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彩 河北省邢臺市第二醫(yī)院內2科(邢臺054001)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臨床常見,其進一步發(fā)展可引起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為有效逆轉或阻斷慢性乙肝肝纖維化,于2010年9月~2011年1月對37例患者在常規(guī)保肝治療外采用血府逐瘀湯、干擾素α-2b聯合治療,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本院診治的73例慢性乙肝患者。73例患者均根據我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1]確診,且符合如下入選標準:①肝纖維化檢查指標均陽性。②病程12個月以上,且近12個月內未給予免疫制劑、抗病毒藥物治療。③肝硬化Child分級A級。④排除其他重疊感染所致肝功能失代償及心腎等功能不全。隨機將73例分為血府逐瘀湯、干擾素α-2b聯合治療組(治療組)37例與干擾素α-2b對照組36例。治療組中男22例,女15例;年齡34~65歲,平均45.3±9.7歲;病程13~28個月,平均21.2±6.4個月。對照組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36~68歲,平均46.6±9.8歲;病程14~27個月,平均21.6±6.6個月。兩組以上資料差異經統計處理無顯著意義(P>0.05)。
治療方法 73例患者均給予3周常規(guī)保肝治療,如甘利欣靜脈滴注、應用維生素C、肝細胞生長素、肌苷等。3周后給予治療組患者血府逐瘀湯、干擾素α-2b聯合治療,而對照組僅應用干擾素α-2b。血府逐瘀湯藥方:桃仁15g,當歸10g,牛膝、紅花各8g,川芎、桔梗各6g,赤芍藥、柴胡、枳殼、甘草各5g。該方每天1劑,清水煎至400mL,并分2次服用,服藥間隔8~12h,連服6個月。干擾素α-2b采用肌肉注射給藥,每次肌注600萬u,且隔日肌注1次,療程6個月。
觀察項目 觀察兩組ALT復常率、HBV 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及肝纖維化指標變化;觀察兩組患者用藥期間不良反應。
統計學方法以SPSS11.0為統計軟件,對兩組ALT復常率、HBV 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對治療前后患者肝纖維化指標變化進行t檢驗。
治療結果 ALT復常率比較 經6個月治療后,治療組37例ALT水平恢復至正常例數24例,復常率64.9%;對照組36例ALT水平恢復至正常例數21例,復常率58.3%。兩組ALT復常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χ2=0.33,P>0.05)。
HBV 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比較治療組HBV DNA轉陰例數21例,HbeAg轉陰17例,轉陰率分別為56.8%、45.9%;對照組 HBV DNA轉陰例數19例,HbeAg轉陰14例,轉陰率分別為52.8%、38.9%;兩組HBV 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比較均無顯著差異(χ2=0.12,P>0.05;χ2=0.37,P>0.05)。
肝纖維化指標變化比較見表1。兩組肝纖維化指標 HA、LN、PC-Ⅲ及Ⅳ-C均有明顯下降(P<0.05)。治療組肝纖維化指標HA、LN、PC-Ⅲ及Ⅳ-C下降較對照組明顯(P<0.05)。
不良反應用藥期間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
討 論 慢性乙肝是最為常見的病毒性肝病,其治療目的在于盡可能長期抑制病毒復制或消除病毒、減輕肝臟損害、延緩肝纖維化及肝硬化進展以延長患者生命[2]。由于肝纖維化目前被認為是可逆的肝病變階段,故給予抗肝纖維化治療可有效逆轉或阻斷肝纖維化并最終達到延緩肝硬化進展的目的[3]。在慢性乙肝治療中,干擾素α應用較為廣泛,且已被公認為是目前治療病毒肝炎的有效藥物之一[4]。
表1 兩組肝纖維化指標治療前后變化比較[(±s),ug/mL]
表1 兩組肝纖維化指標治療前后變化比較[(±s),ug/mL]
注:同組治療前后比較,▲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P<0.05
組 別 檢測時間 HA LN PC-Ⅲ Ⅳ-C治療組n=37 治療前 387±142 175±56 279±142 174±65治療6個月后 194±75▲△ 103±32*△ 154±83▲△ 110±47▲△對照組n=36 治療前 386±146 180±54 275±143 176±72治療6個月后 245±106 142±46 214±83 146±48
在中醫(yī)上,慢性乙肝屬于黃疸、肝郁范疇,其病機即疫毒入侵、氣滯血瘀,治療以化瘀去毒為主,其中血府逐瘀湯是最常用的藥方之一。血府逐瘀湯方中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赤芍藥等均能活血化瘀,再配以牛膝祛血通血,柴胡、枳殼等解郁疏肝,諸藥協同作用以達通氣、化瘀、解毒的治療目的。
本研究對慢性乙肝肝纖維化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干擾素聯合治療,從觀察數據看,治療組治療6個月后ALT復常率、HBV 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與對照組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但兩組肝纖維化指標 HA、LN、PC-Ⅲ及Ⅳ-C均有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各指標下降均較對照組明顯(P<0.05)。肝HA、LN、PC-Ⅲ及Ⅳ-C是目前最能真實反映出患者肝纖維化的生化學檢測指標[5],研究結果提示我們干擾素具有抗肝纖維化作用,同時給予血府逐瘀湯配伍應用,可明顯提高干擾素的抗肝纖維化療效。
[1]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內科雜志,2001,40(1):62-68.
[2] 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1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373-389.
[3] 謝 青,桂紅蓮.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療[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11):837-838.
[4] Van ZonneveldM,Honkoop P,Hansen BE,et a1.Long-term follow-up of alpha-interfer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Hepatology,2004,39(3):840-810.
[5] 中華肝臟病學會肝纖維化學組.肝纖維化診斷及療效評估共識[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2,10(5):3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