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那一簇簇紫玫瑰在風(fēng)中搖曳,散發(fā)出淡淡的幽芳,仿佛在等待……(在等待什么呢?讓人期待,留下懸念。)
紅磚、青瓦的平房,大大小小、錯落有致的幾間教室,這就是我的學(xué)校。一米陽光從瓦層的縫隙擠進教室,在流動的光束中,可以看見灰塵亂舞的身影。而校園里那叢紫色的玫瑰,不論晴雨,花瓣總是像仙女的舞裙般隨風(fēng)飛舞,那縷縷暗香,浸滿整個校園。嗅著撲鼻的芬芳,她漸漸在我的腦海清晰起來。(明為寫景,實為寫人,虛實相生,借物喻人。)
四年級的春天,班里來了一個特殊的“貴賓”,她漂亮得讓人羨慕、令人嫉妒。只見她穿著一件褪了色的衣服,泛著淺淺的紫色,雖有點舊,但這并不能遮住她的美。她皮膚白皙,瓜子臉,大眼睛,一頭長長的頭發(fā)烏黑亮麗,臉上溢滿微笑。老師向我們介紹她,姓梅名桂,10歲?!懊倒濉保空媸侨巳缙涿?,好一朵嬌美的紫玫瑰。
我討厭她,因為她搶走了我所有的風(fēng)頭。
上課第一個站起來回答問題的是她,并且對答如流,令同學(xué)們刮目相看。以前向我求教的同學(xué)全跑到她的跟前拍馬屁,每次她都耐心教他們做題??此恰暗靡狻钡臉幼樱倚南耄骸俺裘溃惺裁戳瞬黄?!”她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只是沖我笑一笑。我仍擺出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冷漠相對,全班似乎只有我“恨”她。(她的“得意”還可以寫得更多,這樣才更能顯出“我”的“恨”來。)
不久,同學(xué)們開始議論,說是晚上的時候,梅桂外婆家經(jīng)常傳出斷斷續(xù)續(xù)的抽泣聲,是她的哭聲。我不明白,她那么優(yōu)秀,那么獨占風(fēng)頭,怎么會傷心呢?難道……一絲愜意頓時爬上我的心頭。我高興地出門散心,月光如洗,我踱步鄉(xiāng)村小路,看見路旁的野花點綴小草,分外怡人。
不對,不對!我咋這樣高興?別人的哭泣難道是我快樂的理由嗎?我是一個合格的班長、優(yōu)秀的大隊委嗎?一連串的疑問劈天蓋地向我撲來。
“撲哧——”一群小鳥從草叢中飛出來,滑向天際,向梅桂外婆家飛去。
“對,瞧瞧去。”愧疚之心使我不由自主地向她外婆家走去。
“梅桂,你在家嗎?”我的聲音在空氣中顫抖,好像只有我自己才能聽見。
“誰呀?”屋里傳來回話。
“我,梅桂的同學(xué)?!边@一次聲音很大,我鼓足勇氣答道。
“哦?!敝ㄑ揭宦曢T開了,跨過門檻,隨她的外婆進入里屋,我看見了梅桂,凌亂的頭發(fā),眼圈紅紅的,活似一朵打蔫的玫瑰。她看到我,滿臉驚疑,隨后一把拽住我的手,把我拉進房間。一進房間,她的眼淚又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你怎么啦?沒事吧?”
“我沒人愛,沒人關(guān)心我。”
“不會??!你爸媽讓你學(xué)那么多的才藝,古箏、二胡、舞蹈、繪畫、習(xí)作……”(行文至此顯得有點突兀,前面寫她的“風(fēng)頭”時若能交代一下豈不更順?)
“可我一點也不喜歡,是他們逼我學(xué)的……”她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擦眼淚,“更難受的是我爸不要我和媽媽了,媽媽又外出打工,把我交給孤苦伶仃的外婆,于是,我來到了這里……”剎那間,我明白了。那晚我們聊了很多很多,從此以后,我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一轉(zhuǎn)眼,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學(xué)校安排我做主持人,一種自豪感充盈了我的血液。演出那天,當(dāng)我興奮地宣布梅桂的節(jié)目時,她卻遲遲沒上臺,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她沒來學(xué)校。演出結(jié)束后,我急忙往她外婆家趕,一路上風(fēng)無趣地擦過耳際。(無趣的風(fēng),寫出了內(nèi)心的急切。)到她外婆家,只見房門緊閉,不見人影。后聽鄰居說,梅桂離家出走了,她外婆尋她去了?!半x家出走?”我一下愣住了,呆呆地立在屋檐下。
晚上,我難以入眠,滿腦都是梅桂。“咚咚、咚咚”,傳來敲門聲。“誰???”開門一看,原來是梅桂。
“梅桂,你去哪了?干嗎不回家?你外婆急死了?!?/p>
“我……”
“我什么我啊,還不趕快回家?!?/p>
“我已經(jīng)——想好了?!边@時,她眉頭鎖得緊緊的。
“想好什么?”我急忙追問。
“我要離開這里,去找媽媽,我要和媽媽生活在一起?!闭f著,她把手中的一束紫玫瑰遞給我,“這是我偷偷從學(xué)校里采來的,送給你留個紀(jì)念?!?/p>
我急忙取來紙,拿來筆,迅速在紙上畫出一對母女,接著畫上玫瑰,并上好色。一簇簇紫玫瑰躍然紙上,一幅母女賞景圖就這樣匆匆誕生了。然后,我摘下花瓣貼在畫面上,好讓畫嗅走花的香味,并在畫的上方題了三個字:紫玫瑰。完成后,我將畫送給了她。
第二天,梅桂外婆和她都走了,一開始同學(xué)們還對此事議論紛紛,可很快就淡忘了,而我至今依然記得。
春去春又回,又是一年花開時,校園的玫瑰又開了,不知那些花瓣的香味是否一直飛舞在梅桂的身旁……(明寫校園的玫瑰,實寫心中對梅桂的牽掛,淡淡的傷感,深深的牽掛。)
點金石: 飽含真情的敘述,揭示了當(dāng)今社會的兩個大問題:父母離異與留守兒童。梅桂的出盡風(fēng)頭與最終的離家出走,梅桂的“得意”與我的“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故事寫得跌宕起伏,極富曲折感,傷感的結(jié)局讀來讓人欷歔不已。另外,本文的景物描寫貫穿全文,既是線索,又能寓情,前后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完整。美中不足的是,情節(jié)的鋪陳與細(xì)節(jié)的處理上有待加強。 (文國鋒)
得分: 主題:★★★★★
內(nèi)容:★★★★★
結(jié)構(gòu):★★★★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