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成海
生物音樂學,一聽似乎有些玄乎,不少人弄不明白它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其實,生物音樂學有三大分支:比較音樂學、演化音樂學與神經(jīng)音樂學,比較音樂學研究音樂的共同性,神經(jīng)音樂學研究音樂對大腦活動的影響,而我的研究主要是圍繞演化音樂學展開的。簡單來講,演化音樂學就是研究音樂對動物的功能影響,如:音樂活動對動物的生存與繁殖有什么幫助?或從物種演化的觀點,研究音樂和語言的起源。因此,生物音樂學是一個交叉性很強的學科,既研究音樂,也研究動物。
動物的音樂能力最基礎(chǔ)的應(yīng)該就是鑒賞了。有研究說,鯉魚經(jīng)過訓練之后,是可以區(qū)分巴洛克音樂與藍調(diào)音樂的。我見到的則是教授家的秋田犬,據(jù)說“他不用刻意訓練,天生就很有音樂細胞”。我們有時去教授家上鋼琴課,假如彈完一首曲子后它還乖乖坐在鋼琴旁邊,我們就會松一口氣,反之,如果狗狗聽到曲子后,嘆一口氣,起身離去,我們就得反思自己的琴藝不精了。因此,大家都對這只秋田犬很是敬重。更有趣的是,它對音樂還有自己的偏好,喜歡肖邦的夜曲,但聽到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就會躲起來不吃不喝。
這個奇妙的現(xiàn)象頓時勾起了我的興趣。原本打算吃音樂學“老本”的我決定,好好研究下動物們究竟還有那些音樂的特殊技能。把想法告訴導師后,他點點頭:“動物的音樂世界可是很豐富很奇妙的,研究下去,你會有很大的驚喜。”
導師的話一語中的。我的第一個研究戰(zhàn)果便是:動物還有二重唱!
那天,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兩首詩:“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薄班秽灰乖厨Q,溶溶晨霧合;不知聲遠近,唯見山重沓;既歡東嶺唱,復佇西巖谷。”兩首詩都提到了猿鳴,看來猿是位唱歌高手!
我?guī)е@個發(fā)現(xiàn)去向?qū)熣埥獭熜χc點頭,告訴我猿不僅會唱歌,還會二重唱呢。說著,他給我看了他的個人“珍藏”——一部長臂猿鳴叫的影像資料。之前只在藝術(shù)作品中接觸的猿鳴通過音響緩緩傳來。長臂猿往往都是以一對的形式進行“二重唱”,每首二重唱竟然可以長達18秒,重復演唱,有的甚至可以連續(xù)唱上86分鐘。導師告訴我,長臂猿是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夫妻間常常借由二重唱來鞏固感情,別的同類聽到歌聲,就類似是聽到了一種宣誓。沒想到,動物間的愛情,也如此“高調(diào)”!
導師又看了看我拿來的詩,笑著問我:“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兩者的區(qū)別呢?”我仔細品讀著兩首詩,對了,前者傳達的是悲傷的情感,后者則是歡樂的情緒?!皼]錯,音樂對于它們來說,是一個傳達情感的主要方式?!弊匀唤缰杏泻芏鄤游锒季邆洹把莩钡奶熨x,靈長類中11%都會唱歌,海豹、鯨豚、蝙蝠也同樣是歌唱家,但是它們的歌唱僅僅是一種本能,就像我們平時聽說的“海豚音”,也是海豚在歡樂和悲傷時候本能發(fā)出的一種叫聲。猿類卻能以其獨有的歌曲形式表達情緒變化,不得不令人稱奇。
這個發(fā)現(xiàn)激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我又一頭扎進了圖書館,沒想到很快又有了新發(fā)現(xiàn)——大翅鯨是一種很有“心機”的演唱家。他們不僅僅用歌聲來打動人,而且還具有創(chuàng)作的能力。有研究成果表示,“雄性大翅鯨每年繁殖季都會創(chuàng)作新歌”。
對此我進行了更細致的了解。大翅鯨的攝食季是在夏天,在高緯度的攝食場進行。所以一到冬天,他們就會遷至熱帶或者亞熱帶水域繁殖,這個時候,雄性大翅鯨為了吸引雌性大翅鯨,就會開始創(chuàng)作歌曲。令人驚訝的是,大翅鯨的歌曲形式竟然還有階層性,一首歌約有8~20 分鐘,里面有3~10個主題,每個主題由章節(jié)組成,章節(jié)下面再細分為副章與單元。這么復雜的組曲形式,就連學了四年音樂的我都覺得有些困難。
我的研究還在繼續(xù)著,原本想著考個研究生對付一下的心態(tài)也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漸打消了?,F(xiàn)在的我,決定好好沉下心來去發(fā)掘動物音樂更多的神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