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媛
(新疆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7)
溫度是自然界最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是人體最基本的感覺之一,屬于人類最早的認知領(lǐng)域。從語言學(xué)角度研究溫度概念的表達不僅可以探知人類認識能力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語義發(fā)展的機制和動因。從人的體驗來看,溫度直接產(chǎn)生于身體的感受,是身體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作出反應(yīng)的結(jié)果。外界環(huán)境的溫度低于或高于人的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時,人體會感到寒冷、涼快、溫暖或炎熱。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與人們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guān),溫度概念經(jīng)常被運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大到溫度變化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小到人們每天都在關(guān)注的天氣預(yù)報。任何一種語言中都存在著一定數(shù)量的表示溫度意義的形容詞,俄語中亦然。俄國學(xué)者 Рахилина Е. В.她把溫度形容詞劃分為三個領(lǐng)域: 暖域溫度形容詞, 其中包括:горячий、жаркий、знойный、раскаленный、тёплый; 冷域溫度形容詞 :холодный;“過渡”意義溫度形容詞,其中包括:тепловатый、чутьтёплый。在本文中我們僅對俄語溫度形容詞詞群中的核心詞 горячий、тёплый、холодный 與漢語中的基本溫度感覺詞冷、熱、溫進行對比分析。
隱喻(метафора)是人類語言中最重要的一種表達手段。古希臘的一些學(xué)者最早注意到隱喻這種修辭法的力量:人們通過聯(lián)想的媒介,將兩個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放在一起,取其相似之處進行類比,以熟悉比生疏、具體比抽象、淺近比深奧,使生疏的事物、抽象的道理、深奧的知識描述得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從而使人們獲得感悟。所以,隱喻也就成了使用范圍最廣,頻率最高,能給言語帶來無數(shù)新穎奇巧、絢麗多彩的表達法的辭格之一。無怪乎有人把隱喻稱為“詩的語言”,它是“語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學(xué)功能的有機結(jié)合”[1]。由于人體本身的構(gòu)造及其對外部世界的體驗,人類把由自身產(chǎn)生的一些基本認知結(jié)構(gòu)投射到其他事物上,由此隱喻性地構(gòu)筑抽象范疇。由于溫度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它被用來構(gòu)筑人類生活中許多抽象的范疇,由此衍生出眾多的概念隱喻。俄漢語形容詞的概念隱喻主要與以下范疇有關(guān):色彩、人的性格、情感和人與事物的活躍程度。
色彩是通過溫度構(gòu)筑的一個重要范疇。俄語中把各種色彩分為 тёплый свет(暖色)和 холодный свет(冷色)兩個范疇,但是絕對不能說 горячий свет(熱色)。 俄語的光線(свет)從語言角度而言是冷的物體,可能這與光線的顏色有關(guān),白—藍色屬于冷色。在俄語的語言世界圖景中,天體,如月亮和星星,也是寒冷的(太陽例外,它首先被看做是熱源,而不是光源)。如:
他像他的父親,身材魁梧,熊一般的舉止,一雙帶綠色的眼睛寒光逼人。
漢語中對色彩范疇的分類與俄語略有不同。漢語中色彩范疇分為熱范疇、暖范疇和冷范疇。色彩本身并不存在溫度上的區(qū)分,因此所謂熱、暖和冷的色彩并非獨立于人類認知的客觀范疇,它們完全是人體驗的結(jié)果,其基礎(chǔ)是各種色彩對于人類心理產(chǎn)生的不同感受。在日常生活中,與火的色彩比較接近的顏色或類似的鮮紅的顏色會使人們產(chǎn)生熱的感覺,而暖色會使人們感覺溫暖舒適、輕松,冷色則使人們產(chǎn)生寒冷的感覺。
各種溫度范疇可以用于描述人的品性。熱范疇形容詞通常表示性格沖動,情緒容易發(fā)生強烈的變化,尤其是憤怒;暖范疇形容詞通常表示性格平和,不會出現(xiàn)狂暴的行為;冷范疇形容詞通常指人們性格過于平和,不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影響。如:
涅霍達就比你冷靜得多,你太沖動。
他既不像他哥哥那樣不通人情、一板一眼,也不像他的弟弟那樣冒失莽撞。
漢語中用溫度概念來表達人的性格通常稱 “溫和”、“溫厚”,如:只一放了學(xué),進去見了那些女兒們,其溫厚和平,聰敏文雅,竟又變了一個。(《紅樓夢》第二回)終溫且惠,淑慎其身?!ā对娊?jīng)·邶風·燕燕》) 一則,自然是因為無聊賴;二則,因為聽人說,他倒很親近失意的人的,雖然素性這么冷。(魯迅《孤獨者》)
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各種事物我們常常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或者喜愛,或者討厭,或者沒有明顯的態(tài)度偏差,情感一般會通過言談舉止來傳遞,而溫度所衍生的概念隱喻在構(gòu)造不同的情感范疇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其中,熱范疇通常表示感情深厚、 熱情的, 如:горячая любовь (熱戀),горячий приём(熱情的招待);暖范疇的隱喻意義與熱范疇大體一致,也表示對人或事物的友好或喜愛的態(tài)度。Тёплый首先意味著因為不同的原因“使人感到愉快”,這種愉快是本人真誠的反應(yīng)。如:тёплые чувства(溫暖的感覺),тёплый взгляд(溫暖的目光),тёплое письмо(暖意洋洋的信),тёплые слова(溫暖的話語),тёплые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溫馨的回憶),тёплый приём (熱情的招待),тёплая встреча(熱情的接待) 等。Тёплое отношение(友好的關(guān)系),тёплая дружба(令人感到溫暖的友誼)說明真誠和愉快的關(guān)系,它們使人心里感到溫暖。在這里俄漢語的用法是相通的,這一隱喻的表達方式在漢語中體現(xiàn)得很普遍,如:溫馨提示;熱情迎圣火,激情辦盛會。
與熱、暖兩個范疇相反,冷范疇通常隱喻對他人的漠不關(guān)心,沒有感情,但可能具有理智和冷靜。 俄語“холодный”(冷的)首先喻指人及其行為,這與 холодный 的直義“缺乏人的熱量的來源”有關(guān),指沒有心腸(душа и сердце)的。在語言的樸素的世界圖景中,душа和 сердце負責人的情感, 所以холодный 隱喻地表示 бездушный (冷酷的)、бессердечный(無情的),具有反面評價。 例如 холодный человек 指冷漠無情的人。 類似搭配還有:холодный взгляд (冷冷的眼光),холодные слова(冰冷的話語),холодный голос(冰冷的聲音)等。漢語中“冷的”在隱喻上也具有接近的表達,反映了俄漢語言世界圖景在“冷”的溫度語義的隱喻使用上的接近甚至交叉。漢語里類似的隱喻表達有:冷心腸、冰冷的話語、冷靜、冷酷、冷清清、冷眼、冷戰(zhàn)等。如:門子聽了,冷笑道:“老爺說的何嘗不是大道理,但只是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保ā都t樓夢》第四回)
俄語中溫度形容詞的另一個概念隱喻與人或事物的活躍程度有關(guān)。當一個情境涉及大量的人或事物,并且他們(它們)處于非?;钴S的狀態(tài)之時,用于描述的語言形式會體現(xiàn)熱的范疇。反之,當一個情境涉及很少的人或事物,或者沒有人或事物,而且人或事物處于平靜的狀態(tài)之時,語言形式則體現(xiàn)為冷范疇。 如:горячая линия(熱線),горячий бой(激烈的戰(zhàn)斗)等 。 Звезды ждали её выхода, холодно поблескивали в холодном небе.(Айтм.,Прощай,Гульсары! )群星在等待著月亮的升起,在冷冷清清的天空中,凄凄慘慘地閃爍著。
漢語的熱范疇中,火處于認知上的突顯地位,因此與火有關(guān)的事物通常表示一個實體處于高度活躍的狀態(tài),或者處于緊急狀態(tài),需要馬上處理,如報刊中常出現(xiàn)的“熱點問題”、“熱門”、“熱銷”。與熱范疇正好相反,冷范疇中處于認知突顯地位的是冰。許多處于不活躍狀態(tài)的人或事物被隱喻為與冰有關(guān)的事物。如:黛玉笑道:“要來一群都來,要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了,明兒我再來,如此間錯開了來著,豈不天天有人來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熱鬧了。姐姐如何反不解這意思?”(《紅樓夢》第八回)
本文通過對比分析俄漢語溫度形容詞概念隱喻為概念隱喻的普遍性研究提供佐證。同時,本文通過例句說明俄漢語中幾種抽象范疇是怎樣通過隱喻而產(chǎn)生,這些分析可以應(yīng)用于兩種語言對外教學(xué)中,使學(xué)習(xí)者認識到各種范疇之間的溫度形容詞系統(tǒng)的有理據(jù)的聯(lián)系,更好地掌握這些詞匯。
[1]楊衍松.俄語的隱喻[J].外語研究,199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