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會卓
中學男女生在物理學習中由于性別差異造成學習成績的差距,這一事實已經(jīng)引起國內外心理學家的廣泛關注。為了適應不同個性差異和群體差異的物理情境教學的需要,我們有必要對這一性別群體在中學物理能力方面的差異進行一些簡單的研究。
1中學物理能力的性別差異表現(xiàn)
1.1年齡傾向。我國學者對男女兩性差異發(fā)展變化與年齡傾向研究表明,男女兩性在智力差異的發(fā)展變化與年齡增長密切相關,這種相關的傾向是:男女兩性在學齡前智力差異不很明顯,在童年和少年階段,女生的智力明顯優(yōu)于男生。這種優(yōu)勢到了青春發(fā)育期就開始下降,下降趨勢一直維持到女性青春發(fā)育的高峰期,大約10~13歲。到了男性青春發(fā)育的高峰期(約15歲)男性智力就開始逐漸地優(yōu)于女性,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優(yōu)勢就表現(xiàn)得越明顯。這種優(yōu)勢要維持到整個青春發(fā)育期結束為止,這時他們的年齡到了18~20歲。男女兩性智力差異的變化,是以青春發(fā)育高峰期為界線而表現(xiàn)出明顯的年齡傾向的。
中學物理知識的整個教學過程正是13歲到18歲,是在男生表現(xiàn)出智力優(yōu)勢的過程中完成的。從國內外的統(tǒng)計研究中發(fā)現(xiàn),初二與高三男生的物理成績方面比女生優(yōu)勢小,在初三與高一高二呈波峰狀態(tài),即在整個青春期發(fā)育終止后,男女兩性智力差異現(xiàn)象依然存在。到高三的成績又互相接近,但男女兩性智力發(fā)展變化的年齡傾向已不十分明顯,已經(jīng)達到了與成人接近的成熟時期。
1.2差異的特點。在物理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中,造成男女生差異的原因十分復雜,國內外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感知覺方面,男性的視覺能力較強,對視覺刺激的反應速度較快。在接受視覺刺激時,他們常能以發(fā)達的視覺通道彌補其他感官的不足。特別是視覺的空間知覺能力,男性明顯優(yōu)于女性。由于這個原因,從投影圖和剖面圖中認知物體,分析物體的運動等空間現(xiàn)象的能力明顯優(yōu)于女性。
在注意力的發(fā)展方面,男生的注意力多定向于物,喜歡擺弄物體并探索物體運動變化的奧秘,在物體上的注意穩(wěn)定性較好,持續(xù)的時間較長。女生的注意力多定向于人,以及人與人的關系。在物理教學中定向于人的注意有其有利的一面,如聽講時精力比較集中,容易受到教師情感的影響,主動與教師配合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沖淡了對物理內容和物理規(guī)律更深刻的體會。
在記憶力方面,男生理解記憶和抽象記憶較強,女生的機械記憶和形象記憶較強。在思維力上,男生傾向于分析,比較,抽象與概括,傾向于邏輯的意義性,如表象、記憶,想象的意義性,思維的抽象性等;女生由于心理感受性強,因而更多地偏向于形象思維類型。上述情況僅是就大部分男女而言,善于對個體、群體的差異進行比較研究,就能對癥下藥,合理地實施物理情境教學。
2適應學生年齡特征、性別差異的物理情境教學
性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女生的外語、語文等學科成績優(yōu)于男生,而在物理學習中卻落后于男生,這給物理情境教學提出了一個重要課題。如何根據(jù)女生的心理特點,發(fā)揮女生的優(yōu)勢,提高女生的物理學習成績,為此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首先要幫助女生提高自信心,消除自卑感,發(fā)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古今中外的許多事實都可以證明,女性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體育、科技各個領域都作出了卓越的成就。在許多領域,她們的貢獻甚至超過了男性。教師要利用這些女中英杰和拔尖女生的事例,鼓舞女生,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
2.2教學中加強對女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女生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水平較低,在理解物理概念時易發(fā)生困難,教師要緊扣教材,利用她們形象思維能力強的特點,講課盡量從具體到抽象,小坡度前進,多舉實例,幫助她們理解抽象概念。
2.3鼓勵勤學好問,質疑討論,調動女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開展質疑討論,是發(fā)展女生智力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師應根據(jù)女生的心理特點,多給她們回答問題、上臺演板的機會,對她們的進步多鼓勵,多贊揚,久而久之,她們就會變得喜歡思考,敢于講話,思路開闊。
2.4鼓勵男女生之間相互探討物理問題。為了彌補兩性智力因素中的薄弱成分,加強他們之間的交往是十分必要的,在青春發(fā)育期開始后,由于異性相處產(chǎn)生著羞怯心理,交往活動明顯減少,因而,兩性之間智力上的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就受到了干擾和阻礙。在物理活動(如日常觀察,興趣小組)中教師要有意識地促進男女生的交往和交流,在友誼和探討中促進物理教學。
2.5加強實驗訓練,提高女生操作能力。在學生分組實驗中,女生由于膽小,怕出危險,害怕失敗,而常??s手縮腳,而男生則好動手,往往包辦代替,女生只是觀察和記錄。這樣男女混合編組,不利于提高實驗能力,可以實行女生單獨分組,給女生同樣的動手實驗機會。另外,可多給女生布置一些課外小實驗和小制作,以提高其實驗操作能力。
中學物理學習中的差異是多方面的,不僅有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男女性別的群體差異,還存在初二、高二共同的臺階——集體差異。作為物理教師,在具體實施物理情境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合理處理好各種差異,促進全體學生物理水平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