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冠東
焦作千業(yè)水泥有限責任公司(454150)
隨著混凝土工程的大型化、工程環(huán)境的超復雜化以及應用領(lǐng)域的不斷擴大,人們對混凝土材料提出了高性能化的要求。作為混凝土第一組分材料,水泥的性能是制備高性能混凝土的關(guān)鍵因素。筆者稱為高性能水泥,二者是相互匹配和適應的,并且體現(xiàn)在以這種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具有高工作性、高強度、高耐久性。
高工作性——主要表現(xiàn)為高流動性、高抗離析性、高保水性、高保塑性和高適應性;高強度——早期相對強度高、強度絕對值高、強度衰減期長;高耐久性——主要表現(xiàn)為高抗?jié)B性、高尺寸穩(wěn)定性、高抗蝕性和高抗堿集料反應性。
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水泥應當是上述三個方面的綜合體現(xiàn),而不是由某一方面性能指標(如強度)的高低來衡量的。
2.1.1 關(guān)于C3S
一般認為C3S水化快,是強度骨干,且耐磨性好、干縮性小,但從3 d~28 d,水泥抗折強度增進率隨C3S增加而減小,而抗壓強度增進率明顯增大,這說明水泥石的脆性增大,抗裂性變差。同時,C3S的水化熱及放熱速率較大,僅次于C3A,這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是不利的。
2.1.2 關(guān)于C2S
C2S水化慢,約是C3S的1/20。其優(yōu)點是水化熱低,抗水性好,后期強度高,在一年之后可以趕上C3S。此外,C2S干縮性最小,是低需水性水泥的主要礦物。
2.1.3 關(guān)于C3A
C3A在4種礦物中水化、凝結(jié)最快,是水泥石產(chǎn)生早強的主要礦物,但強度絕對值不高,后期產(chǎn)生倒縮現(xiàn)象;C3A水化熱大且集中,水化后通過層間水的蒸發(fā)以及形成的水化產(chǎn)物在轉(zhuǎn)型過程中體積的縮小而產(chǎn)生較大的收縮。此外,C3A水化需水量較大,對水泥拌合物的流動性不利,C3A含量高,水泥石的抗硫酸鹽侵蝕性能差。
2.1.4 關(guān)于C4AF
C4AF耐磨性好,遠比C3S顯著。C4AF與C3A比不僅有較高的早期強度,而且后期強度還能有所增長,對抗折強度的貢獻遠大于抗壓強度,即脆性系數(shù)低。C4AF另一個重要作用是生成凝膠狀鐵酸鹽,使水泥石有較大的變形能力,但C4AF過高對熟料煅燒和水泥粉磨都會造成很大的困難。
2.1.5 水泥熟料礦物組成的控制
綜上所述,高性能水泥熟料應有足夠的硅酸鹽礦物含量,溶劑礦物C4AF與C3A不宜過高。一般要求C3S與C2S合量在75%以上,C4AF與C3A合量在20%左右,新型干法對應熟料三率值KH=0.91、n=2.5、p=1.4 較好。
水泥的細度和顆粒組成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水泥的性能。水泥的細粉含量和顆粒級配主要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需水量、強度、密實性、易開裂性和耐久性。細粉能提高早期強度、密實性、及砂漿流動性,但對干縮裂紋不利;顆粒分布過窄需水量過高,對和易性不利。任何一個特定的顆粒組成均可用RRB粒度分布曲線中的特征粒徑xO和均勻性系數(shù)n來表述,xO值決定細粉含量,n值決定顆粒分布寬度。一般要求n≥1.0,xO值根據(jù)工程需要決定。
試驗表明,將輔助膠凝材料按適當比例加入水泥中,在一定條件下將產(chǎn)生形貌效應、填充效應和活性效應。例如,在水泥中摻入磨細的礦渣和粉煤灰,由于粉煤灰具有球形粒子的外形特征,與超細礦渣一起在水泥拌合物中起“潤滑”作用,從而改善水泥拌合物的流動性,降低需水量。由于礦渣和粉煤灰的摻入取代了部分水泥熟料,降低了膠凝材料的水化熱,提高了水泥混凝土尺寸穩(wěn)定性。輔助膠凝材料的活性效應在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下實現(xiàn)的,不減少或提高了水泥石的強度。
1)水泥對混凝土而言只是一種半成品,符合標準的水泥也會出現(xiàn)水泥的物理性能與用其配制的混凝土的建筑性能不一致的現(xiàn)象。因此,評價某種水泥質(zhì)量的優(yōu)劣,應當是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前提下,考核其滿足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各種技術(shù)要求的能力。
2)水泥對混凝土的適應性可以從水泥熟料的礦物組成、水泥的粉磨工藝和摻加非熟料的其它組分材料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