物理性質、黃金的自然存在形式、鐵的屬性,都有超出人們的常規(guī)認識的情況,容易造成心理反差,通常在這些地方就比較容易設扣。
在教學中,設扣的前提是所學的知識與人們的常規(guī)認識之間存在差異。老師的任務,就是揭示甚至拉大這個差異,在學生的心里造成更大的心理反差,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學“濃硫酸的脫水性”,可以先用食糖溶液、食鹽溶液和其他無色液體在紙上書寫,讓學生看到書寫的結果是紙張完好無損,顏色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使他們產生思維定式,誤認為所有無色液體書寫在紙上都是這樣的。當學生已經產生這樣的想法后,再用濃硫酸書寫,結果紙上的字跡顯出了黑色。先用食鹽溶液、食糖溶液書寫的目的,就是為了誤導學生,故意使他們產生用“無色溶液書寫的字也是無色”的錯覺。正當學生為自己能夠總結出相關的規(guī)律而高興的時候,突然出現使用濃硫酸寫字是黑色的反?,F象,這就會在學生的心里出現一個比較大的落差,使之情緒高漲,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開展活動激趣
豐富多彩的化學課外活動,對于學習緊張的初三學生來講,是極具誘惑力的。各種課外活動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輕松一下,又能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鞏固許多化學知識?;瘜W課外活動的方式很多,包括“化學游戲晚會”“化學知識講座”“化學知識競賽”“化學園地”“化學展覽會”等,可以每學期或每學年舉行一兩次。例如,“化學知識講座”可以講講空氣與水污染的危害、溫室效應的原因、酸雨的形成、當代軍事與化學等,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性。也可以講講道爾頓、拉瓦錫、侯德榜等著名化學家的成才之路,使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學習態(tài)度。又如“化學游戲晚會”,可以把所學過的化學知識編成相聲、小品、魔術等節(jié)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一步鞏固知識。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把化學知識按基本知識、難點、疑點分門別類編成不同類型的題目,舉行化學競賽,也不失為一種鞏固知識的好方法。
三、聯系實際激趣
化學課教學不能照本宣科,應該結合生活實際、生產實際和科學研究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化學充滿整個世界,我們都生活、工作在化學的包圍之中。但是,很少有人去研究自己周圍的化學物質、化學現象以及物質生產的化學過程。學生研究了自己周圍的化學,并有所收獲,對生活的理解就會更透徹、更深刻,這種感覺會使他們對化學產生比較高的興趣。例如,教學蛋白質的鹽析屬性。在做了蛋白質的鹽析實驗后,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假如你誤食了重金屬鹽,離醫(yī)院又比較遠,你應該怎么辦?為什么?可以說,除了醫(yī)生外,絕大多數人不知道這個時候應該讓病人去喝牛奶、豆?jié){等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液體,更不明白這些液體里的蛋白質能夠與重金屬鹽發(fā)生鹽析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的道理。而學生有化學知識做支撐,知道這個道理,能夠解決常人無法解決的問題,自豪感會油然而生。
激發(fā)化學學習興趣并非朝夕之間便可達到的,但只要教師能把以上幾個方面落實到教學中,正視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教學捷徑,在體驗生活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就一定可以使學生在興趣這個老師的帶領下,愛上化學課。
(責 編 肖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