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孫威敏征南錄》貶低狄青功績探因——史實考辨與士大夫敘述心態(tài)解析

        2012-04-18 06:24:40張勁松
        江西社會科學 2012年12期
        關鍵詞:狄青士大夫

        ■張勁松

        北宋滕元發(fā)的筆記《孫威敏征南錄》(以下簡稱為《征南錄》)僅一卷,篇幅并不長。①但引起筆者注意的是,此文所樹立的一個能征善戰(zhàn)的文臣典范,卻是一個很好的解析宋士大夫一種特殊心態(tài)的個案。按,孫威敏即孫沔(996—1066),字子規(guī),“威敏”乃其謚號。會稽山陰人,天禧三年進士及第。曾參與狄青平儂智高的征戰(zhàn),以功為樞密副使。在《征南錄》中,孫沔被描述為平儂之戰(zhàn)的英雄和主角。其首敘孫沔對南方叛亂有敏銳的判斷,仁宗贊其“南賊果如孫某料”。遂詔除江南西路、荊湖南路安撫使后,積極為征南作準備。繼以巧計拖延儂智高過嶺。“至十有一月,集軍費得錢帛百萬矣。又聞賊之長技用蠻牌捻槍。公乃多備長刀大斧,制其所長?!焙蟆皞涑啥?青)至”。孫沔又向狄青獻三策:“賊出,上計歸其巢穴,中計守邕城自固,下計與吾戰(zhàn)?!辈㈩A言智高驕兵必出,出則必敗。并甘愿“遇事密輸計于太尉”,讓其“自取美名”。狄青大喜,由此器重與孫沔。接寫平儂之戰(zhàn)的全過程。其文略云:

        明年正月,大軍輜重凡四萬人出昆侖關。明日果遇賊于歸仁輔。賊將戰(zhàn),余懼,棄所部入公軍。公叱去之。孫節(jié)恃勇出,與之爭地形。死焉。狄素奇之,失聲驚呼。遂用公之刀旗槍,響震山谷。先所命三百騎為奇兵,出山背突賊后,潰。賊遂遁保邕城。明日,兵進邕州,狄嫌以恩悅軍,不即賞。眾皆忷忷,或偶語者。公乃與狄議曰:“士卒冒萬里險瘴以立功,奈何不賞耶?萬一有變,非太尉計?!钡矣谑侨∠沦p賞之,眾遂定。[1](一編8冊,P7-8)

        末敘狄青“自南還樞府,厚賞金寶,官其數子,賜第一區(qū)”。而孫沔等僅“加秩一等”而已。滕氏贊曰:“近世文臣,罕有躬戰(zhàn)伐,成功名者。獨公善用兵,有能身下狄以攘寇難。固已鮮哉。”[1](一編8冊,P9)一般來說,士大夫敘述文臣出征,一定的偏向是可以理解的。但細讀全文,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以滕氏看來,征南之勝似全憑孫沔一人的帷幄之才和臨戰(zhàn)的鎮(zhèn)定機智;而一代名將狄青卻成了胸無成算,臨陣慌張,吝賞士卒,因人成事者。且文中于狄青只稱其姓,卻處處稱孫沔為“孫公”或“公”,顯示了對武將的蔑視。平定儂智高叛亂,是北宋少有的一次輝煌勝利。狄青作為此役的關鍵人物,無論是當時士人的筆記野史還是后來的正史對此都是承認的。此無須多言。本文主要對《征南錄》中一些較易使人當真的細節(jié),略舉相應史料一一辨駁,以見其虛妄和夸大之跡。

        一、孫沔的南征準備與治軍能力

        滕元發(fā)《征南錄》詳述了孫沔南征前的準備工作,并暗示此乃征南獲勝的重要因素。但孫沔所為主要是增加兵馬器械等物質方面。孫沔素以“材猛過人”和“才力聞”[2](卷二八八,P9690),確是文臣中的佼佼者。《征南錄》一再贊其“善用兵”。但善用兵者首先必能善治軍。戰(zhàn)前準備除了資源調配外,最重要的就是凝聚軍心,嚴整紀律。一支戰(zhàn)斗力強的軍隊對于取勝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方面孫沔究竟做得如何呢?北宋有部專揭士大夫老底的《碧云騢》,為官僚們所痛恨。然其價值就在于暴露了文人道德面孔下的陰暗面。其真實性并不低,如寫文彥博以織燈籠錦媚上就是事實。此書亦記載了孫沔的一些隱秘之事:

        龐籍與文彥博為婚姻,遂得譽。孫沔緣籍親,又因中官石全彬而進,至樞密副使。籍欲與之弟,令取南蠻。沔至嶺下,稱疾不敢進,既聞儂賊擾南方,乃入京。去赴秦州。龐籍上言,南方非沔不能成功。乃南征。未行,沔在大佛寺下,其妻曉夕在籍家,沔曉夕在南省前陳家,通陳之妻。陳氏,沔之外生,既受沔奏為齋郎,沔又奏陳子掌南行機宜,歸又奏為職官。南方效力有考弟者,不過得縣令,人甚嗟恨之。[3](一編 5冊,P81)

        孫沔德行不好,大概宋人都是承認的②,朱熹就說他“操行不端”[4](卷七)?!端问贰繁緜饕嘌云洹暗幾苑?,不守士節(jié)”,“喜宴游女色,故中間坐廢”。[2](卷二八八,P9690)以道德評價人物常會有情緒化的論斷,但孫沔的個人操行確已影響了南征。如其提攜陳氏之子參與南征就是明證。此外尚有其他文獻佐證。曾鞏云:“孫沔大受請托,所與行者乃朱從道、鄭紆、歐陽乾曜之徒,皆險薄無賴,欲有所避免邀求。要求沔引之自從,遠近莫不嗟異?!盵5](卷五二,P719)如此領軍,焉有勝算?直到狄青宣撫廣南,才清除了這些人。當時也有不少人請托狄青,他就對他們說:“‘君欲從青行,此青之所求也。何必因人之言乎。然智高小寇,至遣青行可以知事急矣。從青之士能擊賊有功朝廷有厚賞,青不敢不為之請也;若往而不能擊賊,則軍中法重,青不敢私也。君其思之?!谑锹務叽篑?,無復敢言求從青行者。其所辟取,皆青之素與,以為可用者,人望固巳歸之矣?!盵5](卷五十二,P720)這與孫沔恰成鮮明對照。治軍既不嚴,軍紀必然混亂松懈。孫沔、余靖等統(tǒng)兵“行不整,所遇殘掠”。狄青為帥后,“有婦人賣蔬于道,一卒倍取,青曳卒罵前斬之。③至廣,召諸將,責陳曉。違節(jié)制,遂斬之。孫、余坐上股栗。自是軍聲大振,秋毫無犯,遂破賊焉”。[6](二編 1冊下卷,P167)可見所謂孫沔“善用兵”多虛美。其實孫沔的“善用兵”主要還是體現在軍事物資的調配方面,特別是請求增加騎兵,多制長刀大斧兩點。后來這在歸仁輔之戰(zhàn)起了一定的作用。他提出增加騎兵,確是有眼光的。這一點除了《征南錄》,畢仲游《孫威敏公神道碑》、《續(xù)長編》和《宋史》等均有提及。但需注意的是,狄青上表請戰(zhàn)時,也同樣提出使用騎兵的方略,《續(xù)長編》載狄青語:“臣起行伍,非戰(zhàn)伐無以報國,愿得蕃落騎兵數百,益以禁兵,羈賊首至闕下?!盵7](卷一七三,P4174)狄青的想法是否受到孫沔的影響,不易推斷,但以狄青之久經沙場,與之不謀而合是完全可能的。曾鞏《雜識》記曾公亮問狄青:“賊之標牌殆不可當,如何?”青曰:“此易耳。標牌,步兵也,當騎兵則不能施矣?!倍耶敃r意識到騎兵重要性的還有人,如樞密使高若訥就說騎兵“善射,耐艱苦,山下如平地,當瘴未發(fā)時,疾馳破之,必勝之道也”[7](卷一七三,P4175)。狄青以其威望最終落實了蕃落騎兵的調遣,作為主帥對戰(zhàn)局的影響無論如何也不能低估。如曾鞏所言:

        青先為曾公亮言立軍制,明賞罰,賊不可得見,標牌不能當騎兵,皆如所料。青坐堂戶上,以論數千里之外,辭約而慮明,雖古之名將何以如此,豈特一時武人崛起者乎?[5](卷五二,P721)

        狄青為人“謹密寡言,其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后發(fā)”[7](卷一八五,P4474),戰(zhàn)前準備是相當認真的,絕非因人成事者。這方面早有論及,茲不贅言。因《征南錄》還記狄青待卒涼薄(吝于賞軍,賞之不厚),緣此亦關治軍之事,故略談一下他對士卒的措置。按《默記》載:

        狄青善用兵,其出師討儂智高也,既行,燕犒士卒于瓊林苑中,青自起巡而問之曰:“兒郎若肯隨青者,任其愿同去。若有父母侍養(yǎng),及家私幼小,畏怯不愿去者,便請于此處自言。若大軍一起之后,敢有退避者,惟有劍耳?!庇谑侨娭扛衅詣?,至嶺外,無一人敢有怠惰者。[8](卷上,P10-11)

        其待將士可謂寬嚴得當?!肚嘞潆s記》還記狄青上言請廢首級請功,避免將士相互殘殺與冒功之弊,“‘如師有功,則差次其勞,全軍加賞;無功則斟酌其罪,全軍加罰.庶令上下一心,不專自為私計,則決勝之道也?!瘡闹?,遂大捷”[9](卷一,P107)。

        以賞罰的公正來激勵軍心,非久歷戰(zhàn)陣者不能為此。故王珪贊其“行師必先正部伍營陣,明賞罰……與士同饑寒勞苦,而又分功與人”[10](卷一一五四,P202)。狄青“喜推其功與將佐”[7](卷一八五,P4474),絕非心胸狹窄之人,這些都與滕氏所敘截然不同。而這種治軍能力恰恰是孫沔等文臣所最缺乏的。《征南錄》又多贊孫沔的運籌帷幄之才,參當時史料,卻并非如此。

        公路瀝青路面基層的施工過程中,當水泥、石頭以及砂等材料的運輸至現場后,會受到降雨沖刷問題的影響,進而造成路面結構的作用質量下降。如:在雨季氣候環(huán)境,鋪筑完路面施工材料后會受到雨水問題的危害,進而導致路面結構出現松軟問題,嚴重影響了結構作用的強度硬度效果。

        二、孫沔謀劃能力與逗留不進之真相

        《征南錄》中載孫沔與狄青商討,孫以三策料敵,極為狄青所賞識,以此凸顯孫之謀劃能力。但料敵三策事,宋人除畢仲游的《孫威敏沔神道碑》外均少提及。李燾《續(xù)長編》雖采其說,但《隆平集》、《東都事略》、《宋史》、《宋史全文》及后之《宋史紀事本末》等卻都未載。足見史家對其真實性是有疑慮的。而這個料敵三策,筆者倒懷疑可能是從劉幾事移植過來的,并受陶弼獻策的啟發(fā)。

        《宋史·劉幾傳》云:

        儂智高犯嶺南,幾上書愿自效,見青曰:“賊若退守巢穴,瘴毒方興,當班師以俟再舉。若恃勝求戰(zhàn),此成擒耳?!辟\果悉眾來,大戰(zhàn)于歸仁鋪?!瓌儇撐礇Q。幾言于青,出勁騎五千,張左右翼搗其中堅,賊駭潰。[2](卷二六二,P9075-9076)

        劉幾所言與孫沔料三策較相似。在戰(zhàn)斗的關鍵時刻也是劉幾向狄青出計以騎兵破敵。但《征南錄》卻說“遂用(孫沔)公之刀旗槍,響震山谷。先所命三百騎為奇兵,出山背突賊后”擊敗蠻軍。劉幾“登進士高科,后換武官,數守邊,號知兵”[11](二編第7冊,P29),其向狄青的建言應是可信的。陶弼獻策見于王輊《默記》。時狄青南征途中問策于弼,陶弼言:“誠能誅不用命官吏,使兵權在我,一變舊俗,則賊不足破也。”狄青大奇之,“初至廣州,按法誅不遵節(jié)制、出兵而敗陳崇儀而下三十余人。明日一鼓而破賊,二廣晏然者,用弼之策也”[8](卷上,P11)。正是狄青誅曙等結束了諸將“無所嚴懼,各執(zhí)所見,喧爭不用命”的混亂狀態(tài),對戰(zhàn)局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即使料敵三策等均出自孫沔,但狄青也絕不可能事事靠“孫密學擘畫”。如上舉劉幾和陶弼之策,就可證明南征中為狄青出謀者,非止孫沔一人。滕元發(fā)極力渲染狄青之勝實依賴孫沔之助,然檢《續(xù)長編》、《九朝編年備要》及《宋史》諸文獻,卻均言狄青“與孫沔破賊,謀一出青。沔始服其勇,既又服其人”[7](卷一八五,P4474)。足見滕言多虛妄。而像夜襲昆侖關這樣的出奇制勝,亦絕非孫沔等可想。《征南錄》還寫狄青睹前鋒孫節(jié)戰(zhàn)死即“失聲驚呼”,借此突出孫沔戰(zhàn)場上的鎮(zhèn)定。事實真是如此嗎?司馬光《涑水記聞》云:“將卒畏青令嚴,力戰(zhàn)莫敢退者。青登高丘,執(zhí)五色旗,麾騎兵位左右翼,出長槍之后,斷蠻軍為三,旋而擊之,蠻軍大敗?!盵12](卷一三,P261)《續(xù)長編》載:“及戰(zhàn),前軍稍卻,右將開封孫節(jié)死之。賊氣甚銳,沔等俱失色。青起,自執(zhí)白旗麾蕃落騎兵,張左右翼,出賊后交擊,賊眾不知所為,大敗走。”[7](卷二七四,P4192)《宋史·狄青傳》也說:“出歸仁鋪為陣。賊既失險,悉出逆戰(zhàn)。前鋒孫節(jié)搏賊死山下,賊氣銳甚,沔等懼失色。青執(zhí)白旗麾騎兵,縱左右翼,出賊不意,大敗之。”[2](卷三九,P9720)可見,在戰(zhàn)斗最激烈的時刻,慌張的恰是“沔等”。作為主帥的狄青起了至關重要的穩(wěn)定軍心的作用。正是他登高揮旗,以蕃騎沖擊敵人,致獲全勝。而《征南錄》乃狀狄青驚叫,余靖逃入孫沔軍中猶被呵斥等事,猶如天方夜譚。

        客觀而言,孫沔作為狄青南征中的重要文臣,其輔佐能力還是很強的,充分發(fā)揮了他的干練之才,這方面《征南錄》已敘述較多。其平儂后留治邕州亦很出色。但孫沔并非此役勝利的真正主角,亦非最關鍵的人物,這是歷史事實。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狄青宣撫廣西。而狄青掛帥還是源于文臣的無能。北宋士大夫政治體制確立以后,一般征戰(zhàn)都是由文人總軍,武將受其節(jié)制,這在與西夏的戰(zhàn)爭中是最明顯的。對付儂智高,宋廷亦按此種模式遣文臣帶兵,但慘敗不斷,儂智高聲勢卻愈來愈大。狄青最后的掛帥也就成為朝廷唯一的同時也是最后的選擇。狄青掛帥具體說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文臣久討無功,二是孫沔的逗留不進。自儂智高叛亂,宋廷先遣之楊畋、蔣鍇和蔣忠失敗后,繼又委余靖和孫沔為安撫使經略討賊事,但終以狄青掛帥而平定南粵。曾鞏《隆平集》曰:“先命孫沔、余靖為安撫使,討賊未克,故又用青。”[13](卷一一)《東都事略》云:“朝廷以孫沔余靖為安撫使,久未奏功。仁宗以南方為憂,青慨然請行。”[14](卷六二)李燾《續(xù)長編》言:“楊畋、曹修經制蠻事,既無功,改命孫沔及余靖等,上猶以為憂?!盵7](卷一七,P4174)王明清《揮塵后錄》明言:“儂賊犯交廣,毒流數州,諸將久無成功?!盵15](卷二)這些都表明,文臣已經無法取得勝利,朝廷的不安與日俱增。關于孫沔的逗留,《征南錄》說得較冠冕堂皇,謂孫沔知狄青宣撫后,逗留長沙一月以待狄青,并日思破敵之策。但曾鞏卻說孫沔“既至潭州,沔遂稱疾,觀望不敢進”[5](卷五一二,P719)。恰與《碧云騢》所言之“沔至嶺下,稱疾不敢進”相合??梢?,孫沔之逗留并非是在狄青宣撫后,這可能既與朝廷只給其兵七百有關,但更與其治軍乏力相關。這些因素恐怕才是仁宗“猶以為憂”,狄青上表請行的真相。且余靖《大宋平蠻碑》說:“賊之再據邕也,農者輟耕,商者輟行,遠邇惶惶,不聊其生。及公之拜命也,朝野之論中外歡然?!边@表明狄青出帥已是眾望所歸。并沒有多少人把希望寄托在孫沔的身上。[16](卷五)

        滕元發(fā)將孫沔如此故意拔高,與其寫作動機實有密切關系?!端膸烊珪偰俊吩?

        其書乃記皇佑四年孫沔平儂智高事。……甫以為南征之事本出沔議其措置完備又能以身下狄青,卒攘寇難。因述為此書以頌沔之績。蓋沔知杭州時嘗奇甫才。授以治劇守邊方略,具有知己之分,故力為之表。然此書備見于《宋史·藝文志》,陳振孫《書錄解題》。當時皆不以為誣,殆必有說。[17](卷五八,P529)

        綜上而言,《征南錄》看似“不誣”,其實恰恰編織了不少不實之詞,夸飾之談,以貶損狄青之功績,頌揚文臣孫沔。孫沔確為南征作出了一定貢獻,但其作用為滕元發(fā)所夸大。塑造孫沔這樣的儒將的高大形象,除了對武將戰(zhàn)功的詆毀,報答孫沔知遇外,在這種敘述的后面還暗藏了一種失落的隱蔽的士大夫心理。

        三、《征南錄》所透露的士大夫特有的敘述心態(tài)

        《征南錄》實可看成宋代文化現象的敘述——士大夫自慰和自欺心態(tài)的符號象征。故盡管有較多夸飾和不實之處,但宋人“皆不以為誣”。這是很值得注意的現象。從歷史看有兩個因素促成了北宋士大夫帶有自欺性的自慰心態(tài)的形成。一是真宗朝的天書事件,一是士大夫的功業(yè)夢想。造天書這件事,過去一直認為是少數佞臣引導君主所為,其實這幾乎是整個士大夫集團的合力造神,以沖淡澶淵之盟在心理上的不安,如王欽若就對皇帝說此乃“城下之盟,古所深恥”。他勸真宗“非天表瑞貺,盛儀畢備,則不足聳狄人而掩茲丑”。[20](一編5冊,P92)真宗君臣既無力收回幽薊,一雪恥辱,遂遽以造天書行封禪等來“鎮(zhèn)服四海,誇示夷狄”自我麻醉。[7](卷六七,P1506)“如病狂熱”的天書鬧劇雖隨真宗上仙而去,但士大夫自欺之風卻已蔓延。士大夫的自欺亦是功業(yè)之夢受挫的一種補償。文臣們雖言將兵數十萬,恢復幽燕猶不如狀元登第之榮[20](一編第5冊,P88),但實際上建功的欲望還是比較強的。北宋中期以后,士大夫的人生目標就是從“內圣”到“外王”?!啊挟斕煜率隆谒麄兊膬r值取向中占據了主導地位?!盵21](P216)文士們固然以道德自任,以詩書為業(yè),但并非真以此為人生最終理想。歐陽修就說“大底文學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他的《聽平戎操》詩就表達了強烈的建功心愿:

        爾知平戎競何事,自古無不由吾儒。周宣六月伐獫狁,漢武五道征匈奴。方叔召虎乃真將,衛(wèi)青去病誠區(qū)區(qū)。建功立業(yè)當盛日,后世稱詠于詩書。平生又欲慕賈誼,長纓直請系單于。當衢理檢四面啟,有策不獻空踟躕。[22](卷二九八,P3747)

        壓抑的功業(yè)之夢始終纏繞在士人心頭。最典型的是蘇軾,其貶黃州,然懷古詞中尚有對三國英雄“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湮滅”的歆慕。仁宗朝宋夏戰(zhàn)事爆發(fā),士大夫都急于為君分憂希圖建功。當世名臣如韓琦、范仲淹、夏竦、龐籍、文彥博等都去了西北前線,力圖擊敗元昊的叛亂。

        士大夫的“立功”心雖很強,但文臣們多徒有高論⑤,軍事能力其實很差,如狄青所言“軍旅之事,非所任也”[12](卷一三,P261)。因此,失敗幾乎是注定的,“慶歷初,夏寇方盛,陜西四路并任儒帥,久而未有成功”[20](一編5冊,P107)。功業(yè)夢想被無情粉碎。這不能不使“以天下為己任”的時代驕子們產生嚴重的失落感。于是,便以編造虛假事跡,自我陶醉來做心理補償。本來元昊“叛擾累年,官軍頻敗”,宋軍亦是“一戰(zhàn)不如一戰(zhàn)”[20](一編5冊,P89),卻流傳出夏人“無以延州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之說。更有“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喪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元昊聞而懼之,遂稱臣”等奇談。[23](二編5冊卷三,P206)這種自我鼓吹,雖可暫時陶醉一下,但卻極不可靠。宋朝軍隊的慘敗在當時文人詩中均有反映,如梅堯臣的《故原戰(zhàn)》、蘇舜欽的《慶州敗》和范雍的《紀西夏事》等。夏人亦有詩諷唱云:“夏竦何曾聳,韓琦未是奇。滿川龍虎輩,猶自說兵機?!盵24](卷二,P71)韓琦領兵,慘敗好水川,歸途中,“亡卒父兄妻子,號于馬首者幾千人”。只留下“大凡用兵,當先置勝敗于度外”的笑話。[25](二編八冊卷八,P56)范仲淹“為將務持重”⑥,一意穩(wěn)守,不敢與敵交鋒。其詞尚抒發(fā)“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的哀愁。他在陜西前線,如徐度所言主要是整頓隊伍,訓成精卒,“約束既定,總領不貳,勞逸有均,人樂為用,邊備寢修,寇不敢犯”。[26](三編10冊卷上,P130)但朝臣們硬吹捧其“威德著聞,夷夏聳服,蕃部稱曰龍圖老子⑦,至于元昊,亦以是呼之”[27](卷二,P14)。這種虛驕之氣,明人謝肇淛所言極犀利:

        宋人高自夸詡,毀譽失實,如韓、范二公,將略原非所長;元昊、跳梁二公,心力俱憊尚不能支,而乃有西賊破膽之謠。⑧

        其實西夏戰(zhàn)事,文臣并非不努力,所獻破敵策略亦不可謂少,但正如李燾評范雍“好謀而少成”[7](卷一五八,P3818)耳。這種狀況清人王夫之論述最透徹:

        種氏之外,無一人可之可將,中樞之地,無一策可籌。狄青初起,抑弗能乘其朝氣,任以專征,不得已而委之文臣。匪特夏竦、范雍之不足有為也,韓、范二公,憂國有情,謀國有志,而韜鈐之說未嫻,將士之情未浹,縱之而馳,操之而煩,慎則失時,勇則失算。[28](卷四,P93)

        所謂“韜鈐之說未嫻,將士之情未浹”等恰中文臣軟肋,也是他們領兵連連敗仗的根源。孫沔同樣未擺脫這種遺傳。其治軍無方,納“險薄無賴”之徒,逗留不敢進就是明證。不過他能“以身下之”輔佐狄青,確超過其他文臣。但滕元發(fā)卻片面夸大其謀劃能力,使《征南錄》成為士大夫們心靈上的一貼自慰劑,以此補償一種長期的失落感。宋之武功本極弱,平定儂智高亦屬于少有的勝利,但主帥卻是出身卒伍的狄青,這對居政治主角的士大夫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如聞狄青宣撫征南,余靖即迫陳曙搶功,說穿了就是不愿看到武將領軍得勝。戰(zhàn)后,曾力舉狄青的龐籍卻反對重賞他,其意固在保全狄青,但也有不愿突出武將戰(zhàn)功之意。因當時朝野就有“文士不足用,宿儒偉賢亦不能自解”[20](一編5冊,P109)的輿論。狄青不重賞,那么功勞還屬于文人的指揮,畢竟狄青就是龐氏所力薦的。龐籍所為,最能反映文臣的心理,即武將的勝利終究離不開士大夫的運籌帷幄。《征南錄》其實亦是此意。

        因此,塑造一個能夠抵消武將成功的文臣典型,就成為文人們的共同心愿。故此對《征南錄》所敘之事,盡管存在夸大不實,但心靈自慰的滿足仍超過了面對真實的勇氣。畢竟塑造一個“善用兵者”的儒臣總比沒有的好。難怪南宋王十朋稱:“大?逮我國朝,尤號多士,二百年間不可勝紀。大則杜正獻之勛德,次則孫威敏之功名?!盵29](后集卷一)更有人竟贊其為“人中之龍 讜言將略 聲動華戎”[30](卷一四)??梢?,一意拔高文臣功績成為宋一代文人政治的一種精神痼疾。

        注釋:

        ①對于此篇宋人筆記的史實及敘述心態(tài)一直少有關注,目前學術界幾乎還沒有任何相關研究文章。

        ②按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仁宗嘉祐四年秋七月甲辰條載,臺諫論其淫縱不法劣跡還很多,如誘奸良家婦女,奪人之妻,設計陷害他人以奪畫等。(卷一九〇,中華書局1992年,第4577-4578頁)。

        ③曾鞏《雜識》所記略相似:“軍人有奪逆旅菜一把者,立斬之以徇。于是一軍肅然,無敢出聲氣,萬余人行,未嘗問聲?!钡仪嘀诬娪蟹梢娨话?。(《曾鞏集》卷五二,中華書局1984年,第720頁)

        ④如劉敞就說:“青兩府,本起行陣,能得士卒心,其勢固重,而朝廷亦深借以權,州郡得擅調發(fā),幕府得擅辟置,將校得擅誅賞,以此督戰(zhàn),亦安得無功?”(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七四,同上,第4198頁)

        ⑤如范仲淹“清嚴而喜論兵,嘗好誦韋蘇州詩‘兵衛(wèi)森畫戟,樽中酒不空’”(《冷齋夜話》卷二第36頁,全宋筆記本,二編9冊,大象出版社2006年)。

        ⑥范成大《吳郡志》1冊卷二六,《宋元方志叢刊》本,1990年,第886頁。

        ⑦“龍圖老子”系范仲淹自言“邊上熟戶蕃部皆呼臣為龍圖老子,至于賊界亦傳呼之”(《儒林公議》第109頁《全宋筆記》本,一編5冊)。宋人對此也有懷疑的,如文彥博就稱范仲淹亦只是“得虛名”而已。(李燾《續(xù)長編》卷四二九,10358頁)

        ⑧《五雜俎》下冊,卷一四,中華書局1959年,第391頁。

        [1](宋)滕元發(fā).孫威敏征南錄[M].全宋筆記本.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2](元)脫脫.宋史[Z].北京:中華書局,1985.

        [3](宋)梅堯臣.碧云騢[M].全宋筆記本.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4](宋)朱熹.伊洛淵源錄[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5](宋)曾鞏.曾鞏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4.

        [6](宋)孫升.孫公談圃[M].全宋筆記本.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7](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Z].北京:中華書局,1992.

        [8](宋)王輊.默記·燕翼詒謀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1.

        [9](宋)吳處厚.青箱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0](宋)王珪.狄武襄公神道碑銘[A].全宋文[C].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11](宋)張耒.明道雜志[M].全宋筆記本.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12](宋)司馬光.涑水記聞[M].北京:中華書局,1989.

        [13](宋)曾鞏.隆平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14](宋)王稱.東都事略[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15](宋)王明清.揮麈后錄[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16](宋)余靖.武溪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17](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Z].北京:中華書局,1965.

        [18](宋)龔明之.中吳記聞[M].全宋筆記本.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19](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宋)田況.儒林公議[M].全宋筆記本.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21]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4.

        [22]全宋詩[Z].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3](宋)孔平仲.談苑[M].全宋筆記本.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24](宋)周煇.清波雜志[M].劉永祥,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

        [25](宋)魏泰.東軒筆錄[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26](宋)徐度.卻掃編[M].全宋筆記本.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27](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歸田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8](清)王夫之.宋論[M].北京:中華書局,1964.

        [29](宋)王十朋.梅溪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30](宋)王之望.漢濱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猜你喜歡
        狄青士大夫
        宋韻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中華書畫家(2022年2期)2022-11-04 14:33:00
        狄青示弱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養(yǎng)
        法律史評論(2020年1期)2020-09-11 06:24:52
        從宋初筆記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國情懷”——以《南唐近事》《江南別錄》等為例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2:04
        狄青: 打個勝仗行不行
        狄青智取昆侖關
        BUILDING EUROPE
        BUILDING EUROPE
        漢語世界(2017年1期)2017-03-07 18:01:05
        從文人品格到“詩意棲居”——宋代文人士大夫擇居的生態(tài)美學觀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8
        狄青示弱
        意林(2013年19期)2013-05-14 16:49:25
        亚洲自拍愉拍|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女人| 女同重口味一区二区在线| 无套内射在线无码播放| 国产97在线 | 免费|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不卡|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乱码| 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一片黄理论片| 日本污ww视频网站|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538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在线精品| 丝袜av乱码字幕三级人妻|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 女人张开腿让男桶喷水高潮|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亚洲素人日韩av中文字幕| 青青草亚洲视频社区在线播放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水蜜桃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极品诱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自拍视频| 国产国语亲子伦亲子| 成人无码视频|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日韩| 一区二区精品国产亚洲 |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韩国| 久久综合伊人有码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