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家具”曾在北京電視臺做過廣告,其廣告語經(jīng)過了三次改變。
廣告是由多次扮演皇帝的張鐵林做的。
第一次的廣告語是:“買家具,選建材,到集美。集美,朕信得過!”那個“朕”字,喊得脆響!
第二次的廣告語是:“買家具,選建材,到集美。集美,我信得過?!?/p>
后來,該廣告語再度變化,“我”字不用了,直接說成:“買家具,選建材,到集美。集美,信得過!”
應(yīng)當(dāng)說,該廣告前后兩次的“改版”與“瘦身”非常恰當(dāng)、得體,堪稱經(jīng)典。其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廣告語由“朕信得過”到“信得過”的變化。
“朕信得過”讓人覺得高高在上,有厭惡感;“我信得過”只代表個人,不代表所有人都信得過;而“信得過”這個省略了主語的句子,它的主語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還可以是其他所有人。這就等于向世人宣稱:“集美家居”不僅“我”信得過,而且“你”也信得過,天下所有的消費(fèi)者都信得過!
最后的“信得過”,不說某人信得過,等于是說人人都信得過!這真是神來之筆,確實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它揚(yáng)棄了高高在上的權(quán)貴,揚(yáng)棄了小自我的主觀感受,而貼近了大眾,走進(jìn)了人的心中。仔細(xì)品味它,我們會受益良多。寫作時,如果我們能巧作改動,就會讓作文更上層樓。適用話題:改變,點(diǎn)睛,眼前一亮,經(jīng)典,信任等。
美味的另一種美稱:傷心牛丸
某人最愛的美味之一,是“撒尿牛丸”。由于丸中帶湯,一咬湯汁四濺,所以人們形象地稱之為撒尿牛丸。作為一種特色小吃,“撒尿牛丸”確實“名”聲不好,但由于它太美味了,所以這名字并沒有降低它的誘惑力。
突然有一天,一家名為“傷心牛丸”的小店鋪映入了這人的眼簾。店門口人頭攢動,都想去探個究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傷心牛丸”竟然就是“撒尿牛丸”??墒?,“傷心牛丸”用一種奇妙的方式把這種美味小吃呈現(xiàn)出來了。在鋼筋水泥之中,商業(yè)店鋪常常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而“傷心牛丸”把人的喜怒哀樂與美食有機(jī)結(jié)合起來,為店鋪和美食賦予了靈魂和情感,店鋪?zhàn)匀蝗祟^攢動、生意興隆。另一方面,“傷心牛丸”其實也是美食的另一種形象生動的美稱,“傷心”之后往往要流淚,那么牛丸中四濺的湯汁就是牛丸的“眼淚”,這種形象的比喻要比“撒尿牛丸”更加貼切、自然、和諧。
其實,經(jīng)營這家店鋪的商家不會“傷心”,只會“開心”,可是“傷心”的感染力遠(yuǎn)比“開心”強(qiáng),商家便反其意而用之。略帶負(fù)面色彩的命名,使店鋪好像褪去了商業(yè)因素,而成了心靈的避風(fēng)港,這足以引起顧客的好奇與想象。其實,美味也需要美稱,一美不足,二美才能俱全。駐足在熙熙攘攘的街頭,感受著迎面而來的鮮活的店鋪名稱帶來的愉悅,吃著令人唇齒留香的美味,這未嘗不是一種人生享受。適用話題:美,情感,改變,創(chuàng)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