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公式聯(lián)展
展覽時間:2012—08—08~2012—09—20
展覽地點:新加坡當代藝術學院(ICAS)
自歐洲現(xiàn)代主義開始,節(jié)奏的概念對藝術實踐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節(jié)奏的概念不僅僅代表一系列標志,同時也代表一系列行動。它屬于結構的范疇,包括將藝術作為整體而感知。
“節(jié)奏組”是目前當代藝術實踐的核心,以便探討和交流有關節(jié)奏的問題。此研究將會引發(fā)大量的交流和活動,并匯聚不同的藝術方法和媒介,這些均能為藝術實踐提供新的起點。通過展示當代藝術中備個領域內的不同類型作品,“節(jié)奏組”致力于激發(fā)不同國家藝術家之間的交流,并希望為藝術家創(chuàng)建一個交流的平臺。
目前名單中的參展藝術家備具特色,擅長不同的媒介和手法,包括油畫、素描、版畫、裝置、數(shù)字媒體、電影、視頻、行為藝術和音樂。
“黑土丹青”國畫展
展覽時間:2012—08—31~2012—09—11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館
昌圖縣位于遼寧省最北端,是一個擁有105萬人口、4000多平方公里區(qū)域面積的農業(yè)大縣。遼河平原的肥沃,長白山余脈的靈秀,構成了那里既大氣磅礴又浪漫靈動,既豪邁雄健又不失精細幽微的地理環(huán)境,也培育了一批鄉(xiāng)土畫家。
這些畫家把自己的藝術生命,融入到了這片黑土地。家鄉(xiāng)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是他們的創(chuàng)作源泉;“畫家鄉(xiāng)、畫大地、畫自己身邊最熟悉的東西”,成為他們的共同追求。他們以熱烈的情感去體味、去擁抱和親吻家鄉(xiāng)的每一寸土地,去感受她的蒼渾與厚重、神圣與高貴、壯烈與悲情。植根黑土,鐘情自然,以質樸的審美視角,表達他們對土地和人生的強烈關注,創(chuàng)作了大量謳歌土地、贊美生活、鄉(xiāng)土氣息濃郁、地域風格突出的作品。
美國當代寫實油畫展
展覽時間:2012—09—15~2012—11—14
展覽地點: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為促進中美文化交流,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與美中油畫家聯(lián)盟會同中國油畫院及多家博物館,將于9月15日—11月4日共同舉辦“美國當代寫實油畫展”。由此開題,逐步推出中美寫實油畫展,并且進而與多國合作,形成中外當代寫實油展系列。
本展為美國當代寫實油畫家首次在中國的群展。展品出自美國當代最優(yōu)秀的51位寫實主義藝術家。他們之中有獲得全美備類藝術展金獎者,也有中國觀眾熟知的藝術家。他們的藝術風格各異,代表了美國寫實油畫的最高水平。他們的作品為世界許多重要的博物館收藏。展品100件,題材包括人物肖像、靜物和風景。
寫實油畫在我國有深厚的基礎,作為美國當代寫實油畫的首次來華聯(lián)展,此展的舉辦將會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和影響,這不僅會令國內藝術界對美國當代藝術尤其是寫實油畫的現(xiàn)狀有一個比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國內普通觀眾通過這個展覽也會對美國當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生動而感性的認識——這是增進兩國藝術界與民眾相互了解的一個很好的藝術交流項目。
本展覽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首展后,還將先后在大連、武漢、杭州、上海等城市進行為期一年的巡展。
“中國新繪畫系列個展:永痕”何杰個展
展覽時間:201 2—09—08~2012—09—28
展覽地點:天仁合藝藝術中心
何杰的作品中,自我的文化印記至少包含了兩個重要的維度:一個是個人曾接受的文化觀念。當然,何杰并不直接去關注這種文化觀念是如何形成的,也不去討論為什么這些觀念會被灌輸,會對人產生規(guī)訓。相反,他只從個人的記憶出發(fā),沿著記憶的原點,尋找到一個切片,然后,由此展開。另一個是視覺記憶。盡管表面看,每一個個體都會有自己的視覺記憶,而且,這個記憶有時會特別的明晰、確定,但恰恰相反,一個視覺形象的生產卻不是孤立的、無根據(jù)的,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它們都受到了特定歷史時期政治與文化因素的影響與支配。這也意味著,個人的視覺記憶同時也是被時代所建構的。當然,作為時代的文化表征,視覺形象就如同文化密碼,背后隱藏著豐富的政治與文化信息。從這個角度講,文化印記與視覺記憶是互為表里,相互依存的。
虛自齋藏中國書畫館二十周年特展
展覽時間:2012—09—28~2012—10—28
展覽地點:香港藝術館
1949年前后,香港因為特殊的歷史及政治因素,成為南北文物的集散地,這是個短暫的黃金時代,造就了香港一些獨具特色的私人典藏,其中包括劉作籌先生(1911—1993)的“虛白齋”收藏。
1989年,劉先生經(jīng)多年考慮,并走訪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取經(jīng),最后決定以取諸香港、用諸香港的心意,以化私為公的精神,將珍藏慷慨捐贈香港藝術館,當時更成為哄動國際的藝壇大事。1992年9月26日“虛白齋藏中國書畫館”正式揭幕,成為虛白齋藏品的永久陳列專廳,真正落實劉先生宏愿。
20年來,香港藝術館堅守對劉先生的承諾,利用虛白齋藏品不斷舉辦專題展覽,并出版圖錄、教育小冊子,以向公眾推介中國書畫藝術。2012年是“虛白齋藏中國書畫館”開館20周年的大日子,故特別精選虛白齋藏品中20位名家的經(jīng)典之作,向劉先生的不朽精神致敬。
“云林宗脈”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畫派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2—09—06~2012—11—18
展覽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民政總署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繼續(xù)推動對明、清書畫研究的延伸和深化,今年9月,將與安徽博物院攜手,聯(lián)同澳門基金會、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政府旅游局、澳門日報合辦“云林宗脈——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畫派作品展”,展出安徽博物院珍藏新安畫派作品120件套。
藝博館一向重視海內外藝術交流,尤以傳揚燦爛的中華文化為要務。自2004年起,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西冷印社的鼎力支持下,借出珍藏,先后舉辦系列明、清書畫特展,數(shù)次展覽將觀眾目光引向新安畫派。
新安畫派是明未清初活躍于安徽南部(今黃山市一帶)的繪畫流派,畫家漸江(弘仁)師法自然,以其洗練簡逸的構圖、蒼勁整潔的筆墨,奠定了該地區(qū)繼承元代畫家倪瓚(字云林)一脈的文人畫風之基礎,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等遺民畫家共同開創(chuàng)了影響深遠的新安畫派。
這次展覽展現(xiàn)明未清初安徽地區(qū)書畫藝術舞臺的綜合面貌,展出的新安畫派畫家作品中,不乏名家巨匠的畫作,觀眾不但可從中看到“新安畫派”這個明未清初重要藝術流派的發(fā)展脈絡,更能看到那個時代安徽地區(qū)的獨特文人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