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娟,黎躍進
(1.山西大同大學 文史學院,山西 大同037009;2.天津師范大學 文學院,天津300384)
① 章克標 (1900~2007),浙江海寧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長壽的作家。早年留學日本,考入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數(shù)學科,但他愛好文學,曾與同學方光燾、程祥榮等組織了一個文學小組,一起讀書、討論,并開始創(chuàng)作?;貒?,一邊從事教學工作,一邊寫作。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壇上一位非?;钴S的作家、翻譯家、編輯。也是獅吼社的主要成員,獅吼——金屋作家群的重要作家。著述頗豐、文體多樣,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創(chuàng)作、現(xiàn)代雜文創(chuàng)作以及日本文學的譯介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主要著作有小說集 《銀蛇》、《戀愛四象》、《一個人的結(jié)婚》、 《蜃樓》等,雜文集 《文壇登龍術(shù)》、《風涼話》等,以及百歲高齡創(chuàng)作的回憶錄, 《九十自述》和 《世紀揮手》。
剛踏上文壇,章克標就走近了唯美主義,他跟騰固、方光燾等同人一起組織了獅吼社,高舉“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旗幟。在傾向于唯美主義的眾多作家中,章克標對谷崎潤一郎情有獨鐘,不遺余力地翻譯和介紹他的早期作品。
谷崎潤一郎和永井荷風是日本唯美派文學公認的代表作家。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谷崎潤一郎作品在我國文壇的傳播 “達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高潮”,[1]且有多個譯本,評論文章也隨之大量涌現(xiàn)。其中,“章克標是譯介谷崎潤一郎作品最為用力也最有成就的”。他不斷地翻譯介紹谷崎的作品,1929年到1930年間,章克標翻譯的谷崎潤一郎的著名短篇 《刺青》、 《蘿洞先生》、《殺艷》,分別在 《獅吼》半月刊、《金屋月刊》、《新文藝》等刊物上刊載,1929年11月開明書店還出版了章克標選譯的 《谷崎潤一郎集》,收入 《刺青》、《麒麟》、《惡魔》、《續(xù)惡魔》、《富美子的腳》、《二沙彌》共六篇小說。
這段譯介高潮過去后,章克標還在不斷地關(guān)注谷崎潤一郎的作品。1941年1月,三通書局出版了章克標翻譯的 《富美子的腳》(谷崎潤一郎著);隨后又出版了章的譯作 《惡魔》和 《人面瘡》;到1957年2月,章克標譯出了谷崎潤一郎的 《細雪》,準備在新文藝出版社出版,但隨后趕上了整風運動,他被判為 “反革命分子”,接受改造,出書的事就不了了之。章克標不僅熱情地譯介谷崎潤一郎的作品,而且在閱讀、翻譯的過程中,他深深地理解了谷崎潤一郎,理解了他的熱情、他的追求、他的主張甚至是他的惡魔主義。對于谷崎潤一郎的創(chuàng)作偏至于官能美的極端,他是有清醒認識的,但他更熱心于用唯美的觀點來為谷崎潤一郎辯護,堅決反對用人生和社會學的文學觀來批判其創(chuàng)作的頹廢傾向:“他有豐富的空想世界,而這個空想像陶醉于鴉片之后,所見的幻美奇怪的夢。在他不要什么人生,也不要什么現(xiàn)實,他的世界是超越了現(xiàn)實和人生而存在的世界。人間有切切實實在社會上做事的時間,卻也有耽于空想和睡著了做夢的時刻,他的文學便是后者,不能用人生什么來批判的。在他沒有什么革命不革命、思想不思想的,他的作品中只有感情情調(diào),并不是要用知識去理解的。”[2]
正是在不斷地閱讀、翻譯、理解中,谷崎潤一郎的唯美——頹廢情調(diào)不知不覺滲透到章克標的創(chuàng)作中。對此,章克標有過如下敘述:“這幾天,我的神經(jīng)好像頗有些兩樣了。……第一,我連續(xù)翻譯了幾篇谷崎潤一郎的作品,頭腦中被他的惡魔的色彩唯美的情調(diào)充塞滿了。”[3]
谷崎潤一郎的唯美世界是由 “一切皆以美為強者,丑為弱者”的審美主張所統(tǒng)領(lǐng),絕對排斥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他也把這一抽象的主張具體對應到人類世界中,一方是作為美的象征的女性,另一方則是崇拜美、崇拜女性的男性。谷崎文學中的女性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 “美女”,而是一批驕婦、毒婦形象。她們貌美如花、體態(tài)豐腴,但是肉體中卻藏著巨大的魔性,就像艷麗非凡的罌粟花,既給人官能的美感,又能使人上癮。而他筆下的男性,也不是普通的崇拜者,他們被女性的官能美、肉體美征服,沉溺其中無法自拔,服服帖帖地爬在毒婦們的腳下,任其欺凌、折磨,不以為苦,反以為樂,是悖于常理的受虐狂。
章克標作品中也塑造了這樣的 “驕婦、毒婦”和受虐狂形象,只不過在程度上不及谷崎潤一郎的瘋狂和極端。章克標畢竟是在中國的文化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潛移默化中接受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道德觀念。所以在接受谷崎潤一郎的影響時,不自覺的進行了文化過濾,這樣他創(chuàng)造出來的形象也更符合中國讀者的審美心理。
《銀蛇》中的伍昭雪剛從女子師范大學畢業(yè),年輕美貌,渾身散發(fā)者迷人的魅力。在她身后,有一大群追隨者,邵逸人、許謂漁、莊耀丹等等爭相獻媚,攻勢兇猛;卞元壽、勝圖、沈培根等對她的美貌贊不絕口、垂涎三尺、蠢蠢欲動。其中邵逸人最為癡迷,也最大膽,以至丑態(tài)百出。邵逸人曾這樣分析:“她有媚態(tài)。女士所頂要緊的媚態(tài),她的眼睛里放出她全個妖艷的靈魂,”他深感惑溺于她的魔力,而不僅是由于她的美,但他發(fā)現(xiàn)她對于自己的魔力還不曾自覺,也不能充分發(fā)揮,所以決定教導她、指點她、造就她,“若是我能夠成功,我一定可以使她變成一個理想的妖婦,把一切男子玩在股掌之上的妖艷女人。……使她在無形之中,完成了一個又騷又辣又艷又惡的可愛的女人”。[3]他完全被這個 “美人”勾去了魂,成了風箏、木偶,被人操縱著。伍女士帶給邵逸人只是難耐的痛苦、煎熬、折磨,但邵逸人一如繼往地癡心不改,無法擺脫她的 “魔掌”,心甘情愿地受其擺布,活脫脫是一個受虐狂。這里的邵逸人、伍女士形象,以及邵逸人計劃造就一個 “又騷又辣又艷又惡的可愛的女人”的構(gòu)思,跟谷崎潤一郎的 《刺青》何其相似,《刺青》中,刺青師在他理想的美女背上傾注了自己的靈魂,刺出了一只碩大的蜘蛛,也為美女注入了無窮的魔力,使她成了威力無比的女郎蜘蛛,可以任意驅(qū)使男性,把他們作為自己的養(yǎng)料。邵逸人的計劃無疑受此影響。
章克標在他的另一篇小說 《馬車馬》中,也塑造了類似的形象?!恶R車馬》的主人公明波對現(xiàn)實的婚姻深感失望,覺得自己就像是拉著馬車的馬,內(nèi)心充滿了悲哀、苦痛,但是他卻沒辦法象馬一樣脫韁而去。最后,他哀嘆道:“我己是一個沒辦法的人了,是被她征服了的。以前說做馬車馬的苦,現(xiàn)在卻又知道馬車馬而沒有馬車,卻是更加不行,我是也要像別個人來馴良地服役了。”[4]他也是非常清醒得做她的奴隸,身不由己地拖著沉重的馬車,一步步往前走,他身上的“受虐”傾向也很明顯,象馬一樣被人驅(qū)使,但無力自拔。
章克標筆下的主人公形象,不同于一般的情愛小說中人物的溫情脈脈,互相吸引。到章克標這里,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不是對等的,是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奴役與被奴役。美的一方 (往往是女性)擁有絕對的統(tǒng)治權(quán),她們高高在上,傲視一切,威風凜凜,冷酷又殘忍地肆意折磨匍匐在她們腳下地另一方 (男性),而這些拜倒在她們腳下的奴隸,被她們的美艷的魔力所吸引,任其凌辱,無力掙扎,反而以此為樂。這樣一些有別于傳統(tǒng)的形象,帶上了鮮明的谷崎潤一郎式的惡魔色彩,谷崎潤一郎的早期作品,受王爾德的影響,多塑造一些 “莎樂美”式的人物,放蕩、妖艷、冷酷,男人無不拜倒在她們腳下。章克標追隨谷崎潤一郎,也塑造了類似的 “驕婦”形象以及對應的有 “受虐”傾向的男性形象。
谷崎潤一郎文學早期的審美傾向主要表現(xiàn)為感官享樂的藝術(shù)化、唯美化,追求官能享樂和聲色刺激。 《文身》 (也譯作 《刺青》)、 《麒麟》、《春琴抄》等都是這樣的作品。實際上對官能美、感性美的追求是一種本能滿足主義,但是由于追求者的態(tài)度過分極端,成為一種形而下的本能宣泄。在谷崎的唯美世界中,唯官能美的狂熱與肉欲的耽迷合二為一。美的本體落實在官能刺激上,美的極致就是醉生夢死的感官享樂。所以對于谷崎來說,“美”僅僅是感官刺激帶來的享樂感受,遠非什么深刻的思想或精神。他對美的這種偏執(zhí)的追求,顯然是帶有缺憾的——缺乏藝術(shù)的嚴肅性?!八饤壛宋鞣轿乐髁x文學所具有的人本主義內(nèi)涵,僅取其感官享樂的一面,缺乏對人生意義、人本困境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就只剩下一幅幅在性、官能、肉欲的世界盡情享樂的狂歡者形象,缺乏西方唯美主義文學那種深刻的人本意蘊。而且,他絕對排斥倫理道德、世俗常規(guī)的合理性,走上了反理性主義的迷途,陷入偏邪的境地?!保?]
在追求官能享樂這一點上,章克標與谷崎潤一郎有太多的相通之處,解志熙在 《“頹加蕩”的耽迷——十里洋場的藝術(shù)狂歡》中,指出章克標所主張的 “藝術(shù)自足論和美感至上論,看來同北方唯美——頹廢派作家們的主張一樣高雅。但由于章克標把它們同醉生夢死的感官快樂主義相結(jié)合,便從形而上的高空跌入到形而下的深淵。換言之,在章克標那里,唯美即是唯樂,而唯樂又等于唯官能之樂?!保?]
章克標不斷實踐自己的理論主張。在 《銀蛇》、《蜃樓》、《做不成的小說》等作品中,突出官能美的描寫隨處可見,一切激動視覺、聽覺、觸覺的美他都毫不猶豫地獵取。這些作品中的活動的人物都是十里洋場的頹廢文人,他們不再滿足于傳統(tǒng)文人的自我清高,在品茶、吟詩等雅致的藝術(shù)趣味中追求高雅脫俗的精神享受,而是投身于現(xiàn)實的都市,在燈紅酒綠的都市生活中尋求自我生存和感情的需求。盡管時局動蕩,戰(zhàn)亂不斷,他們?nèi)匀豢梢远阍谕鈬饨缋锩姘蚕硖?。他們無所事事,除了聊天打牌,就是留戀于歌樓酒店,徘徊于花街柳巷,搜奇獵艷,在 “為藝術(shù)”的名義下滿足感官享樂的欲望。如 《銀蛇》中的邵逸人,已有妻女卻瘋狂地追逐美女——伍昭云和陳素秋,整天跟在美人的背后團團轉(zhuǎn),無所不為,丑態(tài)畢露。把戀愛作為創(chuàng)作靈感的源泉,得不到,便酒店買醉,妓院買笑,頹廢又放蕩,是一個十足的沉溺于感官享樂的頹廢文人?!段膲驱埿g(shù)》里所描述的文人的丑態(tài),都集中在他身上。
《蜃樓》中作者不惜筆墨,不遺余力地描述建筑的富麗堂皇,室內(nèi)陳設的精致奢華,人物的美貌絕倫,舞姿的輕盈優(yōu)美,管弦絲竹之聲的悅耳動聽…… “她四肢百骸的抖動,衣袖裳角的飛揚,還有歌喉的振顫,這聲色光影的大舞動,像天雨百花地噴彩泉?!保?]《做不成的小說》中,“我”為了做小說,與朋友去各色肉欲場所搜奇獵艷,看那些 “打扮得妖妖嬈嬈花花綠綠漂漂亮亮的”女人。在章克標的這些作品中,人物目之所及,最受關(guān)注的還是美的肉體:鮮紅潤澤的嘴唇,勾魂攝魄的眼睛,芙蓉花般艷麗天鵝絨般軟和的面孔,灼灼的桃腮,豐隆的鼻子,豐麗的肩膀,俊秀的手臂,微突的乳峰,豐艷的肌肉等女性美的極致,無不讓人心醉神迷。這樣,章克標就把谷崎早期抽象化的官能世界現(xiàn)實化和都市化了,在對十里洋場頹廢文人詩酒風流生活的恣意描述中,在 “頹加蕩”的旗幟下縱情狂歡時,他把本來不乏嚴肅和深度的唯美——頹廢主義引向了輕浮和淺薄,把唯美——頹廢主義感官化、官能化了,或者說把唯美——頹廢主義庸俗化,卑俗化了。
在眾多文學流派,眾多的作家、作品中,章克標為什么對唯美主義和谷崎潤一郎情有獨鐘?章克標對唯美主義文學的選擇和接受不是偶然的?!八囆g(shù),是藝術(shù)家從自己的審美主體出發(fā),通過審美感知、審美理想,對審美對象進行重新鑄造的結(jié)晶,因此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主客體相融的過程,其中審美主體居于主動地位?!保?]作家不是像鏡子、照相機一樣被動地再現(xiàn)審美客體,也不可能在吸收和借鑒外來藝術(shù)思潮時全盤照搬,作家對外來藝術(shù)思潮的選擇、接受都和自身的審美需求相密切相關(guān)。這種對外來文學思潮的審美選擇總是以接受者自己的獨特個性、氣質(zhì)、人生經(jīng)歷為出發(fā)點,接受者總是選擇和接受那些與他們精神上的近親者。同時,作家所處的社會時代、環(huán)境等因素,也為作家的選擇提供了客觀的依據(jù)。
1、日本唯美主義文學的發(fā)展
“日本唯美主義是在20世紀初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全盛時期,作為對自然主義的反動而興起的一種文學思潮。到1916、1917年日本的唯美主義文學發(fā)展到巔峰,成為日本文學的主潮?!保?]而章克標是在1918年中學畢業(yè)后,東渡日本,考取了官費,繼續(xù)學業(yè)。這時的日本文壇,唯美主義思潮正在盛期,唯美主義的作品在報紙、雜志、書刊等地方大量存在,他為了學習日語,每天讀日報上連載的通俗長篇小說,那么他接觸到唯美主義也是必然的了。章克標在他的回憶錄《世紀揮手》中提到:田漢對當時正流行唯美派作品 (王爾德等人的作品)非常熱心。
2、動蕩的時局
二、三年代的中國,內(nèi)憂外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軍閥混戰(zhàn)、國共內(nèi)戰(zhàn)……戰(zhàn)亂不斷。軍閥混戰(zhàn)曾經(jīng)激起過知識分子的憤怒,而1927年隨著東北易幟,北伐結(jié)束,蔣介石在南京定都,又掀起新一輪白色恐怖。政治的低氣壓讓文人們陷入頹唐的心境,對現(xiàn)實無奈而絕望,轉(zhuǎn)而投入純文藝的研究與寫作之中。
章克標踏上文壇,就是在二十年代中期。面對時局的動蕩,政治低壓,社會的黑暗讓章克標深感不滿,但又找不到救世的良方,無力又無奈;面對自己的無力,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又讓他感到苦悶壓抑,只能做些 “幽默滑稽的小明堂”吐吐悶氣。所以,唯美主義的反叛色彩讓他興奮。正如解志熙所言:“他們最欣賞的其實是唯美——頹廢主義者那種沖決一切傳統(tǒng)道德網(wǎng)羅的反叛精神以及無條件地獻身于美和藝術(shù)的漂亮姿態(tài),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唯美的深層基礎(chǔ)——一種絕非美妙的人生觀?!保?]而這時中國文壇上,對谷崎潤一郎的譯介正達到了 “一個不大不小的高潮”,谷崎潤一郎作品絢麗的色彩,大膽的想象,奇崛的幻想,以及人物的離經(jīng)叛道、驚世駭俗,這些都讓章克標折服。
1、個人的性格
章克標性格內(nèi)向、拘謹、怯懦,他自己提到“受到家庭和環(huán)境的影響,習慣規(guī)行矩步,謹小慎微,有時連自己也感到氣惱”。[3]而章克標生活的小環(huán)境——上海大都市,在二、三十年代已經(jīng)非常繁華了,商業(yè)發(fā)達,娛樂業(yè)發(fā)達 (舞廳、賭場等娛樂場所不斷引進西方的現(xiàn)代化設備)。五光十色的生活刺激著每個人的神經(jīng),讓他們迷醉。到處充滿了誘惑,他身邊的朋友們 (頹廢文人),或者追逐 “頂時髦、頂出風頭的戀愛”,或者混跡于花街柳巷,放蕩又頹廢,這讓章克標艷羨不已。也想投身其中,然而倫理道德不自覺地約束著他的行動,想放蕩一回,卻又瞻前顧后,畏首畏尾,“舊的觀念始終拖拉著新的觀念,他們樂此不疲地探險著各式 ‘肉欲’市場,卻又始終以 ‘靈肉一至’相標榜?!保?]也就是說,既想迎合外界的誘惑,又無法忘懷平常的道德準則。而通常人們對得不到的東西,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往往念念不忘,渴望不已,這種渴望郁結(jié)于心,徘徊不去。非常需要尋找一個替代品,讀書是很好的消遣。這樣,谷崎潤一郎作品的享樂主義傾向,特別是感官享樂傾向,非常適合這樣的胃口。
2、難忘的經(jīng)歷
其一、冒險的遺憾1926年寒假期間章克標去了一次上海,途中要在嘉興中轉(zhuǎn)。在旅館住了一晚,“接待了”一位姑娘。這一夜的冒險,帶給他的是難言的隱痛——身染惡疾。求醫(yī)問藥,甚至住院治療,仍然不見好轉(zhuǎn),讓他心情沉重了很長一段時間。
盡管他深知旅館藏污納垢,他 “接待”的并不是良家婦女,但是一個青年第一次接觸未知的世界,第一次與女性交往,就受到這樣的懲罰,對他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足以讓他心有余悸。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對女性的看法,即使不能把所有的女性統(tǒng)統(tǒng)歸入 “骯臟、惡毒”一類,也對他們純潔、善良充滿了懷疑。而且,在他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是他筆下的 “美玲”形象——美貌、清純、賢淑、善良。而理想與現(xiàn)實一碰撞,落差卻如此之大,多少會有些理想破滅之感。
其二、牽涉郁、王戀愛 剛從大學畢業(yè),清純美麗的王映霞,身后有一大批的追求者。其中,已有妻室的郁達夫最為癡迷,郁達夫曾把章克標當作 “假想情敵”。一次,他請章克標喝酒,喝到酒酣耳熱之際,向章克標坦露他失魂落魄、異常痛苦的心跡:他對王映霞 “入了迷,著了魔”,被她 “勾了魂,懾了魄”,并請求章承諾“放棄王映霞,不要主動去追求她,放他一條生路”。郁達夫的絕望、痛苦無疑深深地印在了章克標的心里。郁達夫的失魂落魄也會讓章克標感覺到女性的魅力,或者說是美的魔力——它可以統(tǒng)治一個人的靈魂。
其三、“相親”的失望。一次,王映霞準備把她的姐妹介紹給章克標,要他到家里去相親。這讓他很不愉快,因為那時他堅持 “靈肉一致”的戀愛觀,希望一見鐘情的天作之合,而人造出來的會晤,同舊時的相親一樣,是一種交易,不是他希望的自由戀愛。在這樣的心理背景下去“相親”,自然不會有好感,而女方又 “特別不漂亮”,所以又是一次遺憾的經(jīng)歷。
盡管章克標對 “相親”,沒有好感,但他還是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帶著幾分美好的理想。因為他的好朋友滕固的經(jīng)歷多少影響了他的戀愛觀,不再固執(zhí)地堅持 “一見鐘情”,(騰固沒娶到文君而娶了紅娘,相濡以沫的生活也很美滿)。但結(jié)果卻是 “很傷腦筋”,尤其讓他不能接受的是女方 “不漂亮”,這對他的理想又是一次打擊。
在章克標生活的時代,中國社會沒有給年輕人提供自由交往的機會,只有五四時期是個例外,但當時他在日本留學,沒趕上,等他留學歸來,時機已過。而且章克標性格內(nèi)向,不善交際,僅有的一些交往留給他的是尷尬、痛苦的回憶。對于女性的欺詐、惡毒他領(lǐng)教過;對于女性的魅力,他看到過,聽說過;而對于現(xiàn)實中得不到美女的青睞,又會激起他無限的渴望。這些經(jīng)歷、印象在他心里不斷地深化,所以讀到谷崎潤一郎的作品,會產(chǎn)生強烈的認同感。谷崎潤一郎的作品雖然談不上什么思想或精神,卻有著特殊的魔力,不僅讓章克標傾倒,也讓一大批人傾倒。誠如評論家V·H·威廉所說,“讀谷崎作品的人會完全被谷崎的感覺美的魅力迷住,被引入谷崎獨特的世界。谷崎文學的弱點和長處以不可思義的程度交織在一起?!保?]
[1]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國現(xiàn)代唯美-頹廢主義文學思潮研究 [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53,233,66.
[2]章克標.谷崎潤一郎集·序 [M].上海:開明書店,1929:3.
[3]陳??担Y山青.章克標文集 [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277,120,295-308,100.
[4]章克標.馬車馬 [J].金屋月刊,1(3):42.
[5]齊珮.日本唯美派文學研究 [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119.
[6]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 [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274.
[7]葉謂渠,唐月梅.日本現(xiàn)代文學思潮史 [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1:82-83.
[8]許道明.海派文學論 [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173.
[9]李媛.谷崎潤一郎 “嗜美”探幽 [D].四川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