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樹
一、青少年校園越軌行為的原因
首先是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青少年正處于心理與生理從迅速發(fā)展到成熟的過渡階段,個體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調適生理心理迅速變化的機制以及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有些青少年由于智力、能力等因素對學習既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學習成績較差,導致厭學棄學,從而出現(xiàn)越軌行為。
其次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比如家庭規(guī)模與結構、家庭關系、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和管教方式、教養(yǎng)方式。家庭是青少年社會化的第一個場所,父母對子女管教方式與態(tài)度的失誤也會影響青少年正常的社會化進程,特別是問題家庭的增多,更加助推了青少年越軌行為的發(fā)生?;蛴捎诟改竿獬龃蚬]有盡到監(jiān)護人的職責,而老人又一味溺愛;或者一些家庭是父母離異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單親家庭;或者父母與子女之間溝通不足,代際差異明顯,比如當孩子追星時,做父母的對“星”的情況和相關背景一無所知,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因勢利導。
第三是學校方面的原因。學校作為社會系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將青少年由家庭引向社會的任務。然而,學校只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忙于應試,會對青少年正常的社會化進程造成一定影響?,F(xiàn)階段學校教育最大的不足,在于過分追求對書本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青少年思想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管理。青少年個人對學校的喜歡程度,取決于青少年個人在學校的功課成績狀況,學習興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越軌行為就多;反之,在學校表現(xiàn)良好,有足夠能力來解決學業(yè)上的困難,對學習有興趣,對未來有較好前途的青少年,越不愿意冒險從事偏差行為。
第四是社會方面的原因?,F(xiàn)代社會是開放的社會,良好的社會風氣有益于青少年道德養(yǎng)成、品德修養(yǎng),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外部環(huán)境。但是,目前的社會風氣有許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東西, 他們通過網(wǎng)絡或其它媒體直接或間接學習的方式能接受到多種信息,這些信息是蕪雜與混亂的,各種負面信息助長了青少年非道德行為、越軌行為的產生。
二、青少年校園越軌行為的控制
青少年的校園越軌行為主要是因為青少年對學校教育產生了抵觸情緒,造成學校、老師對學生的控制能力減弱,導致校園越軌行為。
青少年的校園越軌行為控制主要可以從兩方面來入手:
首先是宏觀預防。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所以盡管是其校園越軌現(xiàn)象,但全社會的每一部分,大到政府、社區(qū),小到團體、學校、家庭,還有傳播媒介,所有社會化的執(zhí)行單位,都有責任相互配合、共同行動,通過政府立法和采取一些行政措施來改善和凈化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環(huán)境,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其次是微觀預防。學校對于青少年的校園越軌行為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體制的轉變需要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育人知識和技巧,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有問題的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及時幫助他們糾正觀念的偏差和行為的偏差,使其在一個教育公平的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家庭卻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家長在孩子生活中、思想上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家長的素質和教育理念、家庭的文明水平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的和睦美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平等關系也是父母與子女真正相互理解、互相溝通的重要條件。
總之,校園中越軌行為的出現(xiàn)和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是必須加以重視并研究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