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菲菲
【摘要】高校教師不僅是完成學生進行教育深造任務的“導航儀”,也是實現(xiàn)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的“領頭羊”。對高校教師實施評價是對提高高校教師素質、教育質量、實現(xiàn)高校教師隊伍管理科學化的有力手段。其中,高校教師工作績效評價是高校教師評價的主要內容。因此,本文從高校教師的績效指標出發(fā),詳細論述了其各項指標,并簡要地介紹了其評價的方法和對評價結果的重視。
【關鍵詞】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方案
【中圖分類號】G4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7-0032-02
近年來,社會各界不僅逐步認識到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對提高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作用,而且也認識到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是建設現(xiàn)代一流大學的核心問題。因此,關于高校教師的評價研究越來越多,其中教師績效評價又是各專家學者爭相關注的焦點。本文希望通過設計一份高校教師工作績效評價方案,能夠給學術界帶來一絲清新之風。
一 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目標和對象
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目標可以從學校和教師兩個層面來說。對學校而言,建立完善的教師績效評價目標可以使高校管理主體有一個掌握教師反饋信息的平臺,還可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提高高校的教育質量,更好地提高學校的整體學術水平和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務于高校的健康發(fā)展。對教師而言,有了完善的教師績效評價體系,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在不同階段做出相應的規(guī)劃,使其提高自身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而且還能更切實際地滿足高校教師的各種需求,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以期更真實地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精神。
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對象則為在崗的各科教師,由于其專業(yè)和學科特點的不同,一般學校分為課堂教學為主型、科學研究為主型、教學科研并重型。因此,在評價中應針對不同類型教師的工作特點來分類評價。
二 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
績效評價指標是指對考核對象的哪些方面進行評價,高校教師評價指標應從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和師德這幾個方面來綜合考慮。
1.評價指標
第一,教學評價指標。教學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它不僅是教師的首要任務,還是高校教育質量的生命線。教學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兩個方面:一是教學過程評價指標,包括:(1)教學目標:即教學活動必須有明確的目標,教學活動必須明確要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2)教學內容:根據(jù)教學目標確定的教學內容必須科學,講授知識、概念、原理不能犯科學性錯誤;(3)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學科知識的邏輯性,教學注重啟發(fā)性,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4)教學態(tài)度:認真?zhèn)湔n、積極熱情、對學生有責任心、認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等。二是教學結果評價指標,包括:(1)教學工作量:課堂教授的總課時數(shù);(2)教學成果獲獎,包括項目級別、獲獎情況等;(3)教學質量,指同事、學生、同行專家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4)人才培養(yǎng):指導本科生畢業(yè)設計的數(shù)量和指導研究生的數(shù)量;(5)教材教學的貢獻:教學改革立項數(shù)、教學論文和教材的編寫等。
第二,科研評價指標??蒲惺歉咝5囊豁椫匾毮?,教師完成科研工作的績效指標相對于教學指標要復雜得多,各高??筛鶕?jù)具體的情況進行不同的側重與刪減,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論文、文章發(fā)表:權威期刊論文、核心期刊論文、一般刊物論文、國際/國內會議論文篇數(shù)、發(fā)表在重要報紙的文章、論文的原創(chuàng)性水平,論文被引用的數(shù)量;(2)論文收錄:被SCI、EI、ISTP、SSCI、CSSCI、A&HCI;、人大復印資料收錄的次數(shù);(3)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國際合作項目、國家重點項目、國家縱向項目、省部級項目、專項項目、校級項目、企業(yè)項目的經費和項目數(shù);(4)科技成果鑒定及成果獲獎:通過鑒定,以及成果獲獎的等級(國家級、省部級);(5)出版教材、專著和譯著:教材、專著、譯著、系列叢書出版的等級、主編工作量和字數(shù);(6)口頭發(fā)表:各類學術會議的口頭發(fā)表、大型學術會議的演講、特別演講、邀請演講、各類學術會議的組織工作、廣播電視的出演;(7)取得專利和成果產業(yè)化:取得專利的數(shù)量,成果產業(yè)化的效益和社會影響;(8)藝術、體育和建筑:展覽會、演奏會、體育比賽、藝術展覽的時間、地點、規(guī)模和獲獎,建筑設計、文物修復的投標和中標等。
第三,社會服務評價指標。除了教學和科研外,高校還承擔著社會服務這一重要的職能。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服務社會,高校教師來源于社會,最終回歸于社會。因此教師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社會服務的參與。其評價指標為:(1)參與院系層面的服務:參與院系的各項有助于學科、專業(yè)發(fā)展的活動;(2)參與學校層面的服務:參與學校的各種管理及咨詢委員會的數(shù)目和貢獻;(3)參與社會層面的服務:在校外各團體(協(xié)會、學術雜志)中承擔的角色和數(shù)量,對社會的服務(各種科研評審、公益事業(yè)服務、社會演講、承擔校外調查研究的工作)、終身學習等社會活動的支援。
第四,師德的評價指標。近日網上又曝出我國“千人計劃”入選者、哈爾濱醫(yī)科大學藥學院心血管藥物研究所所長王志國因兩篇論文造假,被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心臟病研究所關閉了實驗室的新聞,使原本貌似有點安靜的學術造假事件又再次吸引住人們的眼球。有人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為人師表。因此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但現(xiàn)如今,許多高校教師打著知識分子的旗號,圍著博學多識的圍巾,披著專家學者的外衣,卻做著有悖師道、與其身份大不相符的事情。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是一所高校的靈魂所在,無數(shù)的學術不端案例既敗壞了學術道德,又損害了教師的光輝形象。這也在告誡我們:高校教師的師德建設至關重要。其指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學術作假和剽竊、參與商業(yè)騙局、學術論文一稿多投、偽造學術履歷、改變論文排名的順序、偽文憑、批量生產劣質論文、分享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腳踏兩只船的長江學者”和特聘教授。
2.指標權重
在教育評價指標體系中,不同的評價指標,在判斷評價對象達到預定目標的程度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指標中,各項指標所占的權重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各高校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相應的權數(shù)。由于它能客觀反映各項指標所起作用的大小,因而其評價結果很客觀。常用的方法有特爾斐法、專家意見平均法、層次分析法、秩和運算法等,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
3.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是衡量評價對象達到評價指標要求的尺度,看其是否完全達到了指標的要求,并把達到的程度用等級或量化表示出來,一般用優(yōu)、良、中、差或1.0、0.8、0.6、0.4來表示。我國高校教師的績效指標一般用年度考核,一般有優(yōu)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級。
三 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方法
績效評價的方法按其評價的形式分為兩種,即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定量考核法又包含數(shù)學模型法和專家評分法,專家評分法是目前定量考核中最常用的方法。定性考核法也稱專家考核法,目前定性考核的方法主要有綜合評分法、FHW方法、特爾斐法等。
為了方便比較,各高校大多采用定量考核法進行評價,將教師績效評價的各項指標賦值定分,再運用加權平均方法。一般來說,高校普遍對教師的思想品德采用定性評價方法,而對所注重的教學工作量和科研數(shù)量進行定量考核。
四 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結果利用
評價結果作為高校教師晉升、定檔、評優(yōu)及下一屆聘任的基本依據(jù),同時與津貼、年終獎金等掛鉤。這就要求我們要正確對待評價結果,要客觀、公正地對待高校教師的績效評價結果,與教師更好地溝通和交流,使強者更強,弱者也強,這才是高校教師績效評價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許珊.基于BSC法的高校教師績效管理體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
[2]劉艷、廖建勇.高校教師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構建探析[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3]姚豐橋.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07
[4]葛新斌、姜英敏.日本大學教師評估制度改革動向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4(9)
[5]李元元、王光彥、邱學青、李敏.高等學校教師績效評價指標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7)
[6]王瑜.中國高等學??冃Э己藨醚芯俊阅掣咝槔跠].浙江工業(yè)大學,2008
[7]劉洋.高校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與實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