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剛,姜 紅,肖學玲
(長江職業(yè)學院,湖北 武漢430074)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的探索
吳洪剛,姜 紅,肖學玲
(長江職業(yè)學院,湖北 武漢430074)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存在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的地位應進一步突出,實踐師資隊伍建設應逐步加強,逐步提出更先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內容和方法。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實踐性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高職院校開設的公共必修課,也是大學生第一門計算機課程。大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能夠掌握有關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形成基礎應用能力,這對大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等有很大影響。從目前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和各類計算機水平考試反映出來的情況、以及在畢業(yè)生就業(yè)招聘會上大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來看,大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不容樂觀。本文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特點出發(fā),分析了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存在不足的成因,提出了要重點突出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的地位、優(yōu)化實踐教學師資結構、改革實踐教學課程設計,并對如何提高實踐教學效果進行探討。
在學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上機部分,相當部分學生在考試中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1.找不到考生文件夾,不會保存程序文件。2.知道源程序,不熟悉編譯環(huán)境,無法對源程序進行調試。3.用紙筆或計算器演算程序題。
1.實踐課堂學習秩序差。玩游戲,聊天,屢禁不止。
2.實踐任務不明確,實踐要求不具體。不管實踐內容是什么,學生上機就是練打字。
1.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教學課程的認識不到位。
2.上機實踐時學生提問少,討論交流少,更無法提出知識創(chuàng)新,上機效率低。
3.上機實踐管理較差,學生遲到早退,甚至找借口缺席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
教師沒有深入剖析計算機實踐教學的目標與方法,導致實踐課無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該課程教學目標是教授學生計算機基本常識以及培養(yǎng)受教者利用個人電腦分析以提高解決日常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該課程教學方法脫胎于傳統(tǒng)高校教學方法,因此帶有舊式教學方法中“重理論、輕實踐”的痼疾。當今大學多將計算機應用基礎理論作為教學重點,以課堂講述基礎理論知識為主,實踐教學反而成為理論知識的附屬品,類似于驗證理論的實踐課。教師對于實踐教學較輕視,對教學成果的考查方式多以知識傳授為導向而非以技能培養(yǎng)為導向,這直接影響學生對實踐課的重視程度,學生對于實踐課不重視直接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因此,應該加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對于實踐的側重,培養(yǎng)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多動手,邊動手邊動腦,加快計算機基礎技能學習進度。
在實踐課機房中,常??吹降默F(xiàn)象是,學生到課率一直是非常高的,課堂氣氛也非?;钴S,卻不是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氣氛,而是背著授課老師和實踐課老師打游戲的氣氛。首先,這與我們實踐課內容設計有關,有的實踐課內容無法現(xiàn)學現(xiàn)用;其次,學生認為實踐課程教授內容當時不學會,可以在之后的應用中再學習;最后,游戲對于學生的吸引大于知識對于學生的吸引。這留給我們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讓他們從一開始就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操作習慣。
現(xiàn)在高校往往不太重視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組建與加強。實踐教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手段,而這一點一直沒有受到高校管理者的足夠重視,這和我國高等教育重理論輕實踐有關,也和實踐教學工作量少等等因素有關。很多學校在該類課程的師資安排上非常隨意,配備實踐人員也多半出于安置性的考慮,沒有充分地考察實踐教學老師的教學能力,而且不能把實踐教學老師與其他教師同等對待,這就導致了實踐指導教師對于實踐教學工作的懈怠,甚至不負責任:課程設計不精心,不設計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而多為理論課程的驗證教學,實踐教學目的也比較模糊,實踐教學要求混淆。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課程的考核設計不科學導致考核結果無法度量學生的真實能力,也無法準確地反饋教學質量。上機考試雖然實現(xiàn)脫離紙質試卷的范疇,但仍舊是對于理論知識的測試,無法體現(xiàn)技能水平與實際應用能力。相關的認證考試作用無法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對學生求職沒有大的幫助作用,反而被企業(yè)認為是雞肋證書。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考核對教學的積極影響,不能對實踐教學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課程包含的內容非常寬泛,各個章節(jié)聯(lián)系不像一般的知識傳授性課程那么緊密,該課程內容并非一線貫穿,而是分為多個模塊,但它仍有自己的多條脈絡,在各條脈絡中學習仍舊是循序漸進的,學習是可規(guī)劃的。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課程的設計不能照搬傳統(tǒng)教學模式,需要精心設計,在摸索中找出屬于自己的教學模式。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一門應用性的課程,對動手能力的要求很高,不是僅憑教師講述和學生空想就能學好的。操作性技能的學習需要大量的訓練來達到學習目的。隨著多媒體技術、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授課老師的授課方式也越來越多,傳授知識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模擬操作環(huán)境也越來越真實,但是不論教學手段多先進,依然需要學生自身的實踐訓練才能完成由腦中知識到技能能力的轉變,在實踐中加深對于知識的印象,建立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形成固定的動作反射模式。
加涅把學習過程區(qū)分為八個有機聯(lián)系的階段,并認為學習過程的階段其相應的心理狀態(tài)不是自發(fā)的,而是在教學環(huán)境影響下出現(xiàn)的。加涅關于學習過程的八個階段是:1、動機階段(期待);2、領會階段(注意選擇性知覺);3、獲得階段(編碼);4、保持階段(儲存);5、回憶階段(檢索);6、概括階段(遷移);7、動作階段(反應);8、反饋階段(強化)。學生學習的第一個階段就是動機階段,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時,一開始就要啟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這是學生后續(xù)學習過程的首要條件。從長期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經(jīng)驗總結來看,實踐課是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的,計算機多媒體的聲影能激發(fā)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實踐成功又會給學生帶來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后續(xù)學習的興趣,形成學習良性循環(huán)。
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好的操作習慣。良好的操作習慣的養(yǎng)成能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工作過程中事半功倍,這是現(xiàn)代社會信息安全的重要保證。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形成先進的實踐教學隊伍建設模式。實施科學合理的人員培訓制度和實踐教學隊伍建設政策,使實踐教學隊伍的知識不斷更新、技術不斷提高。同時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鼓勵高水平教師投入到實踐教學工作中去。
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先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內容和方法。建立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分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的,與理論教學既能有機結合又相互獨立的實踐課教學體系。在教學中,教師應了解所教學生的專業(yè)背景,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設計綜合性、探索性和創(chuàng)新性實踐。實踐教學以學生為主,推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研究型學習。積極引進與集成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改造傳統(tǒng)的實踐教學內容和技術方法。
1.充分利用校園網(wǎng)和Internet的資源,擴展實踐教學的范圍,提高實踐教學的層次,實現(xiàn)網(wǎng)絡輔助教學。教師可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將有關的學習內容、練習、測試等學習材料上傳到網(wǎng)絡上,使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基礎和特點選擇學習內容。同時開辟網(wǎng)上學習論壇和教師答疑服務,營造一個基于網(wǎng)絡的教學環(huán)境。
2.提高計算機的使用率,改革現(xiàn)有的實踐觀念和實驗室的管理模式。機房應實行全日制開放,充分保障學生實踐用機和學生的課外上機。以開放實驗室的形式為學生提供綜合性、設計性實踐的機會,營造一個滿足學生自主實踐、個性化學習的實踐環(huán)境。
3.完善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考核體系,以應用為目標,重在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網(wǎng)絡技術,完善各種考試手段。同時,以培養(yǎng)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端人才為目標,以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把用人單位考核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辦法和要求引入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中來。
[1]王興玲.高校計算機基礎研究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計算機教育,2005(6).
[2][4]柳永念.優(yōu)化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J].高教論壇,2005(4).
[3]李漢萍.高校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考試周刊,2007(18).
G434
A
1673―2391(2012)05―0185―02
2011—12—02
吳洪剛,長江職業(yè)學院。
【責任編校:周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