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秀麗
(吉林公用事業(yè)工程學校,吉林 吉林 132000)
《機械基礎》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機械類、機電類等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具有知識面廣、點多、內容抽象、實踐性較強等特點,對于中專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多媒體輔助教學一方面可以生動形象地闡述或演示有關教學內容,通過刺激學生的視聽神經(jīng),增加了學生對課程的感性認識,有益于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擁有的信息量大,有利于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或教材體系。現(xiàn)筆者就多媒體輔助教學在中?!稒C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談幾點體會。
所謂興趣是指人力求認識和趨向某種事物并與肯定的情緒相聯(lián)系的個性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與情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學中的基本教學目標之一。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面向靜態(tài)呆板的課本和板書,用掛圖、模型、示教板作演示為主,難以使學生通過有限的視圖感官去獲取感性認識進而再轉變?yōu)槔硇灾R,憑空想象增大了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難度。多媒體輔助教學克服了這一缺陷,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力,豐富了信息的顯示效果,使一些抽象的難以描述的機械結構原理及其工作過程,以動態(tài)變化的形式再現(xiàn),可以把沉悶的教學過程演繹為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教學場景,使客觀事物的形、聲、色生動逼真地作用于學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簡單地講,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出現(xiàn),能夠能動地發(fā)展自己的潛能。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方法可改變學生完全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狀況。恰當?shù)乩酶鞣N多媒體資料,穿插于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使機械基礎的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學習三位四通換向閥的中位機能時,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制作一張簡單的液壓回路圖,通過對閥芯的切換和油路走向的變化,能讓學生在比較不同的中位機能時分析液壓缸何時鎖緊,系統(tǒng)何時卸荷,如何實現(xiàn)差動連接,最后得出結論,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變成主動地學習,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重點與難點是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教學重點和難點往往不易解決。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抽象概念具體化、形象化,通過動態(tài)演示,可以有效刺激大腦皮層,增強直觀印象,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和內容,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和過程,從而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國內外多媒體教學的經(jīng)驗表明,多媒體教學必須與常規(guī)教學有機結合,既不能不駕于常規(guī)教學之上,更不能與常規(guī)教學相對立。多媒體教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教學中,教師應自覺地應充分利用高科技技術,把多媒體教學融于教學過程,優(yōu)化教學過程,取得較佳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軸系的結構設計時,由于這部分內容較抽象,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無法清楚地表示這一動態(tài)過程;此時如果運用多媒體手段就可以演示軸上各個零件的組裝和拆卸過程,并通過模擬裝配,將軸系結構設計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演示出來,非常直觀,容易被學生理解,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取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此外,多媒體輔助教學還有利于將課堂教學重點及時總結,并同時鞏固練習,加強重點內容的消化吸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種推動力,沒有了這種推動力,人類社會就會停止不前。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學習凸輪機構時,教材上的工作原理圖怎么看學生都難以理解,教師講解時似乎學生是理解了,但實際并沒有掌握,此時如果運用多媒體輔助方法就可以反映凸輪機構所運動的軌跡,這樣學生一看就能理解,并且能根據(jù)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畫出凸輪機構的輪廓形狀。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參觀工廠增加學生對基礎機械的認識,讓他們帶著問題走進工廠,接觸實際事物,使多媒體輔助教學與生產實際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機械基礎》課程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這種教學模式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首先不要把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交付于多媒體方法去執(zhí)行,否則由于課堂信息容量增大后課堂教學節(jié)奏加快,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稍有疏忽就來不及對教學內容做出適時地反應和思考,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性質時,以往教師會利用曲柄搖桿機構,雙曲柄機構,雙搖桿機構的教學模型,結合板書進行分析。但由于已有的模型尺寸不能變化,學生無法理解機構之間的變化。如利用相關軟件模擬機構中曲柄到搖桿的變化過程,則可彌補原有教具的不足。再次,在教學中要求教師在備課中應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一般說來較難理解的知識尤為重要,這種結合的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認知主體作用得以體現(xiàn),從而使所學知識印象深刻,理解能力提高。
對于《機械基礎》課程而言,應把多媒體輔助方法融于教學中,優(yōu)化教學過程,為教學創(chuàng)造最佳的條件;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中,活化思維能力和認知思路,也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從而推動這門學科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1]王偉華.多媒體在《機械基礎》教學中的作用[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29):73~74.
[2]陽祎.多媒體技術與《機械基礎》課堂教學[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09,(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