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闡述
學會合作、交流、傾訴,是新課標的要求。而指向交流、傾訴,則成為2012年中考作文命題的重要理念。以第二人稱代詞“你”作為交流、傾吐和關注的對象,大量出現在今年的命題中。譬如山東煙臺題《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和浙江寧波題《你是我的一本書》,引導“我”與“你”進行交流。另外,江蘇揚州題《不能沒有你》、山東青島題《我終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四川德陽題《一路上有你》、貴州六盤水二選一題《一路上有你陪伴》等,有的有“我”出現,有的沒有“我”,但“我 ”永遠是“你”的交流對象。這樣的命題方式,都為考生在情感交流方面提供了舞臺。
下面,我們先看兩篇“你”與“我”傾訴和交流的滿分作文。
你是我的一本書
★浙江寧波考生
隔一程山水,轉眼又到了梅雨季節(jié)。穿過綿長的雨季,似乎能尋到夢中江南的一抹清影,將遠遠的夢境輕輕摘下,完成一本笑忘書。
雖然生在江南,我卻無法描繪出她的模樣。她應該如同課本里所說那般,被一派清亮的湖水環(huán)繞著,白墻黛瓦流淌著她眉宇之間的秀氣,還有掛在屋檐邊上的大紅燈籠,和暮色四合時即將穿過橋洞的烏篷船與船槳留下的精致水紋。
而家鄉(xiāng)像極了背著行囊走四方的少年,手中的鋤頭剛抵到金礦,就迫不及待地卸下了身上的行囊。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山水退了一程又一程。
而那一日見到了上林湖的面容,我終于找到了尋覓已久的一本書。
踩著腳下厚重的青瓷碎片,我竟有了一種想要落淚的錯覺。此時的上林湖繚繞在煙波霧影之中,好像朦朧中就會出現一個丁香般的女子,優(yōu)雅地倚著船舷,與我共賞上林湖這看不厭的湖光山色。這洞天,確確實實是家鄉(xiāng)的一隅,卻沒有了往日的喧囂煩擾。這里綠樹環(huán)合,但絲毫沒有小石潭那般的悄愴幽邃。澄澈的水中又映出另一個洞天來,山水相擁環(huán)抱,像是各懷心思的少年早在心里埋下了“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種子。還有那水鳥,輕盈地落在水面上,只激起幾層薄薄的漣漪,那眼神里包含了道不清說不明的溫柔。它將頭深深地埋進翅膀里去,把靈動的脖子展現得淋漓盡致。它愛這土地。
上林湖啊,原來你才是我心里那本名為江南的書啊。這書里的剪影,并不是白墻黛瓦小橋流水,而是你湖中那抔能洗鉛華的湖水,是這洞天里看不厭的湖光山色,是青瓷堆砌起來的文明碎片。這樣不經塵染的你,竟如此輕易而完整地書寫了我心中的江南。
燈影槳聲里,天猶寒,水猶寒,夢里絲竹輕聲唱。山是歸根山,水是忘情水,無論今后我漂泊何處,你都會與我相伴。你就是我心中那一本永恒的書,讓我浮躁的心田那么清亮、那么沉靜的湖——上林湖!
點評:
通篇用第二人稱“你”娓娓道來,猶如面對面的傾訴、交流,拉近了“我”和上林湖的距離??忌迷娨獾恼Z言和飽滿的情感,牽引著讀者進入上林湖這一既具優(yōu)美風景又富文化底蘊的寧波名勝,并將“一本書”的內涵演繹得深刻而極富韻味。清澈,寧靜,優(yōu)雅,萬物和諧……上林湖為考生尋到了內心深處的江南,也為江南書寫了一本書。江南之韻、上林之美,在考生不俗的文采之中自然相融,顯示出考生極強的文字駕馭能力。
我終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山東青島考生
“喂!朋友就是這么當的嗎?為什么到最后你都沒肯拉我一把?”從心底釋放出來的怒氣和不解,此刻徹底將我的理智淹沒,我頭也不回地和她背道而馳。
聒噪的蟬在樹上無休止地叫著,仿佛在祭奠這段快要破碎的友情。頭頂上毒辣的太陽耀武揚威地照著大地,透過樹陰照向煩悶的我,使我更加苦惱。在樹下躲避陽光,思緒又被拉回到上午……
陽光和現在一樣毒辣,而我們班卻在操場上進行800米跑步測試,這對于沒有運動細胞的我來說,無疑是一種煎熬。可她卻是出了名的跑得快,聽到測試的消息她的臉上還露出了欣喜不已的表情。
“嘭!”隨著發(fā)令槍聲,她像離弦的箭一樣沖到最前邊。在驚嘆的同時,我只能老老實實跟著大部隊的步伐。操場上升騰起一絲絲熱氣,如同我的怨氣。
一圈,兩圈……終于到了最后階段。在我硬著頭皮、邁著灌鉛似的腿繼續(xù)奔跑時,她早已過了終點。我不停地向她擺手,希望她能拽著我一起跑,可她竟站在原地無動于衷,只是大聲喊:“快跑啊!堅持!”絲毫沒有要跑過來幫我的跡象。我的心仿佛從燥熱一下跌入了冰窖,最后不知是什么力量驅使我跑完全程。
坐在樹下的我,百無聊賴地看著眼前的行人,目光忽然被一對母子所吸引。那位母親眼前的兒子剛剛學會走路,突然跌倒在地,哇哇大哭。可母親卻沒有去扶的意思,只是在他旁邊說:“自己摔倒,可以自己爬起來,加油!要靠自己的努力!”
聽到這兒,我會心地笑了,酷熱帶給我的煩悶頓時也煙消云散了。因為此刻,我真正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點評:
文中寫“我”最怕長跑,而朋友最擅長長跑,“我”滿心希望朋友能幫自己一把,但沒想到朋友卻絲毫不理解“我”的心情,讓“我”一個人跑完全程?!拔摇睗M肚子的委屈無人傾訴。校園環(huán)境的嚴酷悶熱,更加渲染了“我”極度郁悶的心情。文章除卻第一人稱“我”之外,還使用了第三人稱“她”來講述故事。之所以運用第三人稱,是因為考生在強調“我”的誤解,所以用“她”似乎在拉開兩人的情感距離。文末,當看到孩子學走路的一幕,“我”終于理解了朋友的良苦用心,舒心微笑,所以用“你”來拉近距離。人稱的變化,體現了考生情感的變化。
讓“我”與“你”真誠交流
寧波作文題寫作的角度很多,可以寫人、物、大自然,也可以寫家長、名人、同學、朋友等,只要對自己有幫助、有啟示,值得在人生中細細品味的,都值得寫,“你”都會是“我”生命中獨特的“一本書”。
第二人稱“你”,大都用在書信體寫作上。但2012年中考作文題涉及到第二人稱寫作的,除卻四川宜賓外,其他省市都不是書信體。從此可以看出,命題者開始創(chuàng)新,開始關注傾訴和交流的重要性,開始把作文和做人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實踐層次。用第二人稱寫作便于抒情和說理,增加親切感,好像是作者面對面與讀者娓娓而談一樣,無形之中拉近了兩者之間的距離。
青島作文題中“你的良苦用心”,是整道作文題目最為關鍵的要素?!澳恪笔俏恼聦懽鞯闹攸c所在,“良苦用心”說明“你”的所作所為都是有目的的,這些事情要經過時間的推移才會明白。在例文中,考生選擇第三人稱“她”來敘述故事,最后由“她”轉換成“你”,是一種情感的變化,這也是考生的創(chuàng)新之處。然而無論對“她”還是對“你”,“我”都在真誠地交流,心與心的距離由遠及近。
其實,代詞的變化,只是表明一種命題方向,表達一種交流、傾訴的情感。無論題目中是否有“你”,“我”其實一直都在真誠表達。說真話,抒真情,狀美景,“你”就是“我”第一個也是永遠的讀者?!拔摇钡南才?,“我”的努力,“我”的時光,“你”都會看到。以此心態(tài)寫作,成功就在你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