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北宋名臣寇準,許多人的腦海里馬上就會浮現(xiàn)出一個身穿補丁衣、腰懸醋葫蘆、清廉簡樸到了極點的寇老西兒形象。劉蘭芳的長篇評書《楊家將》中寇準是這樣出場的:“頭戴的紗帽翅,可能年頭太多了,又舊又破,有一個翅用什么東西綁著,往下耷拉著?!?/p>
可是,歷史上寇準的真實形象又是什么樣子的呢?《宋史·寇準傳》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寇)準少年富貴,性豪侈,喜劇飲,每宴賓客,多闔扉脫驂。家未嘗爇油燈,雖庖匽所在,必然炬燭?!倍鳛榭軠屎筝叺乃抉R光在給他兒子的教導中也這樣談到寇準:“近世寇萊公(寇準封萊國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yè)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p>
當然從歷史上來看,寇準毫無疑問是個名臣、忠臣??軠视种鞒终勁?,以相對有利的條件與遼國訂立了“澶淵之盟”,結(jié)束了遼國與中原王朝近百年的戰(zhàn)爭,開始了宋遼之間一百多年的和平時期。
(摘編自《學習時報》2012年3月20日)
千百年來,人們總是理想化地把忠誠清廉與簡樸貧困聯(lián)系在一起,自覺不自覺地建立了一個忠臣必然清、清官必然窮的等式,好像不做苦行僧就不是清官似的。既然是名臣、忠臣,按照臉譜理論,寇準就該是個紅臉;既然是紅臉,就該清貧??涩F(xiàn)實往往讓我們深思。適用話題:真實,盲從,誤解,歷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