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在藝術系專業(yè)中是一門新興學科,但是如何最大程度發(fā)揮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的作用成為各大院校關注的重點。本文首先分析了國內外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的發(fā)展狀況,并探討了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對于藝術些學生設計能力的正面影響,總結電腦藝術設計教學的新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藝術系學生;設計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4-0151-01
在商品經濟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藝術設計的發(fā)展前景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肯定,藝術類人才也將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科學文化程度的重要指標。21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因此藝術系學生也應當具備多方面的知識技能,掌握較多的電腦操作技術,提升藝術設計的品質與實力。在國外,電腦藝術設計的發(fā)展已經走得很遠,卡通動畫則是這一領域的突出成果。因此,我國藝術系學生也應當掌握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技能,成為綜合實力較高的人才。
一、國內外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發(fā)展狀況
(一)國外發(fā)展
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發(fā)端于美國,其最早出現(xiàn)在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后期,光掃描圖形顯示器使得計算機圖形藝術設計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加上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形形色色的圖形軟件系統(tǒng)開始出現(xiàn),并廣泛應用于機械、電子、建筑、地理、藝術設計等方面。到了80年代,個人計算機的普遍性催生了大量簡單易學、成本低廉的圖形處理軟件,加速了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的發(fā)展。90年代之后,由于計算機中個體性因素的不斷擴張,人們開始自由設計自己的桌秒操作系統(tǒng),也促進了計算機圖形藝術設計的前進。
隨著《黑客帝國》、《超人總動員》等一系列采取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技術影片的面世,這一技術也成為繼IT產業(yè)之后又一個經濟增長點。加上因特網的不斷發(fā)展,電腦圖形設計有了更加豐富、更加多元化的交流途徑,計算機圖形設計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的藝術交流方式之一。
(二)國內發(fā)展
我國的計算機圖形藝術設計起步較晚,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才出現(xiàn)。到了80年代初期,吉林大學、浙江美術學院等先后將電腦技術引入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來,推動了我國計算機藝術設計的發(fā)展。同期展出的電腦美術作品包括《桃李芬芳》等加深了國人對計算機圖形藝術設計的認識。之后,隨著計算機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我國計算機圖形藝術設計逐漸走向正軌,開始在部分院校進行教學實驗。之后,隨著《寶蓮燈》、電腦游戲等不斷面世,我國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才真正為社會所認同。但是這一產業(yè)的發(fā)展仍然十分有限,與國外先進技術相差較遠。
二、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對藝術系學生設計能力的正面影響
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不僅能夠提升藝術些學生設計的準確性、效率和生動性,還能啟發(fā)學生的靈感,便于學術性的交流,提升學生的藝術設計能力。
首先,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能夠提升藝術系學生設計的準確性和效率。在計算機中,“圖”分為圖形和圖像。計算機可以幫助學生對其所需要的長度、角度等進行準確的測量,并進行準確、適當?shù)呐渖?。同時,計算機程序使學生從繁雜的手工制作中解脫出來,使其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而且還能給學生提供新鮮的變化。這一便捷性可以提升學生進行藝術設計的準確性和效率。
其次,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能夠使藝術作品更加生動真實。計算機使學生掌握了更多表現(xiàn)理念的圖形技巧,促進了設計者自由的發(fā)揮。例如手工繪制效果圖中透視效果很難實現(xiàn),但是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就能輕松的實現(xiàn)這一目的。只要對攝像機的角度進行調整,就能得到滿意的圖像。噴繪、水粉等也是如此,提升了作品的生動性。
再次,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能夠更大程度啟發(fā)學生的靈感。一方面,計算機的便捷性使學生從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脫出來,有了更多的自由創(chuàng)作時間。另一方面,在使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圖像處理時,畫面的變化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啟發(fā)學生靈感。加上計算子圖形設計軟件自身配有很多素材,這也為學生自由暢想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
最后,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還能夠促進藝術作品的交流。不同于以往的展覽會、刊物印刷,計算機藝術設計作品的傳播途徑、傳播范圍都更廣。通過互聯(lián)網,世界各國的藝術家都能夠最快的感知新鮮的藝術潮流,促進了藝術作品的交流。此外,通過互聯(lián)網,學生也能開闊視野,積極吸取其他設計作品的精華,拓展自己的藝術思維能力,進而促進藝術設計能力的提升。
三、電腦藝術設計教學的新策略
在電腦藝術設計教學中,應當通過教學目標管理、課程管理、教學條件、教學評價四個方面來推動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教學的進步,提升學生的藝術設計能力。
首先,學校應當根據(jù)就業(yè)需求,為學生設計具體的、長遠的職業(yè)培養(yǎng)目標,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職業(yè)素質,開拓學生視野,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就業(yè)。
其次,學校應當強調開設課程的針對性,兼顧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和專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梢酝ㄟ^增設選修課的方法,使學生享有更多的自主選擇的機會。但是,繪畫基礎課、設計基礎課、職業(yè)技能課、廣告設計等應當作為專業(yè)課進行規(guī)范教學。同時,還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提升其動手能力。
再次,學校不僅應當打造具備職業(yè)計算機藝術設計能力的教師隊伍,還應當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人才,在校園內積極創(chuàng)造良好的藝術設計氛圍,提升學生的藝術設計能力。
最后,學校還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使學生參與自己的作品評價,并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等進行綜合評價,積極開展學生互評,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設計積極性,提升其藝術設計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衍,王薇.管理之舉——職業(yè)教育行政推動報告[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32.
[2]李益生.教育與職業(yè)[M].北京:教育與職業(yè)雜志社,2007:21-29.
[3]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56頁.
[4]程明太.美術教育學[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38頁.
[作者簡介]李立(1985.1-),女,本科,助教,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