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男孩,總是抱怨母親過于嚴厲,有時甚至懷疑自己是從垃圾桶里撿來的。
小男孩其貌不揚,單眼皮短睫毛,屬于班上很頑皮、好動的那一種。當同齡的孩子在家人的懷里玩鬧撒嬌時,他卻要自己動手洗襪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臨睡前,他趿拉著印有加菲貓圖案的拖鞋,端著淺藍色的小腳盆,一搖一晃地走進洗漱間,忽然“啪”的一聲,男孩應聲而倒,塑料盆重重地拋向了墻角?!巴邸?,孩子委屈的哭聲傳來。爺爺奶奶聞聲而動,男孩的母親卻說:“自己爬起來吧,把地拖干凈!”
清晨的陽光很暖,透過三層的玻璃窗。男孩感覺有些刺眼,他翻過身,看到墻壁上貼著一張小紙條,上面是漢語拼音和漢字的混合體:“兒,昨天你表現得堅強、勇敢,能替家里做些事了,我為你驕傲!”
中午時分,小男孩顧不上吃飯,拎起話筒,興奮地告訴母親回家嘗嘗他和奶奶包的餃子。
樓下有個百貨超市,關門的時間有些晚。晚上八九點鐘的時候,母親卻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生活用品要買。諸如蚊香、可樂、瓜子,還有父親喜歡抽的香煙。買東西的任務總會落在小男孩身上,長輩們不放心孩子一個人走夜路,小男孩用怯怯的目光投向母親,母親說:“小區(qū)里有遛彎的人,沒事!”小男孩一賭氣關上門,忽明忽暗的手電筒伴著男孩的歌聲回蕩在漆黑的樓道。
小男孩不知道,多少次他獨自出門,母親總會悄悄地跟在他后面。
這個小男孩就是我的兒子。
親人的愛沒有固定的表達方式,細語柔情是一種愛,嚴厲無言也是一種愛。驀然回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處處蕩漾著愛的世界。
(摘自《勞動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