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永龍,寧曉然,于織波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以全身免疫異常而導致多器官受累為特征的疾病[1],可累及皮膚黏膜、腎臟、血液、中樞神經(jīng)等多個器官和系統(tǒng)。SLE實驗室檢查常有多種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 (ANA)、抗SM抗體、抗雙鏈 DNA抗體 (抗 ds-DNA抗體)等,其中抗ds-DNA抗體為其特異性抗體。SLE在治療過程中常發(fā)生肝損傷,有研究表明抗ds-DNA抗體與肝臟損傷有關[2]。本研究進一步探討抗ds-DNA抗體與SLE患者治療過程中肝損傷發(fā)生的關系。
1.1 一般方法 選取2009年7月—2010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醫(yī)院風濕免疫科住院治療的50例SLE患者,診斷均符合2009年美國風濕病學會 (ACR)修訂的分類標準[3]。其中男7例,女43例。既往均未應用慢性抗風濕藥物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無心、肝、腎等慢性病史,實驗室檢查顯示肝功能正常。部分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檢測患者血清抗ds-DNA抗體,然后根據(jù)抗ds-DNA抗體是否為陽性將患者分成兩組:研究組20例,抗ds-DNA抗體陽性;對照組30例,抗ds-DNA抗體陰性。兩組均給予來氟米特片(20 mg/次,1次/d) +甲潑尼龍片 (40 mg/次,1次/d,前2周每周遞減4 mg,后改為每周遞減2 mg)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2、4、8周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AST)等肝功能參數(shù),出現(xiàn)肝酶增高超過正常上限(ALT或AST>40 U/L)為陽性;ALT在40~79 U/L時,繼續(xù)應用上述藥物治療;ALT在80~120 U/L時,來氟米特減量(10 mg/次,2次/d);超過3倍 (ALT或AST>120 U/L)時,停用來氟米特,并加用保肝藥物治療。試驗期間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患者,如白細胞計數(shù)<3.0×109/L,或換用或加用其他藥物者退出觀察。隨訪8周。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V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檢驗。計量資料以 (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的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成組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過程中有5例患者退出觀察,其中研究組有3例,對照組有2例。其中由于血壓增高需加用降壓藥物治療者2例,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例。白細胞計數(shù)減少 (<3×109/L)3例,其中研究組2例,對照組1例。兩組共有45例完成觀察,其中研究組17例,年齡20~45歲;對照組28例,年齡18~40歲。兩組患者治療前年齡、性別構成、病程、ALT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肝功能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分別觀察治療2周和4周時,兩組患者的肝功能異常發(fā)生率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直到治療8周時,研究組患者肝功能異常發(fā)生率 (29.4%)顯著高于對照組(7.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抗ds-DNA抗體除了出現(xiàn)于SLE之外,還可出現(xiàn)于自身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陽性率為34%[1]。有研究證明抗 ds-DNA抗體陽性的AIH患者相對于陰性的患者,肝損傷重,且預后差[2]。而抗 ds-DNA抗體是SLE的特異性抗體,70%的SLE患者在其疾病的某個階段都會出現(xiàn)抗ds-DNA抗體陽性[1],其診斷SLE的特異性為95%。SLE主要累及皮膚黏膜、骨骼肌肉、腎臟、肺、心臟、血液、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多個器官和系統(tǒng),但肝損傷可能比預想的發(fā)生率更高[4]。
在SLE的治療中,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應用至關重要,但免疫抑制劑的應用雖可以控制疾病的活動、發(fā)展,阻止臟器損傷,同時減少復發(fā);但是可出現(xiàn)肝損傷以及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重度肝臟損傷不僅會導致免疫抑制劑的停用,從而導致病情復發(fā),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
表1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肝功能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age,gender,disease duration,liv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的肝功能異常發(fā)生率比較 (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incid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different time after the treatment
本研究對抗ds-DNA抗體陽性與陰性的SLE患者在同樣治療方案的前提下,觀察肝功能受損情況。通過8周的觀察,發(fā)現(xiàn)抗ds-DNA抗體陽性的SLE患者較陰性患者更容易出現(xiàn)肝損傷。在治療第2、4周時,抗ds-DNA抗體陽性的SLE患者與陰性的SLE患者肝功能異常發(fā)生率間無顯著差異,但隨著免疫抑制劑的逐漸起效,毒性增加,第8周時抗ds-DNA抗體陽性的SLE患者肝功能異常發(fā)生率均顯著高于抗ds-DNA抗體陰性患者。
總之,免疫抑制劑是控制SLE患者系統(tǒng)損傷必不可少的藥物,抗ds-DNA抗體陽性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異常發(fā)生率較抗ds-DNA抗體陰性患者顯著增加。故在臨床中應更加注意抗ds-DNA抗體陽性的SLE患者肝損傷的發(fā)生,定期復查肝功能。對于各種肝損傷的患者應觀察或加用保肝藥物,或停用或換用其他免疫抑制劑,以避免患者肝功能的進一步損傷,導致病情惡化。由于本研究觀察時間較短以及肝損傷的發(fā)生可能與免疫抑制劑的種類有關,故有待進一步研究。
1 蔣明,DAVID YU,林孝義,等.中華風濕病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865-942.
2 趙艷,閆惠萍,譚玉芬,等.抗雙鏈DNA抗體陽性肝功能異?;颊吲R床及生化特征[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8,24(1):10.
3 Petri,Michelle,Systemic Lupu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ng Clinic(SLICC).SLICC revision of the AC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SLE[abstract][J].Arthritis Rheum,2009,60(Suppl 10):895.
4 菲爾斯坦.凱利風濕病學[M].粟占國,唐福林 (譯).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0:1357-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