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正常的糞便呈條形、圓柱形或海螺狀,灰色或灰褐色,表面多附有白色的尿酸鹽。病理狀態(tài)下,肉雞糞便有多種變化形式,許多疾病均會引起肉雞糞便性質(zhì)、顏色等的變化和異常。因此,糞便檢查在臨床診治中具有重要意義。
水樣稀糞。糞便呈水樣,多因飼料中含鹽量過高,例如添加咸魚粉或在使用某種抗球蟲藥時提高飼料中含鹽量,雞只會因攝入多量水分而造成水樣糞便。一些急性傳染病也可導(dǎo)致水樣稀便,飼料存放時間過長,被霉菌污染導(dǎo)致腸炎;肉雞生長后期,一旦出現(xiàn)暴飲暴食或受涼,也可能會引起水樣稀糞。
帶有黏液的糞便。糞便中帶有黏液和大量脫落的上皮組織,腥臭,多見于壞死性腸炎、禽流感、熱應(yīng)激等。
白色糞便。糞便稀薄如水且呈白色,泄殖腔周圍羽毛被白色的尿酸鹽污染。多由于腸黏膜分泌大量的腸液及尿酸鹽增多造成,引起腎損害的營養(yǎng)性因素或傳染病都可使尿酸排泄障礙,使尿酸鹽增多,導(dǎo)致雞排白色稀糞。多見于雛雞白痢、痛風(fēng)、傳染性法氏囊炎、禽霍亂等疾病,飼料中缺乏維生素D或鈣磷比例不當(dāng),也可出現(xiàn)類似癥狀。
血便。主要見于腸道出血性疾病,臨床上多見紅色、棕色或黑色。腸后段出血時多呈棕紅色或鮮紅色稀便,甚至有血液流出,見于盲腸球蟲、啄癖;腸前段出血,糞便呈黑褐色,常見于小腸球蟲病或一些急性傳染病、慢性中毒病,如出血性腸炎、肌胃糜爛等;糞便上帶有鮮紅色血絲,臨床多見于前殖吸蟲或啄傷。
綠色糞便。糞便顏色呈草綠色,是重病末期現(xiàn)象,由于食欲廢絕,腸道中無內(nèi)容物,腸黏膜發(fā)炎,腸蠕動加快,黏液分泌增多,綠色為膽汁或腸液混合物。多見于新城疫、溫和型禽流感、慢性消耗性疾病、傷寒等;糞便顏色黃綠色,并帶有黏液,多見于壞死性腸炎、禽流感等。有時管理不當(dāng),舍內(nèi)氨氣含量過高,也可導(dǎo)致綠色糞便。
西瓜瓤樣糞便。糞便中帶有黏液,西紅柿醬色,多見于小腸球蟲、出血性腸炎、腸毒綜合征等。
紅色稀糞。小腸球蟲一般表現(xiàn)為糞便稀,發(fā)紅或帶黑血色,輕微的呈灰白色,盲腸球蟲一般排血便或糞中帶血,兩者均有消化不良現(xiàn)象;大腸桿菌并發(fā)腸炎,由于腸道出血和糞便混合在一起,呈爛西紅柿樣;潰瘍性腸炎,除了糞呈紅色外,還有特殊的惡臭味;嚴(yán)重感染組織滴蟲病時會排血便。
黃綠或綠色稀便。發(fā)生新城疫時,病雞糞便多帶有惡臭味,糞不成形,落地分散,消化不良有料狀物;敗血型大腸桿菌病后期排黃綠色帶白色黏稠稀水樣糞便;雞傷寒時排淡綠色稀便,污染肛門周圍羽毛;雞衣原體感染、雞霍亂、潰瘍性腸炎、食鹽中毒等都會出現(xiàn)拉黃綠色或綠色稀便。
蛋清樣分泌物多見于傳染性法氏囊炎、禽流感等;白色米粒大小結(jié)節(jié)多見于絳蟲??;泡沫多見于糞便中帶有泡沫,多見于受寒,有時,飲水中加糖過量或用葡萄糖時間過長也可引起糞便中帶有泡沫。假膜多見于糞便中帶有纖維素性、脫落腸段樣假膜,多見于球蟲病、壞死性腸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