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明清時期天津截留漕糧之原因

        2012-04-13 09:37:07李俊麗
        衡水學(xué)院學(xué)報 2012年5期
        關(guān)鍵詞:漕糧天啟賑濟

        李俊麗

        (許昌學(xué)院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xué)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明清時期天津截留漕糧之原因

        李俊麗

        (許昌學(xué)院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xué)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明清時期,漕糧主要是為了滿足京師皇室百官和邊防軍士糧餉所需。因此,漕糧理應(yīng)全部被運入北京、通州以及邊防重鎮(zhèn)糧倉。但實際上,明清時期,相當(dāng)一部分漕糧被截留在天津。原因有3:一是某些漕船北來遲至,為了使其能按時南返,不誤下年新運,從而將漕糧截留天津;二是天津以北運河因水淺澀或者漲溢導(dǎo)致漕船不能順利通行,從而不得不將漕糧截留天津;三是為了賑濟北直隸災(zāi)區(qū)或者籌措軍餉,官府下令將漕糧截留天津。

        明清時期;漕船;天津;漕糧截留;明實錄;清實錄

        明清時期,為滿足北方京師及軍士糧餉的需要,每年數(shù)百萬石漕糧通過京杭運河從東南地區(qū)被運到北京、通州以及邊防糧倉。天津位于這數(shù)百萬石漕糧由南到北的咽喉之地,不論是為滿足京師需求而被運進北京、通州等倉的漕糧,還是為供給邊防軍士糧餉而被運往薊州、易州等軍士重地的漕糧都要經(jīng)由天津。在經(jīng)由天津的這數(shù)百萬石漕糧中,其中一部分往往被截留在天津。根據(jù)明實錄和清實錄進行不完全統(tǒng)計,明朝在天津截留漕糧共有18次,總量為568萬余石;清朝有47次,總量為1 132萬余石。這些本該運入京通邊倉的漕糧為什么會被如此頻繁并如此大量地截留在天津呢?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漕船遲至,恐誤回空

        明清時期,為了使東南漕糧每年都能按時抵達京通邊倉,而后又能使漕船在北方運河結(jié)冰前返回,就對東南地區(qū)不同省份漕糧的征收、交兌及漕船開幫啟程、過淮、抵通、達京等規(guī)定了嚴(yán)格的時間限制。

        明朝成化八年,規(guī)定了兌運不同省份漕糧之漕船抵達北京的時間,“北直隸并河南、山東衛(wèi)所,限五月初一日;南直隸并鳳陽等衛(wèi)所,限七月初一日,若過江支兌者,限八月初一日;浙江、江西、湖廣都司衛(wèi)所,限九月初一日”①申時行等編《萬歷大明會典》,續(xù)修四庫全書本。卷27,戶部十四·漕運·漕規(guī)。

        隆慶六年,準(zhǔn)從尚書朱衡的建議,統(tǒng)一漕運程限,令各省漕糧統(tǒng)一于“每歲十月開倉,十一月兌完,十二月開幫,二月過淮,三月過洪入閘,四月到灣,永為定例”②《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卷3,隆慶六年七月庚辰。后來,總河萬恭認為,“南北河道逈殊,到灣之期非可概定”,于是又重新規(guī)定了漕船抵達張家灣的時間,“不過閘者限二月到灣,過閘限三月,過閘不過黃者限四月,過閘過黃又過江者限五月”②卷7,隆慶六年十一月庚戌。

        清朝,對兌運不同省份漕糧之漕船的行程也有不同的時間規(guī)定,如對漕船過淮的時間規(guī)定是“兌運江北各州縣漕糧,限十二月內(nèi)過淮;江寧、蘇、松等府限正月內(nèi)過淮;浙江、江西、湖廣限二月內(nèi)過淮;山東限正月內(nèi)盡數(shù)開幫”。對漕船到達通州的時間規(guī)定是“江北限四月初一日到通;江南限五月初一日到通;浙江、江西、湖廣限六月初一日到通;山東限三月初一日到通;河南舊限與山東同”③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經(jīng)濟匯編·食貨典》,武英殿印本。卷168,漕運部匯考十四·皇清一·漕規(guī)。

        為了使漕糧能按時抵達目的地,明清兩朝除了根據(jù)路途遠近,對不同省份漕船過淮、抵通、達京進行時間限制外,還根據(jù)漕船是否能夠按時抵達京通,對領(lǐng)運、押運漕船的官員制定了相應(yīng)的獎懲辦法。

        如明朝成化八年,根據(jù)漕船違限時間長短,規(guī)定了對領(lǐng)運、押運官員的處罰政策?!鞍芽?、都指揮及千百戶等官,違限二十日以上,住俸戴罪儧運;若連三年違限者,遞降一級”。同時也規(guī)定了對其獎勵的政策,即如果把總、都指揮及千百戶等官“二年不違限者,獎勵;三年,旌擢”①卷27,戶部十四·漕運·漕規(guī)。

        正德十四年,戶部又議準(zhǔn)把總以下官員完糧違限的處罰規(guī)定,即“完糧踰限三月者,問罪,停俸半年;五月以上,問罪,停俸一年,俱仍領(lǐng)運”。如果至次年二月仍舊不能完糧,以及一年以上不赴運,“俱問罪,降二級,回原衛(wèi)閑住”。如果有侵盜、剝削情弊,“從重問擬”①《明武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卷181,正德十四年十二月壬午。

        清朝順治十三年,復(fù)準(zhǔn)對漕糧抵達通州違限各方面官員的處罰辦法。“漕糧到通,違限一、二月者,領(lǐng)運官罰俸半年;三、四月者,罰俸一年;五、六月者,降職一級。外委者、倉督分別違限日期責(zé)治。部推千總無級可降,兵部酌量議處”②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經(jīng)濟匯編·食貨典》,武英殿印本。卷169,漕運部匯考十五·皇清二·順治十三年·凡運糧程限。

        總之,為了保證漕船按時抵達京師并及時返回,明清兩朝實行了各種規(guī)定和辦法。但是從江南到京師3 000余里的水路行程,總是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情況致使漕船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如“初兌時或因民糧到遲,在途或為風(fēng)波膠淺所阻,將到倉或值連雨難于盤運交納”③《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卷226,成化十八年夏四月辛酉。除了這些客觀原因外,還有一些人為原因,如負責(zé)漕運的官員差遣較遲。史料記載,“往時漕臣恒以八月差遣,九月蒞任,十月開倉,十一、十二月開兌開幫,運完復(fù)命,又在次年八月差遣,一蚤則無所不蚤。數(shù)年來乃至仲冬或歲杪方差,一遲則無所不遲”④《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卷499,萬歷四十年九月庚戌。另外,在運糧途中,“各該都司衛(wèi)所把總官員縱容官軍在途買賣私貨,故意遷延,候至天寒覬以往來寄收對放”⑤謝純《漕運通志》,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56。卷8,漕例略。由于以上主客觀原因,往往導(dǎo)致漕船遲至,以致在秋冬之際,僅能抵達天津地區(qū),甚至還不能抵達天津地區(qū)。在這種情況下,若令漕船過津繼續(xù)北上,那么其就極可能被凍阻河干,不能按時回空,從而耽誤下年新運。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明清兩朝往往選擇將這些遲至漕船所載之漕糧就近截卸天津,使漕船及早回空南下。明清時期,因這種原因把漕糧截留在天津的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下面略舉數(shù)例加以印證。

        宣德四年,運糧指揮盧貞上奏,其率領(lǐng)軍士漕運,因風(fēng)浪壞船,從而使漕糧滯留在途,“時值天氣已寒”,于是“乞于近河倉分收貯為便”,最后,明廷令糧船“已過武清者令于通州倉收,未至者于武清倉收”⑥《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卷59,宣德四年十一月戊申。

        景泰六年,因沙灣河決,漕運不便,于是將湖廣都司官軍攢運糧米“三十六萬余石寄放天津等三衛(wèi)”⑦《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卷250,景泰六年二月丙申。

        天順六年,漕船遲滯,至十月份,“運糧船尚有三、四千在臨清”,如果令其抵通交納后再南回,就會被凍阻,耽誤下年運糧。因此,下令“除凍前到通州外,其余可到天津者,可到德州者,俱就彼收貯,以待下年帶運”。這樣一來,“船無凍阻,糧無虧欠”⑦卷345,天順六年冬十月丁亥。

        成化八年,歲運漕米四百萬石,至十一月份,“尚有未到者一百一十余萬石”,于是令將這些漕糧“貯于天津等五處水次倉,以俟支運”③卷110,成化八年十一月己亥。

        正德六年,時值九月,漕糧沒有運到京通倉的還有一百六十余萬石,于是命大臣“乘河未凍催督,前運貯通州、天津倉,后運貯臨清、德州倉”①卷79,正德六年九月丁巳。

        以上是明朝因漕船遲至而將漕糧截留于天津的情況。到了清朝,因漕船遲至造成漕糧在天津截留的次數(shù)和數(shù)量更多,下面僅舉清前期之?dāng)?shù)例加以說明。

        康熙三十四年,因閘河水淺,漕船到遲,于是議將“未過津關(guān)船七百余只,米十萬石截留天津”⑧卷29,政經(jīng)三·漕運·截留轉(zhuǎn)運。

        乾隆三年,為了使遠省旗丁能及早交卸漕糧回空,不致有誤新運,于是“將湖南三幫漕米十三萬石,一概截留北倉”⑨《清高宗實錄》,中華書局影印,1985年。卷70,乾隆三年六月上庚寅。

        乾隆二十二年,因運河水漲,漕船不能遄行,恐誤其回空,于是“將金山等八幫共米三十萬六千余石,暫行貯截天津北倉。九江前、后兩幫共米八萬六十余石,暫行截貯露囤北倉。興武四等九幫,共米三十一萬八千余石,暫截貯露囤近河之馬家莊”⑧卷29,政經(jīng)三·漕運·截留轉(zhuǎn)運。

        乾隆三十年,因漕船北上較往歲略遲,為使其及早回空,無誤冬兌,于是令“江西尾幫漕船,截留四十萬石,收貯天津北倉”⑨卷738,乾隆三十年六月上壬子。

        乾隆四十九年,因漕船南來稍遲,于是“將江廣重船于北倉截留,俾得迅速回空”⑨卷1216,乾隆四十九年十月上丁亥。

        乾隆五十四年,為了使漕船能及早回空,皇帝明下諭途阻凍,不能及早回空,在北倉截卸⑧徐宗亮纂《光緒重修天津府志》,《天津通志·舊志點校本》:上。卷29,政經(jīng)三·漕運·截留轉(zhuǎn)運?!敝迹骸八煤蟾魇〖Z艘有趲行未能迅速,抵通遲誤,恐致沿可見,此后,遲滯漕船截卸天津北倉就成為一種規(guī)定。

        清朝在天津截留漕糧的事例很多,其大都是“因氣候已近嚴(yán)寒,恐回空船只中途凍阻”,從而令其截留在天津北倉,這種做法“較之抵通起卸為早,俾空船得以迅速南下,不誤新漕受兌之期”①《清高宗實錄》,中華書局影印,1985年。卷1288,乾隆五十二年九月上丁卯。

        二、北河不暢,有礙通行

        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天啟、崇禎年間,后金在北方興起,不時舉兵南下,影響了天津以北運河的通行,從而導(dǎo)致大批漕糧被凍阻截留在天津地區(qū)?!睹黛渥趯嶄洝酚涊d,因清兵南下,從天啟二年開始,漕糧就不能依期前進,但是當(dāng)年被凍阻截留在天津以北運河上的漕糧才只有30余萬石,而到了天啟三年就達到80余萬石,四年有100余萬石,五年又增加到130余萬石,到了天啟六年九月,“實數(shù)進倉者僅得四十余萬,比往歲又少其半矣”②《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卷76,天啟六年九月甲午??梢姡瑥奶靻⒍曛撂靻⑽迥?,被凍阻截留在天津北運河上的漕糧一年多于一年。

        清朝,天津以北運河,尤其是“楊村以北,通會之勢峻若建瓴,白河之流壅沙易阻,夏秋水漲則懼其澇,冬春水涸則虞其澀”③薛鳳祚《兩河清匯》,四庫全書本。卷2,運河。所以,每年漕船抵達天津時,經(jīng)常會遇到北運河淺澀或者漲溢的情況,從而致使漕船不能順利通行,直達京通。在這種情況下,官府往往也會把漕糧先截留天津。下面略舉數(shù)例。

        乾隆二十四年,各省漕船陸續(xù)抵達天津,但時值“北河水勢微弱”,并且此年南漕數(shù)目較往年又多,如果用剝船剝運,需船較多,這樣有可能阻滯商貨不能順利通行。于是令將“先到漕糧照上歲之例,即于天津截留四十萬石存貯北倉,或留為賑糶之需,或俟夏秋再緩運北上”④黃澄賢、楊錫紱《漕運則例纂》,清嘉慶刊本。卷18,截留撥運·截留恩旨。

        乾隆三十五年,春末夏初,北運河雨少水淺,漕船至此被稽阻,于是將“未過津之船糧,不拘何幫,截留二十萬石,存貯天津北倉備用”①卷860,乾隆三十五年閏五月上辛亥。

        嘉慶十三年,北運河水勢旺盛,王家莊一帶又有漫口,糧船挽運艱難,清政府恐漕船回空稽緩,于是派大臣“將在后船糧酌量截留存貯北倉,妥為照料”⑤《清仁宗實錄》,中華書局影印,1985年。卷198,嘉慶十三年七月上己巳。

        三、截留漕糧,以備它用

        除了以上致使明清政府迫不得已把漕糧截留在天津之外,有時因需要漕糧備以它用,如預(yù)備賑濟或者充給軍餉,而主觀上有意將漕糧預(yù)先截留天津。

        (一)預(yù)備賑濟

        明清時期,遇有畿輔地區(qū)被災(zāi),往往將漕糧截留天津,用于賑濟。如明朝萬歷二十八年,畿南地區(qū)旱災(zāi),天津巡撫汪應(yīng)蛟奏請在天津截留漕米6萬石,分發(fā)于保定、真定所屬52州縣進行普賑。最后,令將天津倉“見貯粳米三萬三千五百七十一石四斗二升二合,粟米六千四百二十八石五斗七升八合,聽保、真撫按官委官領(lǐng)回分發(fā),保、真二府州、縣分別極貧、次貧徧(遍)行普賑”。這些用于賑濟的天津倉糧等運載漕糧粟米尾幫船只經(jīng)過天津時,照數(shù)截留補還該倉⑥汪應(yīng)蛟《撫畿奏疏》,明萬歷傳抄本。卷7,畿民萬分危急賑救已窮懇乞再賜興發(fā)疏。此次雖然不是把現(xiàn)年漕糧截留在天津用來賑濟,而是將原先存貯于天津之糧用于賑濟,但用于賑濟之漕糧等此年漕糧經(jīng)過時截留補還,所以最終還是相當(dāng)于截留此年漕糧用于賑濟。

        與明朝相比,清朝在天津截留漕糧用于賑濟,不論是在次數(shù)上,還是在數(shù)量上都要多得多。

        乾隆二年,“直隸截漕三十萬石,存貯天津北倉,備賑撥用”④卷18,截留撥運·截留事例。

        乾隆四年,因三四月間畿輔一帶雨澤不足,二麥歉收,于是“著將南漕尾幫內(nèi)截米十萬石,在天津北倉存貯”,以備將來不時之需[④卷18,截留撥運·截留恩旨。

        乾隆十年,直隸地方少雨,為了預(yù)備米糧接濟,下令“將尾幫漕糧酌留二三十萬石,于天津倉存貯備用,或于沿河州縣倉廒可以分貯,以備撥用”④卷18,截留撥運·截留恩旨。

        乾隆二十四年,畿輔地區(qū)少雨,令“將本年先到漕糧截留四十萬石,存貯天津北倉,以備賑糶之需”。稍后,雨澤仍未足敷,“著再截留漕糧二十萬石于景州以北至天津一帶水次州縣,酌量分貯以資接濟”。再后,雨澤仍未沾霈,于是“再截留二十萬石分貯景州以北水次州縣,以資接濟”④卷18,截留撥運·截留恩旨。最后,乾隆二十四年,共在天津倉及其附近倉庫截留漕糧八十萬石,以備賑濟。

        乾隆二十七年,直隸雨水稍多,低洼地畝有積水成災(zāi)之處,于是降旨“于天津以南附近水次州縣截留漕糧二十萬石,以備撥用”。后來恐先前所截漕糧不敷應(yīng)用,于是又令“于抵津各幫內(nèi)截留十萬石,一并存貯北倉備用”。再后,乾隆皇帝認為籌措糧米應(yīng)該寬裕存貯,這樣可以有備無患,于是“著加恩于北倉再行截漕二十萬石”④卷18,截留撥運·截留恩旨。即此年共在天津北倉截留漕糧50萬石以備賑災(zāi)之用。

        乾隆四十五年,“截留漕糧三十萬石存儲北倉,賑恤直屬水災(zāi)”①吳惠元編、蔣玉虹纂《同治續(xù)天津縣志》,《天津通志·舊志點校本》:中。卷首,恭紀(jì)恩典。

        以上只是乾隆年間在天津截留漕糧預(yù)備賑濟的少數(shù)事例。實際上,史籍中關(guān)于這方面的記載比比皆是,限于篇幅原因,恕不一一列舉。下面乾隆皇帝諭旨中的幾句話似乎可以作為清朝時常在天津截留漕糧預(yù)備賑災(zāi)情況的一個概括,乾隆五十五年,其詔曰:“向來直隸地方,遇有應(yīng)需賑濟等事,節(jié)經(jīng)將南糧截留北倉,豫(預(yù))備撥用”②《清高宗實錄》,中華書局影印,1985年。卷1349,乾隆五十五年二月下癸酉。

        (二)籌措軍餉

        為籌備軍餉而將漕糧截留在天津的情況,多發(fā)生在有戰(zhàn)事發(fā)生期間。如明朝的萬歷、天啟年間。

        萬歷十五年,因上年遼東水災(zāi),原議留貯通州以備遼軍糧餉的10萬石漕糧不足遼軍兩月之用,于是戶部“乞?qū)⑿逻\漕糧共留二十萬石,貯天津倉,以待遼東軍兵自運”。準(zhǔn)從③《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卷183,萬歷十五年二月乙亥。

        萬歷二十年,為了防御倭寇,天津留軍募兵,“將漕糧六、七萬石截留”,以充軍餉③卷249,萬歷二十年六月甲午。

        天啟年間,后金在東北起事,致使運往東北的糧餉增多。這些糧餉一部分來自在天津截留的漕糧,如巡漕御史何可及所言“自有遼事以來,津糧屢截”④《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卷80,天啟七年正月壬辰。下面具體略舉幾例加以說明。

        天啟七年,將抵達天津之新漕,“截留四萬,速運赴關(guān)”,這樣即使關(guān)門糧餉有了保證,又可“免舡至通灣剝載遲滯”[④卷85,天啟七年六月庚寅。

        同年,遼東亟缺糧料,于是令天津督臣“于漕米到日,不拘何項,截撥二十萬石,免其下卸”,迅速運至寧遠前屯諸岸口,令其地官兵速運入城,以備急需④卷86,天啟七年七月己卯。

        同年,又截留漕糧接濟寧錦,“發(fā)過津幫船一百六十只,載糧十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三石七斗;淮幫船一百二十只,載糧八萬八千七百二十六石三斗。通共糧二十萬,共用船二百八十八只”④卷87,天啟七年八月庚戌。

        由上可知,僅在天啟七年這一年,明實錄中就有3次在天津截留漕糧運往東北作為軍餉的記載,由此可見,明朝于津截漕以籌軍餉之一斑。

        Reasons of Uninstalling and Storing Commissariat in Tianjin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LI Jun-li
        (School of History and Tourism,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Henan 461000,Chin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commissariat is mainly supplied for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apital and army.So it should be totally transported to the storages of Beijing,Tongzhou and the border via canals.In fact,quite part of is entrapped in Tianjin.There are three reasons:First,due to the delay of the transporting ships from the north for diversified reasons,it is entrapped in Tianjin for the sake of returning them punctually to the south and being free of delayed transportation next year;Second,for the reasons of shallow waters or the rising stage of the North Canal,it has to be entrapped here;Third,officials ordered to entrap it to relieve the Pecheli disaster areas or raise funds for the army.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ransporting ships;Tianjin;entrapment of water transported Commissariat;Ming Shi-lu;Qing Shi-lu

        K24

        A

        1673-2065(2012)05-0089-04

        (責(zé)任編校:耿春紅英文校對:楊 敏)

        2011-12-27

        河南省高等學(xué)校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項目(2010-ZX-207)

        李俊麗(1979-),女,河南新鄉(xiāng)人,許昌學(xué)院歷史文化與旅游學(xué)院講師,歷史學(xué)博士.

        猜你喜歡
        漕糧天啟賑濟
        清代京倉花戶營私舞弊及社會生態(tài)
        美國參與賑濟1906-1913年淮河流域饑荒及其農(nóng)林、水利措施
        “童話”主題寫作指導(dǎo)及例文展評
        生命的啟示錄
        ----論戴·赫·勞倫斯的哲學(xué)隨筆《天啟》的基本思想
        遼道宗朝“貧民”問題探析
        傳統(tǒng)賑濟中的矜恤觀念
        法律史評論(2016年0期)2016-11-08 01:43:15
        THE BLAST THATNEARLY DESTROYED BEIJNG
        漢語世界(2016年5期)2016-03-15 06:46:41
        試論康熙時期的漕糧違限問題
        清代旗丁對漕糧的盜賣與摻雜
        古代文明(2014年3期)2014-08-07 22:50:01
        清代旗丁對漕糧的盜賣與摻雜
        古代文明(2014年3期)2014-08-07 00:18:31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2019最新国产不卡a| 在线观看无码一区二区台湾| 91蜜桃国产成人精品区在线| 亚洲不卡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亚洲综合图区| 日韩精品视频av在线观看| 中国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 国产成人九九精品二区三区| 亚洲无av高清一区不卡|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亚洲午夜成人片| 日韩伦理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高清成人在线视频播放| 又黄又爽又色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伦人视频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国产午夜手机精彩视频|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亚洲精品字幕|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系列|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福利视频| 国产国语亲子伦亲子| 亚洲av色先锋资源电影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av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亚洲成在人网av天堂| 特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无码在线| 一区二区亚洲精美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