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勇 周連山
【摘要】“圖文并重”作為辦報理念,既是時代的需要,讀者的需要,也是報紙發(fā)展的需要,競爭的需要。如何讓圖片“重”起來?首先要探究圖片新聞的規(guī)律和獨特性;其次要研究圖片,科學決策;第三是要建立科學的圖片運營機制。
【關鍵詞】新聞圖片圖文并重圖片運營
一、從圖文并“茂”到圖文并“重”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新華社穆青、蔣齊生兩位先行者分別提出了“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的新辦報理念。其實,之前他們提出的是“圖文并茂”而非“圖文并重”?!懊迸c“重”一字差,但內(nèi)涵卻不同。當初提出的“茂”是針對報紙要多刊發(fā)圖片、用大圖片而言。之后改為“重”,含義有了升華,就是說,圖片不該僅僅是“配圖、美化版面”的附屬功能,而是獨立的影像新聞傳播手段,也要“唱主角”。這是時代的需要,讀者的需要,是報紙發(fā)展的需要,是競爭的需要。1990年在銀川召開的首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上“圖文并重,兩翼齊飛”作為辦報思想形成共識。從此,中國的報人、新聞攝影人高舉“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的大旗,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而奮力前行。
二、現(xiàn)狀與反思
電視的普及,網(wǎng)絡的興起,使傳播進入“影像時代”?!皧W運會”、“飛船升天”、“9·11事件”、“海灣戰(zhàn)爭”、“汶川大地震”、“非典事件”……百聞不如一見,圖片、電視影像的傳播,仿佛將受眾帶入事件現(xiàn)場,與事件當事人同喜、同樂、同憂,這就是影像傳播的力量!尤其是網(wǎng)絡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網(wǎng)絡圖片、視頻的承載量大;照相機、手機的普及,使得影像的采集、傳播,不再是專業(yè)攝影師的專利,采集、傳播已進入了“全民化”時代。居安思危,面對激烈的競爭,“影像短板”的平面媒體,讓圖片“重”起來,是報紙應有的抉擇。
如今,很多平面媒體都在踐行“圖文并重”辦報理念,尤其是一些走向市場的晚報、都市類報紙,紛紛建立起科學的圖片運營機制,成立“視覺中心”、設置“圖片總監(jiān)”、增強圖片編輯隊伍、擴大攝影部主任的權(quán)利、網(wǎng)羅攝影人才等。筆者所在的省委機關報《安徽日報》更是積極行動,制定了“圖片帶版面圖片帶新聞”的辦報方針,開設了頭版重要新聞欄目《江淮新風貌》、社會新聞專題欄目《江淮聚焦》、深度圖片專題欄目《視線》、安徽自然與人文地理欄目《皖韻》等。這些欄目關注了宏觀發(fā)展,關注了社會新聞,關注了百姓民生,關注了自然、人文……相輔相成,讓圖片新聞“重”了起來,報紙辦得有聲有色。然而,一些平面媒體,照片用得多了,尺寸放得大了,其結(jié)果是報紙版面好看了些,并沒有達到“并重”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只領會其表面,而未深究其精髓。精髓是什么?“重”體現(xiàn)在哪里?答案是刊發(fā)圖片要像刊用文字一樣,將圖片作為獨立、獨特的新聞傳播手段對待。讓圖片獨立傳播新聞,讓攝影記者通過圖片表達觀點。當然,我們不是“圖片報”,并不是在版面的面積上圖文“平分秋色”而是一種理念,是完整經(jīng)營報紙的思想。不需擔心文字在報紙的“主導地位”被撼動,因為“一張報紙可以沒有圖片,但不可以沒有文字”。
三、如何讓圖片“重”起來
1、探究圖片新聞的規(guī)律和獨特性
要讓圖片在報紙上“重”起來,首先要了解圖片新聞的規(guī)律和獨特性。
圖片看似簡單,其實復雜。因為看起來簡單,許多平面媒體沒有足夠重視和深入探討。很長一段時間,大家認為圖片就是“照相”。即便是招聘攝影記者,門檻也很低,甚至將所謂文字不“靈光”的人塞到攝影部來。
要說圖片挺復雜,復雜在哪里?從新聞層面說,區(qū)別于文字的是,圖片新聞是靠影像說事的,它涉及到影像的表達。
圖片新聞涉及到技術性和藝術性。圖片要講究構(gòu)圖、講究用光、講究色彩、講究瞬間、講究情感……這些涉及到相應的各門類學科。
圖片報道涵蓋了眾多領域。每年一度的“荷蘭新聞攝影比賽”設置的獎項就有:突發(fā)新聞類、代熱點類、一般新聞類、新聞人物類、日常新聞類、肖像類、體育專題類、體育動作類、自然類、藝術與娛樂類等10大類。而且每類還細分單幅和專題類。如此多類別是發(fā)展的結(jié)果,是受眾日益增長,一睹為快的對影像的需求。
圖片新聞表現(xiàn)手法的多樣式。不同的題材、體裁,需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為內(nèi)容服務迫使影像表達要“多樣式”:現(xiàn)場記錄、新聞特寫、環(huán)境肖像、人物肖像、場景攝影、場景加肖像、微距攝影、檔案式攝影、觀念攝影、夜景攝影、航空攝影、水下攝影等。不同樣式會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圖片新聞還涉及到圖片編輯、版式設計。
2、研究圖片,科學決策
既然圖片除與文字新聞的共性外,還有其它特質(zhì),我們的決策者和版面編輯,就要了解其特質(zhì),做到心中有數(shù),定奪有章法。
筆者曾多次參加全國性、區(qū)域性、行業(yè)性的新聞攝影研討會和論壇。其實,會議的主辦者都希望決策者和版面編輯能夠蒞臨,向其介紹研討、總結(jié)出的科學的圖片運營機制、新聞攝影采編經(jīng)驗,以及國際新聞攝影發(fā)展方向的信息,激發(fā)他們對圖片的興趣,引起他們的重視,為決策奠定專業(yè)基礎。然而,多數(shù)情況是,這樣的會議轟轟烈烈地啟動后,少有決策者和版面編輯能靜心聽進去。其實,“新聞攝影也是可以表達觀點的,不是‘照相這么簡單”。決策者或版面編輯需要花時間深究具體的圖片影像,制定“圖文并重”的發(fā)展戰(zhàn)略,建立完善的新聞攝影體制和科學的圖片運營機制,招攬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總之,知曉圖片的特性會讓決策者文圖“兩手”都硬起來。
3、建立科學的圖片運營機制
一張報紙能否建立科學運營機制,是讓報紙立于不敗之地重要保證。完善的新聞攝影體制和科學的報紙圖片運營機制,是實現(xiàn)“圖文并重兩翼齊飛”的基礎,不可忽視。
讓人欣喜的是,一些較早覺悟的報紙開始吸收國外報紙的成功經(jīng)驗,大膽改變報社的攝影機構(gòu)體制,如《東方早報.》、《南方都市報》、《新快報》等報的新聞攝影體制都讓大家耳目一新。
(1)集合圖像,成立視覺中心。圖片屬視覺范疇。與其相應的還有插圖、版式等有形圖像。上海《東方早報》率先以“大視覺”概念統(tǒng)領,在國內(nèi)第一家建立報社“視覺中心”,做法是:設立圖片采集部、圖片編輯部、視覺設計部、后期制作部四個部門。這四個部門環(huán)環(huán)相扣,是一幅新聞照片從策劃拍攝到見報必須走完的流程中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同時又可相互牽制,互為制約,以保證報紙視覺要素的高質(zhì)量。
為保證機制科學、有效地運營,《東方早報》還編制了《東方早報圖片采編手冊》,其中有視覺理念、圖片評價標準、技術要求、圖片說明寫作規(guī)范、日報圖片編輯流程、圖片使用原則等內(nèi)容,它從圖片理念、職業(yè)道德、版面需求、說明寫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確細致的規(guī)定,這本手冊的科學性、標準化、可執(zhí)行性對新聞攝影采編人員的工作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東方早報》還借鑒了《華盛頓郵報》把照片分為信息型、圖解型、情緒型和親近型四類的做法,對于圖片的評價則從新聞價值、技術質(zhì)量、視覺表達、要素核實、圖片說明等5個方面來綜合考量。
《東方早報》科學的圖片運營機制的成功范例,被業(yè)內(nèi)贊譽為“東早模式”,一些報紙競相效仿。《南方都市報》、《新快報》、《嘉興日報》等報紙都成立了“視覺中心”。如今,這些報紙的“視覺中心”不僅僅完善了圖片的科學運營機制,還擴展至“流媒體”進入“全媒體”時代。
(2)設置“圖片總監(jiān)”統(tǒng)領圖片運營。一些報紙未并未建立“視覺中心”,為統(tǒng)領圖片運營,設置“圖片總監(jiān)”職位也是一種好辦法。那么,什么樣的人能勝任“圖片總監(jiān)”這一角色呢?《華商報》總編輯張富漢對增設“圖片總監(jiān)”崗位深有體會:“圖片總監(jiān)是圖片新聞運作體系中的‘鑒賞權(quán)威,是影響、決定新聞攝影產(chǎn)品命運的一道關口。所以授權(quán)‘圖片總監(jiān)在夜班處理一切照片,擁有決策權(quán)。當然,權(quán)大責任也大。”“圖片總監(jiān)”一職不僅僅是“文字靈光”就能夠勝任的,要有政治把握能力、新聞發(fā)現(xiàn)能力、圖片鑒賞能力、新聞策劃能力、文字駕馭能力、流程協(xié)調(diào)能力。
不同的報紙,對“圖片總監(jiān)”職責范圍有不同的規(guī)定:
《南方都市報》圖片總監(jiān)的職責:對南方都市報編委會負責;協(xié)調(diào)與新聞、財經(jīng)、體育、娛樂、生活等部門的關系;建立南方都市報圖片編輯標準及對不同攝影記者的專業(yè)定位;對外品牌延伸、對內(nèi)技能培訓。
《深圳特區(qū)報》圖片總監(jiān)三個重要職責:樹立報紙的視覺標準;建立報紙的視覺體系;確立報紙的視覺風格。
(3)加強圖片編輯隊伍。在很多報紙都沒有或很少設置圖片編輯崗位,多為文字編輯替代。即便是有圖片編輯,其職責也是有限的。鑒于圖片新聞的專業(yè)性和運營特質(zhì),加強圖片編輯隊伍顯得尤為重要。
《南方都市報》圖片編輯的工作職責可做參考:幫助記者挑選新聞照片,把不好的照片盡量控制在投稿流程之外;與責任編輯、美術編輯三方相互搏弈,達到“偉大的妥協(xié)”;與攝影記者、文字記者、文字編輯一同進行專題策劃。
新華出版社出版的《新聞攝影學概論》,專門為圖片編輯寫了一章,歸納其職能為:一是組織攝影報道,二是策劃攝影報道,三是編輯照片稿,四是集納(綜合)攝影專題,五是發(fā)掘與運用資料照片和文字資料,六是對口發(fā)稿。
圖片編輯承擔著讓攝影記者的勞動在版面上結(jié)果的任務,通過圖片編輯的工作對培養(yǎng)攝影記者的綜合素質(zhì)也有著重要作用。
實踐證明,設立圖片總監(jiān)和圖片編輯是報紙落實“圖文并重、兩翼齊飛”辦報理念,提高報紙圖文水平的一個重要舉措。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于寧對建立科學的圖片運營機制的看法是:“設立專職負責攝影的副總編輯或攝影總監(jiān),從領導體制、組織機構(gòu)上保證科學高效的圖片報道機制的完善”。
當然,每個報社都有自己的運作管理方式,不管是哪種新聞攝影體制,只要符合和有利于“圖文并重、兩翼齊飛”辦報理念的落實,有利于報紙圖片的科學運營機制,就是好的?!?/p>
(作者單位:安徽日報社)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