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近代安徽民主革命運動先驅(qū)蔡曉舟述評

        2012-04-13 06:00:48潘婧文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5期

        潘婧文

        (安徽大學 歷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蔡曉舟(1885-1933),安徽合肥人,辛亥革命時參加了熊成基領導的安慶馬炮營起義。在近代安徽早期的民主革命運動中,蔡曉舟做出了較為突出的貢獻。然而,就目前筆者所掌握的資料來看,就找到了沈寂教授的一篇文章,即《也談蔡曉舟其人》指出“蔡曉舟在我國近現(xiàn)代史上,做過不少有益的工作,尤其在安徽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①沈寂:《也談蔡曉舟其人》,《江淮文史》2000年第4期,第145頁。同時沈寂教授也指出有關蔡曉舟的資料少之又少,所以筆者想以個人的微薄之力來對蔡曉舟作進一步的探討,以就教于方家。

        一、北大和五四時期的蔡曉舟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是日上午九時北京大學、高等師范、中國大學、民國大學等代表假法政專門開會商談如何演說、如何散布傳單、如何經(jīng)過各使館表示請求之意,如何到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等住宅數(shù)其賣國之罪”②楊亮功,蔡曉舟:《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五四》,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第121頁。。商議結(jié)束后,各校代表紛紛回校,做好了午前的籌備工作。于是“各校既制如許白旗,或荷或擎,整隊而向天安門進發(fā)”,隊伍“步法整齊,儀容嚴肅,”就連“西人見者,莫不嘖嘖稱贊”③楊亮功,蔡曉舟:《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五四》,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第122頁。。充分表達了學生們的高度的愛國情懷,而蔡曉舟雖不是學生,也參與其中。

        (一)參與五四運動并與楊亮功合編《五四》

        五四運動爆發(fā)后,蔡曉舟不僅時刻關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而且還親自參加示威游行,他帶著學生一路高呼“還我青島”、“誅賣國賊”等口號沖破軍警的攔截來到天安門后,又激憤地宣言:“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們,起來呀”?、艽鹘?《五四運動三個月后出版了〈五四〉一書》,《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5月27日,第6版。在斗爭中,蔡曉舟認識到“此次風潮,關系國家前途、民心士氣至鉅”⑤楊亮功,蔡曉舟:《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五四》,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第97頁。,因而不能不記載下來,于是6月底,蔡曉舟和楊亮功就“一方面搜集資料,一方面編撰,一方面校閱,窮兩個多月之力而完成初稿”。于是最早出版的記載五四運動的《五四》一書就問世了!全書共分為六章,包括五四運動之前因,五四學生游行示威始末,五四運動各界之響應、輿論、文電錄要以及附錄等,每章、每節(jié)都敘述詳細,引用充分,把五四運動的整個過程、細節(jié)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在序言中,蔡曉舟指出:“我北京學生,五四一役,涵有二義,一為國家爭主權,一為平民爭人格。前者所以使外人知吾民有血性,而殺其覬覦之心;后者所以使公仆知吾國有主人,而正其僭竊之罪。雖然是二義,不可以徒立也。非具犧牲萬有之精神,莫啟其端,非得前赴后繼之實力,莫刈厥果。五四特啟端耳,安可無明確記載,白其旨趣于人人。此敝同人所以不揣谫陋,而有五四之書也?!雹贄盍凉?,蔡曉舟:《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五四》,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第103頁。表達了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懷,以激勵國人前赴后繼,發(fā)揚光大五四精神。

        《五四》一書不僅是記載五四運動的第一本史料集,而且在迄今關于研究五四運動的所有資料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曾任安徽大學校長的楊亮功后來回憶《五四》一書時,認為它“保存了許多現(xiàn)在已無法找到的原始資料,因此,此書為研究五四運動的學者所無法或缺的”。②許漢三,陶若存,哈曉斯:《皖事拾零//安徽文史資料第三十二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6頁。

        (二)學界交往與學術交流

        在北大期間,蔡曉舟不僅與許多皖籍學者如胡適、陳獨秀、高一涵、程演生、李辛白等保持密切的往來,而且還與著名學人如蔡元培、周作人等有過一段鮮為人知的交往。

        1.旅京皖事改進會的成立

        自1913年倪嗣沖督皖以來,安徽人民就飽受盤剝,生活苦不堪言,皖籍有識之士為了擺脫倪嗣沖的黑暗統(tǒng)治而奔走呼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旅居外地的安徽人紛紛組織起來,以各種形式來支援家鄉(xiāng)人民所進行的斗爭。在北京,以皖籍在校教職員和學生為主體的學界組織——安徽旅京學會首先發(fā)起成立。其宗旨是:“一是要把外邊的光明告訴地窟里人,勸他們張目奮起,一是要把地窟里黑暗痛苦侮辱種種可憐的情況告訴外邊的人,求他們哀矜援助”。③《皖學會發(fā)行〈安徽〉周刊》,晨報(13),1920-03-03:402。1920年8月7日,學會在北京大學第一院的一間教室里召開會議,決定籌備成立旅京皖事改進會,當時到會的包括蔡曉舟在內(nèi)共有17人,均擔任該會的交際干事,同時又推舉高一涵、蔡曉舟等兼任文牘干事。關于旅京皖事改進會,高一涵曾說過“這幾年來,倪嗣沖及其黨羽這樣厲害,都是我們?nèi)嗣穹湃蔚淖镞^。我們?yōu)閼曰谖覀兊淖镞^,對于皖事良心上不能不發(fā)生一種主張”。④許漢三,陶若存,哈曉斯:《皖事拾零》//安徽文史資料第三十二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79頁。為此,他們議定了四項主張:(一)廢除督軍制,查抄倪嗣沖及其爪牙家產(chǎn);(二)民選省長;(三)解散公益維持會,剝奪該會會員公權;(四)監(jiān)督選舉,務求選出真正人民代表。⑤《積極籌備之皖事改進會》,晨報(14),1920-08-12:200。8月17日,旅京皖事改進會正式宣告成立,在隨后安徽爆發(fā)的迎拒教育廳長風潮以及六·二學潮等一系列重大斗爭中,蔡曉舟以及旅京皖事改進會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2.與蔡元培等的一段交往

        說起與蔡元培的交往,這里不得不提起蔡曉舟的妻子鄧春蘭。五四運動爆發(fā)后,鄧春蘭在蘭州給蔡元培寫信,指出“春蘭早歲讀書,即慕男女平等之義,蓋職業(yè)、政權,一切平等。不惟提高吾女界人格,合乎人道主義,且國家、社會、多一半得力分子,豈非自強之道?歐美往事,可殷鑒矣。是故萬事平等,俱應以教育平等為基礎”,因而她擬代女界要求蔡先生“于此中學添設女生班,俟升呈大學預科,即實行男女同班。春蘭并愿親入此中學,以為全國女子開一先例”。⑥信寫好,由蔡曉舟轉(zhuǎn)交給蔡元培。蔡元培深受感動,在各界人士的積極努力和支持下,于1920年2月錄取了鄧春蘭等九名女生進入北京大學學習。⑦孟國芳:《鄧春蘭吁請大學解除女禁,甘肅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七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7-118頁。同年春,蔡元培收到了蔡曉舟送來的一疊書稿,此書稿即是蔡曉舟在五四期間編撰的《國語組織法》。蔡元培在仔細閱讀此書后,認為此書意義重大,并為此書作了序。序中寫道“用‘國語’代舊式的‘國文’,這種運動,現(xiàn)在已漸漸有成效了,去年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通過了‘國語’教科書的議案,教育部已宣布國民學校試用‘國語’,書肆也有《國語》讀本出售,日刊、周刊、旬刊、月刊,用‘國語’的也不少了,但是教授《國語》非常困難,因為沒有專講‘語法’的書……。蔡君為應這種時勢的要求,著了這本《國語組織法》,可稱是‘語法’書的第一部了……,他既然要去印行了,我所以很誠懇的替他介紹”。①參見許漢三,陶若存,哈曉斯:《皖事拾零//安徽文史資料第三十二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8頁。這從一個側(cè)面也反映了蔡曉舟與蔡元培之間的深厚情誼。

        3.與周作人關于文字改良的交流

        關于蔡曉舟與周作人的相識,牽線人正是蔡元培。當時,蔡曉舟正在研究白話文語法和文字改良等問題,常去拜訪蔡、周二人,直到蔡曉舟回皖從事革命斗爭之前,他們之間仍有書信往返。②參見許漢三,陶若存,哈曉斯:《皖事拾零//安徽文史資料第三十二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0頁。這在周作人日記中也可一見端倪。在1920年4月,周作人記載到:“16日 晴 ……蔡曉舟來訪,不值。 ”又“18日晴 ……。下午蔡曉舟持蔡先生片來訪,談新村事。”③周作人:《周作人日記(中冊)》,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第117頁。從周作人日記我們可以看出,除上述的兩次記載外,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在1920年間還有六次,其中蔡曉舟在5月1日寫給蔡元培并轉(zhuǎn)周作人的信中,詳細闡述了自己關于文字改良的看法,“我想我民族若要稍食‘新思潮’的幸福,必自辦到‘婦孺可以操筆札’,‘農(nóng)夫可以讀新聞始’,不然則所謂‘新思潮’終是少數(shù)人的賞鑒品……,所以我又想,要我們‘注音字母’趕上日本‘假名’的成效,必定要大大的運動一次才行”。怎么樣進行運動呢?蔡曉舟繼續(xù)說到:“我想可以一面用留聲機教授法……,一面純用‘注音字母’編成勞動社會的通用尺度……。④蔡曉舟:《文化運動與理想社會(五)》,《新人》1920年第4期,第115頁?!蓖瑫r“我想請先生把這封信交給周啟明先生看看,我不另外給他寫信了”。⑤蔡曉舟:《文化運動與理想社會(六)》,《新人》1920年第4期,第116頁。在收到信后,周作人即在當天就給了回復,指出:“你所說的關于 ‘注音字母’的話,我都以為是。但還有一件事,也頗重要,就是在注音字母略略推廣以后,須得有一種通俗的報或小冊子,供給他們,灌輸知識。這件事又須分為兩種,其一是從統(tǒng)一國語上著眼,當然應以標準語為準。其二從開通知識上著眼,卻又須用各地方的方言了。我想這兩種是應該并重的?!雹拊S漢三,陶若存,哈曉斯:《皖事拾零//安徽文史資料第三十二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4頁。至此以后,蔡曉舟與周作人之間還有幾次通信,但不久,蔡曉舟就離京南下回皖,開始從事新的革命運動。

        二、安徽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組織領導者

        蔡曉舟回到安徽后就踏上了新的征程,其中一項就是組織和領導安徽的新文化運動。正如陳萬雄在《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中所說的“在安徽整個運動中,一股知識教育界的力量,起了指導性的作用,其中較為活躍的人士有李光炯、高語涵、蔡曉舟等人”⑦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第86頁。,他們“除了參與推動革命的運動以外,同時在安徽地區(qū)擔當了思想啟蒙和社會文教革新的先驅(qū)者的角色,這對促進當時社會的蛻變,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⑧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第91-92頁。

        (一)暑期講演會的組織

        1921年8月,旅外的一批皖籍著名學者名流如胡適、陶行知等齊聚省城安慶,參加暑期講演會,此次講演會由蔡曉舟、吳雅閣、王先強等人發(fā)起,先后到皖講演的學者名流有16人,其中11人為皖人。⑨周寧:《地緣與學緣:一九二0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71頁。在此期間,蔡曉舟于8月12日上午作了題為《社會之過去與未來》的講演⑩參見周寧:《地緣與學緣:一九二0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72頁。,此時又適逢省內(nèi)教育會改選的紛爭,這讓胡適、蔡曉舟等人為安徽的教育事業(yè)感到憂心忡忡,胡適更是在題為《對于安徽教育的一點意見》的演說中直言不諱地道出了自己的心聲:“現(xiàn)在安徽有所謂 ‘高等系’、‘南高系’、‘北大系’、‘兩江系’,等等派別,皆是‘學閥’,皆當打破,只認人才,不問黨系?!?曹伯言:《胡適日記全編(第3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19頁。為此,8月26日,籌備處在省教育會開會,正式成立了委員制省教育會籌備處,“公推籌備處職員,蔡曉舟為主任,李立民、楊亮功為文牘”。①《皖人倡設委員制教育會之用意》,《晨報》第19期,1921年12月22日,第606頁。與此同時,胡適,蔡曉舟、陶行知等人聯(lián)名發(fā)表了《根本改造安徽省教育會的宣言》,指出安徽省教育會“近來因有競爭會長,已經(jīng)鬧到擱淺的地步了……,我們幾個人,一再思考,一再思量,以為救濟目前困難,只有把會長制改為委員制的一個辦法,是為適當……。我們既認定這個題目來做了,我們現(xiàn)在就不能不聯(lián)絡幾位同志,如在北京的,南京的,上海的,廣州的,武昌的,以及本省各埠、各縣教育界同人,來籌備這個委員制的新教育會。這是我們對于我們安徽三千萬父老兄弟諸姑姐妹的一個宣言。②許漢三,陶若存,哈曉斯:《皖事拾零//安徽文史資料第三十二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4頁。胡適之、陶知行、蔡曉舟等同宣言?!睆男灾形覀兛梢钥闯龊m、蔡曉舟等人認為只有實行委員制,安徽教育會才能真正發(fā)揮聯(lián)絡全省教育人士的作用。隨著宣言的發(fā)表,省教育會的紛爭也暫時平息了下來,“省教育會前次改選風潮,業(yè)已告一段落,現(xiàn)由胡適之、劉式庵等,發(fā)起會長制為委員制,一以免除會長競爭,一以迎合潮流,此項主張,已得一般人之同情,皖省前途大可樂觀云”。③《皖教育會根本改造之滬聞》,《時事新報》1921年8月27日。

        (二)創(chuàng)辦報紙、期刊

        在安徽的新文化運動中,1919年6月蔡曉舟、王步文等人在安慶創(chuàng)辦 《黎明周報》、《安慶學生》、《洪水》、《寸鐵》等報刊,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的勝利,鼓吹反對舊禮教,打倒孔家店,廢除封建的等級制度,實現(xiàn)人身和言論自由。④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安徽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革命狂飆》,《安徽文史集萃叢書》(三),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3-214頁。同年8月,蔡曉舟在安慶又先后成立了工農(nóng)夜校、工商夜校和義務小學,利用這些學校為陣地,向工人、店員、城市貧民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教育。⑤王傳厚,余興:《王步文烈士在大革命前后的英勇斗爭》,《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2頁。1920年12月,蔡曉舟又創(chuàng)辦了《新安徽》旬刊,擔任總編輯,主張實行各省自治,鼓吹安徽廢督自治,認為“我們因為要求‘世界大同’底實現(xiàn),所以就要將中國從根本上來改造一新,因為要改造‘新中國’,就不能不從各省改造起”,而改造各省的辦法,就是要各省實現(xiàn)自治,從而達到“一省改造,省省改造,聯(lián)省憲法成立之日,即我中華民國改造大業(yè)成功之時”。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3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59年,第421頁。對于安徽本省而言,“方今湘、粵、蘇、鄂、魯、豫各省,群竭力以從事自治運動,設吾人猶不乘時急起,以圖振拔,驅(qū)當路之豺狼,建自治之規(guī)模,誠恐禍水方長,流毒益普”⑦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3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59年,第534頁。,所以“督軍為民治的障礙物,是現(xiàn)在社會一般所公認的”,因而只有廢督,才能實現(xiàn)自治,而要廢督“即當為實際的行動……,下決心,持毅力,拼命進取……,久而久之,必有圓滿解決的時候”。⑧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第3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59年,第422頁。

        蔡曉舟所創(chuàng)辦的此類報刊在青年學生中間廣為流傳,影響頗大,蔡曉舟本人也因此而深受青年學生的愛戴。

        (三)參與籌辦安徽大學,促進安徽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五四運動以后,旅居外地等地的皖籍學者以及省內(nèi)的有識之士深感安徽教育的落后,于是就有了創(chuàng)辦安徽大學的倡議。據(jù)安徽省老教育家胡健吾回憶:“大學最先發(fā)起人為蔡曉舟。民國十年六七月間,蔡曉舟為大學事,奔赴北京,在香廠東方飯店,宴請安徽旅京會數(shù)十人,報告安徽有設立大學必要之意義,旋由江朝宗、許世英、柏文蔚、李國筠、胡適、高一涵、姚憾、吳復振等二十余人,聯(lián)名函請省長聶憲藩予以提倡。”⑨沈寂:《也談蔡曉舟其人》,《江淮文史》2000年第4期,第148頁。于是,蔡曉舟就成為了首倡成立安徽大學之人,然而周乾認為首倡創(chuàng)設安徽大學的是胡適,1921年8月6日,在暑期講演會上,胡適就呼吁安徽應該建立自己的高等學府,他提出的幾個具體的意見中第一條就是 “(1)安徽大學……”⑩曹伯言:《胡適日記全編》(第3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18頁。,而胡適的提議在《安徽大學簡史》中也得到了認可:“1921年8月初,皖籍著名學者胡適應安徽省教育會邀請,來到省城安慶參加安徽省教育會組織的暑期講演會,在題為《對于安徽教育界的一點意見》的講演中,他建議安徽教育應采取變革措施,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建議的第一條,就是主張安徽應該建立自己的高等學府?!钡种赋觥鞍不毡臼〉闹R分子也開始極力鼓吹創(chuàng)建省屬綜合性大學,培育本省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其中最熱心、最積極的當推蔡曉舟”①《安徽大學簡史》編寫組:《安徽大學簡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4頁。,他強烈呼吁安徽應建立自己的省屬大學,為此甚至割破自己的中指,血書“誓死爭取籌建安徽大學”。不管是否是蔡曉舟首倡創(chuàng)設安徽大學,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蔡曉舟在籌備建設安徽大學過程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21年,安徽大學期成會成立,并公布期成會簡章。簡章規(guī)定:“本會以聯(lián)絡同志,促進安徽大學之成立為宗旨”,其主要會務三項:“一、擬定大學逐年籌備計劃;二、籌備大學基金經(jīng)費開支及開辦會;三、實施其他籌備計劃。”②安徽教育廳:《安徽教育月刊》(47)《法規(guī)》10-11,1921(11)。

        1922年3月安徽大學籌備處成立,蔡曉舟則實際主持安徽大學籌備處的事務。③參見周乾:《胡適與民國時期安徽大學的初創(chuàng)》,《安徽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第3頁。在籌備安徽大學期間,蔡曉舟曾多次給胡適寫信,向其匯報有關安徽大學的籌備進展,并征求其意見和建議。1922年4月30日,蔡曉舟給胡適寫信道:“昨日大學籌備處曾寄一件印刷的公函,及說明書、預算案等件,你收到了嗎?我們現(xiàn)在假定6月20號開全體職員大會,你那時能來嗎?盼望你速復?!雹芄⒃浦荆骸恫虝灾坌盼逋?/胡適遺稿及迷藏書信(第39冊)》,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第340頁。而胡適在日記里也提到了關于籌建安徽大學的事情,“湯保民前日來京,今夜請他吃飯;蔡曉舟也在京,我也邀他來了,席上談安徽大學事?!雹莶懿裕骸逗m日記全編(第3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66頁。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籌建安徽大學不僅省內(nèi)知識界人士熱心奔走,而且旅外的皖籍名流也積極熱情地支持。

        在經(jīng)過近七年之久的艱難籌備后,1928年4月10日,安徽大學舉行開學典禮,標志著安徽大學正式成立。

        三、安徽民主運動的推動與安徽創(chuàng)黨前后的貢獻

        在20世紀20年代安徽爆發(fā)的幾次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中,蔡曉舟用實際行動也為自己書寫了輝煌的篇章。

        (一)組建安徽各界聯(lián)合會及領導六·二學潮

        為了適應新的斗爭形勢,蔡曉舟開始組建安徽各界聯(lián)合會。這與其6月份提出的“我們現(xiàn)在要想推翻軍閥財閥,應當先把自己的士大夫架子放下,去與勞動者為伍,不然無論你如何說得天花亂墜,終是自欺欺人之語,諸君有與我同志的嗎?我愿意加入這種運動”⑥蔡曉舟:《文化運動與理想社會(八)》,《新人》,1920年第4期,第118頁。的思想是一致的。其時適逢倪道烺為謀求出掌安徽而欲以代籌新安武軍軍餉來取悅安徽督軍張文生,以此來擴充新安武軍的軍餉之際,此事遭到了蔡曉舟等人的強烈反對,后者決定于1921年1月9日召開各界團體聯(lián)席會議,強烈反對此項議案。1月15日,安徽各界聯(lián)合會正式宣告成立,在蔡曉舟的組織和領導下,通過發(fā)表通電、印發(fā)傳單等方式來揭露倪道烺的丑惡面目。與此同時,蔡曉舟致信《民國日報》,指出“安徽省各界聯(lián)合會,系發(fā)起于今年一月九日,因晉恒履要做軍閥走狗,恢復那‘一五加征’、‘八分米厘’的議案充軍費,激起來的……。彼底內(nèi)容,是包括商會、學生會、教職員聯(lián)合會、報界公會、工界公會、農(nóng)會各種團體的。彼底會員雖不知道是多少數(shù)目,但在安慶城內(nèi)若是做起群眾運動來,我敢相信佢的動員是一定夠用的”。⑦《安徽各界聯(lián)合會真相》,《民國日報》(32),1921年3月9日,第118頁。此次安徽各界聯(lián)合會與倪道烺的斗爭成為隨后爆發(fā)的六·二學潮的先聲。

        6月2日,安慶各校學生和省教育界人士為要求增加教育經(jīng)費,聯(lián)合到省議會請愿,卻遭到了反動軍閥倪道烺、馬聯(lián)甲的殘酷鎮(zhèn)壓,制造了震驚全國的“六·二”慘案,而蔡曉舟不僅是這場斗爭積極的參加者,而且是主要的領導人之一。⑧中共安徽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編:《安徽中共黨史人物傳(第2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2頁。關于六·二運動,據(jù)《晨報》記載:“原來倪嗣沖督皖時,摧殘教育,無所不至……,后因張文生、倪道烺到省,想拿教育經(jīng)費作為兵費,嗾使走狗到蚌埠,一方面替倪行生祠落成禮,一方面使省議會不足法定人數(shù),將教育經(jīng)費預算案無形打消?!雹佟稛o教育無人理之安慶》,晨報(17),1921年6月10日,第534頁。于是慘案發(fā)生了,“時已宴畢,正在密會。副議長找繼春、議員劉碩同馬、倪等遂不問理由,怒使馬、倪所帶衛(wèi)隊及會中衛(wèi)警,肆意兇打。學生聞信前往救,才到門口,馬聯(lián)甲已添調(diào)城外軍隊三營,持槍實彈而至,或用持刀或用槍座痛擊學生。當有學生姜高琦,身中七刀,洞穿胸肺,命已不保;戴文秀頭部破裂,身受重傷;周肇基遍體鱗傷,血跡模糊……。”②中共安慶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安徽六二運動史料選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83頁。軍閥的暴行,激起了人民強烈的憤怒,為加強領導,安徽學聯(lián)、安徽教育會教職員聯(lián)合會等團體組成“十公團”,不久又成立了“六·二”慘案后援會來與這些反動勢力進行斗爭,而蔡曉舟始終和學生一起參加并領導了這些斗爭。③漢林:《蔡曉舟同志在大革命前后的革命活動//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2頁。

        (二)宣傳馬克思主義,籌辦安徽社會主義青年團

        蔡曉舟回到安慶后,在第一模范小學任教,并開辦了一所文化書店。蔡曉舟就以此做掩護,經(jīng)常舉辦“共產(chǎn)主義座談會”,向進步學生和學聯(lián)骨干宣傳馬克思主義。1921年春,蔡曉舟聯(lián)絡了各校的學運負責人,在懷寧縣學宮義務小學主持召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安徽團組織的籌備會議。“到會的有一師學生方樂舟、許繼慎、王先強、胡養(yǎng)蒙,一工學生舒?zhèn)髻t,一農(nóng)學生余大化,法專學生童漢璋、宋偉年,六邑中學王步文等二十人?!睍?,“由劉著良宣傳革命理論,動員青年學生入團,并當場散發(fā)了一些小冊子?!雹苤泄舶不帐∥h史委員會:《安徽現(xiàn)代革命史資料長編(第一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8-229頁。同年4月,在安慶菱湖公園茶社召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會,會議仍然由蔡曉舟和劉著良主持。參加者“除上次籌備會與會成員外,還有一師學生楊溥泉、皮言智、彭干臣、童長榮,一工學生詹善良,法專學生韋素園、周新民,一中學生張友鸞,六邑中學學生黃俊卿等”。⑤中共安徽省委黨史委員會:《安徽現(xiàn)代革命史資料長編(第一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9頁。在這一時期,蔡曉舟還從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工作,1922年5月1日,蔡曉舟在《平議報》上發(fā)表了《我對今年勞動節(jié)的感想》一文。指出:“勞動者要排去寄生蟲的侵害,不是一個人的交涉,乃是一個團體和一個團體的交涉……。所以勞動者自己勞動,著手第一步就是要組織同行的團體”,而對于安徽各行勞動行會而言,“此處則許許多多各行的勞動者則是一散沙,毫無組織”,所以,“因有以上種種現(xiàn)象,所以我回到安徽第一步就是鼓吹 ‘真的行會’的組織”,⑥中共安徽省委黨史委員會:安徽現(xiàn)代革命史資料長編(第一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3-244頁。號召勞動者組織起來,聯(lián)合起來,這樣才能強大起來,來爭取自身的合法利益。同時,蔡曉舟還發(fā)表了由他執(zhí)筆的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敬告工人》的文章,要求工人們“不要怕資本家和資本家政府的勢力,只要我們一旦把我們自己的反抗力,覺醒起來,我們的勢力就比他們的大得多,不但可以抵抗他們,而且可以推翻他們”,所以,蔡曉舟號召:“工人同志呀!我們今日應當一律停止工作,聯(lián)合地表示起來呵!”⑦蔡曉舟:《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敬告工人》,《先驅(qū)》1922年第7期,第1頁。通過宣傳,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在工人群眾中的影響,為以后中共安慶黨組織的建立準備了條件。

        (三)領導和組織吳山廟起義

        1926年,為響應黨的號召,迎接北伐軍進軍安徽,以蔡曉舟、李云鶴等為首的共產(chǎn)黨人,聯(lián)合國民黨左派許習庸等進步人士,在合肥發(fā)動了著名的的吳山廟起義,打響了安徽人民反抗反動軍閥統(tǒng)治的第一槍。

        1924年冬,孫中山以“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為號召抱病北上。在臨行前的一次演講中,他要求各省滯留在廣州的黨員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去開展革命工作,而此時正在廣州的許習庸就奉命回到家鄉(xiāng)合肥準備革命斗爭。在返鄉(xiāng)途徑上海時,許習庸看望了同鄉(xiāng)蔡曉舟,“我向他介紹了在南方根據(jù)地的見聞,以及回鄉(xiāng)鬧革命的使命,他很高興,愿意和我回安徽開展革命工作……。乃和我約定,待我回皖以后,把工作搞得有點基礎,再通知他,他即還鄉(xiāng)參加行動”。①許習庸:《國共合作的吳山廟起義始末//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7頁。于是許習庸返回了合肥,并拜見了柏文蔚,“以謀求在安徽有一席之地,建立革命工作的地下機關,經(jīng)柏介紹,通過安徽實業(yè)廳長陳耀遠的關系,許被委任為合肥實業(yè)局的局長”。②許有為:《吳山烽火八十年祭-記安徽黨史上武裝斗爭第一槍》,《合肥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第82頁。許就以此身份作掩護,積極進行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后,起義籌備工作基本就緒,時值北伐軍占領武漢之際,許習庸等人在認真分析形勢后,認為時機已經(jīng)成熟,于是“派董伯榮前往武漢國民黨省黨部去匯報請示,回經(jīng)上海時約蔡曉舟回來共舉大事。國民黨中央委派的安徽宣慰使常恒芳在聽取了董伯榮的匯報之后,對合肥地區(qū)的武裝起義準備工作表示滿意,當即指令蔡曉舟、董伯榮和我為這次起義的負責人,并令我們迅速按原計劃組織武裝集中合肥與壽縣交界處吳山廟舉行起義”。③許習庸:《國共合作的吳山廟起義始末//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8頁。

        11月6日,蔡曉舟等人回到了合肥實業(yè)局。8日,蔡曉舟前往壽縣的古渡崗聯(lián)系了當?shù)氐拿駡F李雨村,“李部約八百人,有短槍數(shù)百支(其中多數(shù)是長槍鉅短的),因為蔡是著名的鼓動家,很會做工作,加上形勢使然,李雨村答應率部起義”。④許習庸:《國共合作的吳山廟起義始末//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9頁。12日,安徽討賊軍第四路軍司令部在吳山廟正式成立,蔡曉舟任司令,許習庸任副司令,公開舉行起義。根據(jù)形勢的發(fā)展,起義軍定于23日凌晨攻打合肥城。23日天剛拂曉,起義軍就整裝待發(fā)由小營盤向合肥進發(fā),不料卻遭到敵軍方面的連續(xù)轟擊,在逼近四十埠時與敵軍短兵相接。但“因起義軍槍械粗劣,子彈缺乏(每人只有數(shù)發(fā)),又缺乏經(jīng)驗,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抗敵終日,一直堅持到薄暮才主動退到古渡崗”,⑤許習庸:《國共合作的吳山廟起義始末//安徽文史資料選輯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1頁。吳山廟起義最終失敗。但吳山烽火,光照千秋!

        吳山廟起義失敗后,蔡曉舟離開了合肥,到外地繼續(xù)從事革命活動。1931年,蔡曉舟應馬云亭的邀請,回到了安徽任區(qū)長訓練所所長。不久,他辭職去了北京,從事著述工作。1933年,他擔任了“安徽中學”校長,但因繼續(xù)從事反對國民政府反動統(tǒng)治的革命活動,8月在離校返家途中遭到國民黨特務殘酷殺害,時年48歲。

        終其一生,蔡曉舟在安徽早期的民主革命運動中,在不同的時期作出了不同的貢獻,其功績將彪炳千秋,永垂后世!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大喷| av在线网站一区二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少妇伦子伦情品无吗|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 日本免费大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麻豆| 麻豆婷婷狠狠色18禁久久|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av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人妻中文字幕| 伊人加勒比在线观看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日本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插插射啊爱视频日a级| 国产亚洲av无码专区a∨麻豆|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 亚洲乱熟妇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AⅤ天堂Av无码AV|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日本一级特黄aa大片|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亚洲都市校园激情另类| 中文字幕熟女激情50路|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无遮挡亲胸捏胸免费视频| 综合激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yeye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