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寬之為德——儒家恕道工夫之一種

        2012-04-12 00:14:11余治平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2年3期
        關鍵詞:小人君子儒家

        余治平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上海200235)

        寬之為德
        ——儒家恕道工夫之一種

        余治平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上海200235)

        寬德是儒家愛人、行恕的必然要求。君子為人處事,應當寬以待人,容得下異端,并還能夠正視異端的意見。中道精神也為寬德的形成保留了空間。態(tài)度寬容,則會贏得別人的愛戴和擁護。居處尊位應當愛人如己,始終把寬厚作為行事的根本原則。但對待橫逆之徒,也不能放縱,而遠離儒家之恕的原則性。天道博大、寬廣,值得人類取法。地德深厚廣大,承載萬物,無選擇性、無差異性地供養(yǎng)土力。人道之中,原諒別人、理解別人、同情別人則構(gòu)成寬德。寬的工夫在內(nèi),而不在外。人要善于忽略不計,必須“大其心”、積氣、養(yǎng)氣。但儒家行寬,有根有據(jù),絕不姑息不仁不義、亂仁亂義的人與事。

        儒家;孔子;寬;道德

        寬為儒家一德,是恕道的一項基本工夫。人之日用常行中,與守謙同樣重要的是能寬。儒家強調(diào)愛人,所以其德性觀念必然有寬的要求。寬以待人、辦事厚道、容得下別人,都是君子愛人的必然表現(xiàn),而行寬至極,才能夠達到德量過人、容物無爭、犯而不較的崇高精神境界。

        上古先民很早就意識到寬德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尚書·周書·秦誓》中,秦穆公說:“如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寬容別人原本只是一種來自內(nèi)心的德性素養(yǎng),而一旦發(fā)揮到政治實踐領域,則還可以成就出一種了不起的納才本領與用人技能。

        在孔子那里,寬與恭、信、敏、惠一起,五種嘉行共同構(gòu)成仁之為德的基本內(nèi)容。《論語·陽貨》中,子張向孔子請教關于仁的道理,孔子回答說:“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而這五德則分別是“恭、寬、信、敏、惠”。仁生于內(nèi),德發(fā)于外。仁為道,德為得。一仁通貫五德,達一仁,則可行五德?!肮t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睂挼驴此茻o關緊要,實際上最能夠撼動人心,因而能夠被人們銘記久遠。所以,《后漢書》論曰:“盛德必百世祀??鬃釉唬骸畬拕t得眾’。夫能得眾心,則百世不忘矣!”[1]

        每每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真正的儒者并不是怨天尤人,總在客觀上找原因?!墩撜Z·衛(wèi)靈公》中,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何晏注曰:“責己厚,責人薄,所以遠怨咎?!保?]213一旦發(fā)生不符合禮法度制的事情,不應該批評、抱怨、指責別人,而應該首先反躬內(nèi)省、檢查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盡善盡美、仁至義盡。責人容易積怨,責己則能夠在失敗中總結(jié)教訓,最終使自己獲得進步、提高。在儒家看來,不是不可以指出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君子正直而絕不行陰,實事求是,有一說一,更不會姑息、縱容、遷就任何不義的言行,及時、恰當?shù)刂赋鰟e人的缺點和錯誤還可以教育別人、幫助別人,但責己要厚,越深刻則越有收獲,而責人要薄,既講究方式方法,又能夠擊中要害,這是對待自己與對待別人的一項不同之處?!墩撜Z·八佾》說:“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朱熹注釋說:“居上主于愛人,故以寬為本。為禮以敬為本,臨喪以哀為本。既無其本,則以何者而觀其所行之得失哉?”[3]被孔子所強調(diào)的應該是一種有德性、有根本原則的人類情感,根本原則雖然多,但君王在做事情的時候只要掌握住一條就行了,那就是,投以真摯、誠實的心意,動機善良,則已經(jīng)成就出道德的一半了,如果行有余力再進行所謂博文、約禮,這樣去治理天下也就差不多了。

        孔子弟子中,相對而言,子張是比較能夠?qū)捜輨e人的。據(jù)《論語·子張》所記:

        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

        子張曰:“子夏云何?”

        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與子張的觀點,很難籠統(tǒng)地評判對錯,而應各是其是。邢昺指出:“二子所言,各是其論交友之道,不可相非。友交當如子夏,泛交當如子張?!保?]256“友交”限定了選擇面,突出了交往的功利性;而“泛交”則以人性善質(zhì)為基礎,只要是同類都可以接觸來往,也都是愛的對象。常人的交友觀在主觀動機上往往預設了這樣一個前提,即想從別人那里學到更好的東西,甚至還把別人當作一種可供利用的資源??鬃泳驮f過“毋友不如己者”(《論語·學而》)一類的話。這種預設本身的道義性是值得懷疑的。實際上,一個人,無論其地位高低、身份貴賤,我都應該與之交往,只吸收他身上為我所缺少的那部分優(yōu)點就可以了。即使在十惡不赦之人的身上也可以發(fā)現(xiàn)可供我借鑒的長處。從仁道立場出發(fā),我是不可以拒絕任何想與我交往的人的。

        至于如何能寬,《荀子·非相》說:“故君子度己則以繩,接人而用抴。度己以繩,故足以為天下法則矣;接人用抴,故能寬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夫是之謂兼術。”荀子主張,君子對待自己應該始終用道德的準繩去衡量,而對待別人則應該像船工使勁拽船邊木板那樣努力接引登船的乘客。君子雖然自己很有本事,但也能夠?qū)捜菽切┸浫鯚o能的人,自己明智卻還能夠?qū)捜菽切o知的人,自己的胸懷非常博大卻還能夠?qū)捜菽切\薄的人,自己的德行已經(jīng)很純粹了,但卻還能夠?qū)捜菽切g雜不專的人。

        在下學工夫?qū)用嫔?,儒家的寬德可以教給人們一種如何與各色人等交往、相處的基本方法。家庭生活中,與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晚輩相處,也應該行寬忍讓。元儒吳亮的《忍經(jīng)》說:“自古人倫,賢否相雜,或父子不能皆賢,或兄弟不能皆令,或夫流蕩,或妻悍暴,少有一家之中無此患者。雖圣賢亦無如何。譬如身有瘡痍、疣贅,雖甚可惡,不可決去,唯當寬懷處之。若人能知此理,則胸中泰然矣。古人所謂父子、兄弟、夫婦之間,人所難言者,如此。”[4]“同居之人有不賢者,非理以相擾,若間或一再,尚可與辯;至于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同鄉(xiāng)及同官,亦或有此,當寬其懷抱,以無可奈何處之。”[4]

        而即使面對那些不講道理、胡攪蠻纏的小人,也應該首先反省自己,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盾髯印ば奚怼氛f:“見善,脩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本有奚?,從自身做起,而不是怨天尤人,時刻當以自察、自省、自好、自惡為第一要務。遇到善事、惡事,也無論是不是因為自己錯了,都能夠從主觀上找原因,用道德標尺衡量出自己的差距?!爸錇樾∪?,以小人處之。更不可接,如接之,則自小人矣。人有非毀,但當反己是、不是。己是則是在我,而罪在彼,烏用計其如何。”[4]君子之交往應當謹慎、莊重,盡量避免與小人相處,盡量使自己避免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不仁不義的尷尬境地?!睹献印るx婁下》說:

        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如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于禽獸又何難焉?”

        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于天下,可傳于后世,我由未免為鄉(xiāng)人也。是則可憂也。

        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

        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在孟子看來,君子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就在于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能夠始終保持一種仁愛心腸。一旦把仁、禮保存在內(nèi)心之中,就能夠自然地去愛護別人,尊敬別人。于是,別人也當然會愛護他、尊敬他。孫奭《正義》說:“人以仁、禮存心,其有橫逆加己,又當反己,故無患及耳?!睂τ谇莴F,“君子之人又自歸己,而不譴彼之罪矣!”[5]孟子之言,雖可堪稱儒家力行寬德的光輝典范,但可惜離凡人所能夠做到的實在太遙遠。孟子對待橫逆之徒的態(tài)度,幾乎到了放縱的地步,而遠離了為儒家之恕所強調(diào)的條件性與原則性。呂坤的《呻吟語》指出:“過寬殺人,過美殺身。是以君子不縱民情,以全之也;不盈己欲,以生之也。”[6]136行寬無限制,贊譽過了頭,則違背了君子原初施德的動機與目的,都無異于害人。無論對待別人,還是對待自己,一味地放縱性情、解放私欲本能,不但有違仁道要求,而且最終也不可能保全身家性命。生存之道在于限制和約束,情急之中、盛怒之下,唯有收斂、自守才能夠彰顯出人性的光輝,而絕不是徹底拋棄人之為人的道德底線。

        所以,君子對自己只有始終保持一種為什么我不能盡仁的憂慮心情,才能夠有效避免禍患在一朝一夕、一時一刻之間發(fā)生。至于所憂慮的內(nèi)容,則應該是:舜也是人,我也是人,但為什么舜德行嘉美,并能夠成為天下人的榜樣,而我卻只能成為一個沒有教養(yǎng)的粗野小人呢?而憂慮之后,又應該怎么辦呢?于是,像舜一樣做事罷了,如此則君子所擔心的不符合仁的事情就自然不會發(fā)生在自己的頭上。不符合仁、禮要求的事情不去做,能夠做到這樣,即使面對意想不到的飛來橫禍,君子也可以處之泰然、應付自如。君子即使面對別人的蠻橫對待,也不應該再以蠻橫的態(tài)度去對待別人。因為人人都有善性本質(zhì),只要通過自我反思,更加誠心誠意地敬愛別人,并以此感化別人、撼動別人,就能夠與別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促使別人改變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而逐漸趨向于善德。儒家寬德已經(jīng)發(fā)展到至柔至軟的地步了。明末,曾有門生向潘平格感嘆說:“犯而不較,工夫最難?!迸似礁駝t回答道:“強恕反求,自能不較。若但在犯而不較上用工夫,便錯?!保?]寬的工夫在內(nèi),而不在外,僅僅滿足于解決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還不夠,唯有從自己的德性修養(yǎng)入手、潤物無聲,防患于未然,才能夠發(fā)揮出寬德本身所具有的力量。

        反過來,寬與不寬,甚至也是區(qū)分君子、小人的一個重要標準?!盾髯印げ黄垺氛f:“君子寬而不僈”、“恭敬謹慎而容”。“君子能則寬容、易直以開道人,不能則恭敬、繜絀以畏事人;小人能則倨傲、僻違以驕溢人,不能則嫉妒、怨誹以傾覆人。故曰,君子能則人榮學焉,不能則人樂告之;小人能則人賤學焉,不能則人羞告之。是君子、小人之分也?!本邆鋵挼碌木?,既看得好于自己的人,又看得差于自己的人,而小人則既看不得好于自己的人,又容不下差于自己的人。寬與不寬、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不可不鑒。

        寬德,甚至還可以從天道本體的高度予以確認與把握。張載說:“大人者,有容物,無去物;有愛物,無徇物,天之道然?!贝笕恕⒕硬恢褂趯Υ?,而且,對待一切沒有生命的存在物,也都能夠保持一種寬厚、敬愛、尊重的態(tài)度,也都樂于從萬物的身上體會出人道的基本精神?!按笕瞬浑x物以自高,不絕物以自潔,廣愛以全仁,而不違道以干譽,皆順天之理以行也?!保?]僅從萬物森然、差異繁復的存在狀態(tài)中,就可以看出天道具有何等博大、寬廣的胸懷,且永遠值得我們?nèi)》ê托Х?。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自心不虛,何以能寬?《周易》坤卦的卦象為兩坤相疊,《易傳·彖·坤》解釋說:“厚德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顯然,地之德——厚,意味著敢于接納、能夠承載,并且具有來者不拒、無所不包的容量。大地德盛,能容各種各樣的人,能容各種各樣的物。于自然之中,地之德,深厚廣大,既能承載萬物,包藏萬物,消受萬物,又能促進萬物和諧生長,不嫌棄一物,也不寵愛一物,無選擇性、無差異性地供養(yǎng)土力。而于人事之中,寬厚則是君子所應該擁有的一項美德,心里總想著別人,容得下別人,原諒別人,理解別人,同情別人,讓別人感覺到可信、可靠。所以《易傳·象·坤》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备吆嘀赋觯骸暗仨槼刑斓?,其勢是順于天,其體厚,能載萬物。君子觀此卦象,從而取法于地,以厚德載物,即以厚德育人”[9]。既然寬的根據(jù)在于天,那么,它就更應該是一條人世生活所必須無條件服從的普遍法則,而行寬則又能夠通達于天道、人道之間。不是儒家要求,而是天道要求我們以寬德、厚德規(guī)約自己的行為,感化身邊的每一個人。所以,曾國藩在《求闕齋日記類鈔·卷上》中說:“厚者,恕也,仁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睂挼录词呛竦?,能夠始終以一種寬厚的態(tài)度待人、接物、處事,即已經(jīng)通達了仁道。君子不應該對自己放縱、包庇與遷就,而對別人求全責備、不依不饒。行寬、致厚直接關系到恕道、仁道,是儒家成圣、進德的重要法門。

        從坤道、地德延伸到人倫世界,儒家要求人們能夠并善于忽略不計,不要念念不忘別人的過錯,而應該時常銘記別人的優(yōu)點與長處。宅心寬厚,仁民愛物,于人、于己、于道德塑建,都有益處。所以,與人交往中,記人之功、忘人之過才是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墩撜Z·公冶長》中,孔子說:“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辈灰獙e人有負于你的事情而耿耿于懷,人要寬宏大量,努力理解別人的處境,同情別人的無力和不足,最大限度地原諒別人所犯的錯誤。

        不該犯的錯誤卻已經(jīng)犯了,不該發(fā)生的也都發(fā)生了,與其一味指責、抱怨,不如寬厚相待,促使對方自我反省而歸于仁道。不要讓別人覺得有負于你,而一輩子抬不起頭來,這樣才不會彼此產(chǎn)生怨恨。顯然,面對錯誤,儒家所主張的只是一種道德的解決方法,而不是一種法律的解決方法。當然,正如法律不可能處理好所有的問題一樣,道德也不可能是萬能的,一切道德法則也只能在自己的作用范圍內(nèi)有效。自古及今,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盡善盡美,也不可能凡事都圓滿無缺,所以,人對別人便沒必要深挖窮究,斤斤計較。粗心才是人,放大鏡下沒有圣人,因為忽略,我們才成為了我們,人也才成其為人。能夠并善于忽略不計,應當是儒家寬德、恕道的一項要害工夫。明代薛瑄在《薛文清公讀書錄·器重》中說:“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心胸寬廣,氣量宏大,寬容厚道,不苛責于人,而樂于成人之美,這才是君子之所為。

        那么,行寬要求人們能夠并善于忽略不計,而如何具體地做到忽略不計呢?在朱熹看來,必須首先“大其心”?!吨熳诱Z類·卷第九十五》記,“心只是放寬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礙,便大。心大則自然不急迫。如有禍患之來,亦未須驚恐;或有所獲,亦未有便歡喜在。少間亦未必,禍更轉(zhuǎn)為福,福更轉(zhuǎn)為禍。”寬讓一點、平和一點,你的心就自然容得下別人、他物了。如果做到了寬容,則不再在乎禍福之間的差異、喜悲之間的分別,于是就可以坦蕩地面對一切事故化變。但是,“君子心大則是天心,心小則文王之翼翼,皆為好也;小人心大則放肆,心小則是褊隘、私吝,皆不好也?!保?0]所謂的“大其心”也不是說什么都不講究,什么都無所謂,放棄原則,而是始終存在著一個君子所為、小人所為的標準區(qū)分。儒家寬德,有根有據(jù),雖提出厚愛萬物,但絕不縱容、姑息不仁不義、亂仁亂義之人之事。

        人活世間,無論待人、處事、接物,首先遭遇的并不是外在于自己的人、事、物,而是內(nèi)在于自己的心態(tài)。所以,努力創(chuàng)造并維持一種平和、健康的心態(tài)對每一個人、于每一件事情、在每一個時刻都非常重要。呂坤《呻吟語·補遺》說:“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贝笮摹⑻撔?、平心、定心,都是儒家寬德的基本要求,因而也應該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的綱常準則。呂坤還認為,“處人、處己、處事,都要有余,無余便無救性,此里甚難言。”人生一世,待人、自處、接物大凡箭在弦上、事到關鍵的時候,誰都顯得心急如焚,惟恐添加麻煩、再費周折或半途而廢、功虧一簣,然而,如果換一個思路重新掂量一下自己目前所作所為的目的、價值與意義,寬限一步,急事緩對,從長計議,適當放慢速度、再降低一次自己的期望值,甚至懷疑、質(zhì)問一下這么做的必要性,于是,也便可能為自己的今后留下更加廣闊的余地。

        施行寬德,還必須積氣、養(yǎng)氣。人與人打交道,只有自家氣力足了,工夫到位了,才可以寬待別人,進而才敢于理解和接受那些并不完滿、還有缺點或仍處于發(fā)展和成長階段的人與事,勉強為之,則不可能到達仁道境界。許衡的《許文正公遺書·語錄下》說:“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事為之際,或遠于理,氣未得平,必勉強其氣,以從于理。人之不善,未合于理,亦在容恕,未庸遽與之爭也。在事必勉強,在人必容恕。茍在事不能強于為善,在人不能容其未善,則吾之仁遠矣!故能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所謂‘萬物皆備于我’,試以斯二者體之,則世間何事不備于我?”這顯然是從對象身上尋找道德主體必須實行恕道的客觀根據(jù)。所以,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一方面,應當勤勉進取,積累氣力,主動修為,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以免降低別人對自己的寬恕度,另一方面,則應當反躬自省,極盡體諒、理解之能事,最大限度地寬待別人。人如果能夠勉力做事和容恕別人,那么,世間就沒有什么不可把握的東西了。

        [1]范曄.后漢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2]何晏,邢昺.論語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

        [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吳亮.忍經(jīng)[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4.

        [5]趙岐,孫奭.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6]呂坤.呻吟語[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3.

        [7]潘平格.潘子求仁錄輯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9.

        [8]張載.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9]高亨.周易大傳今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8:60.

        [10]黎靖德.朱子語類[M].長沙:岳麓書社,1997.

        B5

        A

        1007-4937(2012)03-0015-04

        2012-01-2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忠恕而仁”(10FZX028)

        余治平(1965-),男,江蘇洪澤人,研究員,從事儒家思想、歷史與文化、中國哲學研究。

        姜昱子〕

        猜你喜歡
        小人君子儒家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玉、水、蘭:君子的三種譬喻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44
        平兒是“全人”還是“尤奸”“小人”
        紅樓夢學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30
        論現(xiàn)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12
        指印小人來了
        君子無所爭
        有君子之道四焉
        木勺小人
        與小人為伍
        領導文萃(2015年14期)2015-07-25 02:57:33
        儒家視野中的改弦更張
        天府新論(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3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 亚洲不卡一区二区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久| 久久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 色翁荡熄又大又硬又粗又动态图|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在线亚洲免费精品视频| 手机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18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丰满少妇在线播放bd| 巨茎中出肉欲人妻在线视频| xxxx国产视频| 国产中文字幕亚洲综合| 中文字幕女同系列在线看一|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亚洲二区| 97自拍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人妻熟女高跟丝袜| 国产亚洲精品bt天堂精选|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在线小黄片视频免费播放| 无套内内射视频网站|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91日本在线精品高清观看| 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久久国产自偷自免费一区100|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天堂网av在线免费看|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