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tài)”,指心理狀態(tài);“心思”,有三種解釋:一是念頭,二是腦筋,三是想做某件事的心情。不管是心態(tài)也好,心思也好,都屬于人的心理及思想認識范疇,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
簡單地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心態(tài)好,心思正”。
所謂“心態(tài)好”,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態(tài),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當初大家之所以選擇做教師,原因眾多,絕大多數(shù)是出于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走上了講臺拿起了教鞭,每天面對著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以及這些眼睛后面充滿期待的家長,你就不能再有“怨天尤人”之怨或“生不逢時”之嘆,更不能只與社會上作橫向比較,而不作縱向比較。倘若你把教師作為謀生的手段,那你的心態(tài)就永遠不可能平和;如果你把教師作為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作為人生理想的寄托,那你的心態(tài)就可能永遠是年輕的、有活力的、積極的、向上的。此其一。
在具體的一所學校里,在一個群體當中,自然會生發(fā)出許多的比較:包括工作的輕重、收入的多寡、學科的差異、發(fā)展的快慢等等,諸多因素會影響到人的心態(tài)。如何理性、全面、正確看待這些情況就決定著自己的心態(tài)。面對這種情況,你必須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樣簡單的道理,因為你的昨天決定著你的今天,你的今天又決定著明天,所以對自己今天的境況要作真正意義上的反思,而對自己的明天又要作認真的籌劃。此其二。
最近看到一篇題為《警惕另一種“亞健康”》的文章,大意是說,在醫(yī)學界“亞健康”的狀態(tài)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tài),處理得當則身體可向健康轉化,反之則會患病。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另外一種“亞健康”——思想“亞健康”,其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世界觀的“亞健康”,認為人生就要追求個人名利,認為艱苦奮斗已經(jīng)過時了,勤儉節(jié)約已經(jīng)不合時宜了;二是人生觀的“亞健康”,認為人生苦短,不妨瀟灑走一回,及時行樂……我想心態(tài)也有一個“亞健康”的問題,需引起大家的重視,因為思想、心態(tài)都是行動的先導。
所謂“心思正”,就是要把精力、注意力盡可能集中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有什么樣的心態(tài),就決定著有什么樣的心思;有什么樣的心思,又決定著我們以什么的方式與內(nèi)容來安排這些空間與時間。當今社會是一個比較浮躁的社會,享樂主義的生活方式主宰著不少人的思想?,F(xiàn)在,多樣化的娛樂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引誘著年輕躁動的心。靜下心來讀點書、練點技藝、寫點文章似乎已成為另類。但是,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必須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住誘惑,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不虛度美好的青春年華,才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今天脫穎而出?!?/p>
(博客地址:http://blog.hbte.com.cn/us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