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生 方 園
編輯同志:
一個月前,我通過電視購物訂購了一款售價18 888元的鉆石戒指。我通過郵寄收貨、付款后,將戒指交由專家鑒定得知,黃金及鉆石的純度甚至重量,均沒有達到電視購物廣告所宣傳的標準,遂要求退貨。但卻被銷售公司告知,其早已對外明確聲明:為保證被退商品不因損壞而導致公司損失,退貨請求人必須按照被退商品的銷售價格,另行支付等價的保證金。即我也必須繳納18888元保證金才能辦理退貨手續(xù)。請問:公司的做法對嗎?
讀者:遲萍
遲萍讀者:
公司的做法是錯誤的,其無權向你收取保證金。
一方面,向你退貨退款是公司的法定義務。《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經(jīng)營者以郵購方式提供商品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貨款;并應當承擔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闭驗楣距]寄給你的鉆石戒指,無論從黃金、鉆石的純度還是重量上,均與電視購物廣告所宣傳的標準存在差距,表明公司未按照約定向你提供鉆石戒指,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具有廣告欺騙性質(zhì),你自然享有請求退貨退款的權利。而公司則必須無條件根據(jù)你的請求承擔對應義務,其附加收取保證金作為退貨退款條件的行為,明顯與之相違。另一方面,公司的聲明無效?!逗贤`法行為監(jiān)督處理辦法》第九條規(guī)定:“經(jīng)營者與消費者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經(jīng)營者不得在格式條款中免除自己的下列責任:①造成消費者人身傷害的責任。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消費者財產(chǎn)損失的責任。③對
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依法應當承擔的保證責任。④因違約依法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⑤依法應當承擔的其他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也指出:“經(jīng)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guī)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nèi)容的,其內(nèi)容無效。”即公司單方作出的、旨在加重消費者責任、免除自身違約責任,且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聲明,盡管早于發(fā)布,但從一開始時起就對你沒有法律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