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
為迅速適應未來工作崗位要求,師范生必須在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兩方面做好準備。教育實習是師范生積累教育實踐經驗的主要途徑。但由于接收單位害怕實習生影響教學質量等原因,他們很難融入其中。為使教育實習真正達到目的,課題組將農村教師脫產研修與師范生教育實習相結合,在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實驗基礎上初步形成了師范生教育實習的“三角置換”模式。
“國培計劃”脫產研修項目采用“頂崗實習,置換培訓”模式。農村教師到高校接受為期三個月的脫產研修,高校實習生到農村中小學接替該教師的工作崗位?!半p向置換”使農村小學教師脫離繁重工作,專心參與培訓;使師范實習生有機會獨立承擔工作,強化提升教育實踐能力。[1]
但從實習生角度看,“雙向置換”模式存在若干問題。首先,師范實習生初出校門,他們在教學方法、課堂組織、學生管理等方面經驗欠佳,很難在短時期內獨當一面。其次,實習生分布在各農村小學,高校教師指導工作費時費勁;當?shù)剞r村小學教師本身教學任務繁重,自身學歷、素質條件有限,對實習生的指導能力不強。再次,某些偏遠農村小學食宿條件差,女生人身安全難以保障。此外,大多農村教師也不放心將工作交給沒有經驗的實習生。[2]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在實踐中探索出“三角置換”模式。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城鎮(zhèn)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的意見》規(guī)定:沒有支教經歷的城鎮(zhèn)中小學教師不能晉升高級教師職務,不得參評優(yōu)秀教師,且支教時間不得少于一年?!叭侵脫Q”就是將縣城教師支教、農村教師脫產研修和師范生頂崗實習連為一體。當?shù)乜h城小學教師到農村支教,發(fā)揮以點帶面輻射作用;農村小學教師放心將工作移交給縣城支教教師,專心到高校參加脫產研修;師范實習生到縣城小學頂崗實習。
“三角置換”模式已經在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進行了兩個周期的實驗。課題組對參與實驗的頂崗實習生、支教教師、農村研修教師、支教學校領導和縣教體局領導進行了問卷調查或訪談。綜合調查結果顯示,“三角置換”模式給頂崗實習生提供了比較優(yōu)越的工作生活條件;更加便利的交通設施;豐富的崗位實踐機會;縣城優(yōu)質師資力量的指導等,使實習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但也暴露出諸多問題:
第一,頂崗實習生的崗前選拔輔導缺乏規(guī)范。不少實習生反應崗前培訓倉促缺乏針對性。第二,頂崗實習生工作缺乏監(jiān)管。某些實習生責任心不強,出現(xiàn)頻繁更替和擅自離崗現(xiàn)象?!叭侵脫Q”模式第一周期實驗中,某實習崗位甚至在兩個月內換了五個人。某研究生到崗一周后突然自行離開。該生反映她是剛入校的一年級新生,學校在沒有說明情況的前提下將其派去實習,她急于回校完成學業(yè)才不得不擅自離開。派出高校的運作機制、重視程度以及實習過程監(jiān)管不利共同造成上述不良事件發(fā)生。第三,頂崗實習生缺乏系統(tǒng)指導?!叭侵脫Q”模式將實習生安排在縣城小學,目的之一是為了方便高校教師指導學生。但對實習生調查反饋顯示,他們很少和高校指導教師見面,只通過電話短信偶爾聯(lián)系。高校教師的指點大多僅限于提醒安全、生活關心,對學生專業(yè)技能指導幾乎為零。實習單位教師往往用一周時間將工作交接后就離校,多數(shù)實習生沒有長期輔導教師。甚至有學生反映實習期間從沒有人去聽自己的課。第四,頂崗實習經費補貼制度需要完善。實習生完全頂替一名教師的全部工作,理應得到適當?shù)纳钛a貼。目前各方對頂崗實習生的補助還停留在自覺自愿階段。鄭州師范學院給每位頂崗實習生每月600元補貼。僅有兩所實習單位給實習生每月100元和300元補貼。在生活成本水漲船高的情況下,此經費補助顯得捉襟見肘。第五,頂崗實習專業(yè)需求發(fā)生變化。目前“三角置換”派出實習生和研修教師集中在語文、數(shù)學、信息技術三個專業(yè)??h城小學的科學、綜合實踐課程缺乏專職教師,農村小學甚至沒有體、音、美專職教師?!叭侵脫Q”項目應加大對體育、音樂、美術、社會、科學、綜合實踐科目的扶持力度,多派相關專業(yè)實習生。第六,頂崗實習效果評價機制需要健全?!叭侵脫Q”模式下的師范生教育實習制度與傳統(tǒng)實習方式有很大不同,我們對其實施效果也有更多期待??茖W合理的效果評價機制對置換三方工作學習積極性和紀律規(guī)范也是一種保障。
基于“三角置換”的師范生教育實習制度要想達到目的,必須制定配套政策,實現(xiàn)政府、師范院校、實習學校協(xié)調配合,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出臺專門文件,在師范生教育實習制度的確立和運行中起宏觀調控、監(jiān)督保障作用。
1.統(tǒng)籌時間安排
“三角置換”以一年為一周期。4月份由各縣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高校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本年度各地區(qū)需要置換培訓的教師人數(shù)以及可以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人數(shù)。5月份省級教育主管部門根據上報數(shù)據,綜合各種客觀條件確定各地本年度參與“三角置換”人員數(shù)量。6月份下達文件,對“三角置換”工作進行詳細部署安排。9月至12月正式實施“三角置換”。1月份結束置換,考核評價。3月份總結上年工作經驗,為新一輪置換工作做準備。
2.落實實習經費
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明文規(guī)定實習生均最低經費配置并劃撥專項資金,結合高校以及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劃撥經費共同組成實習經費。該經費包括實習生生活補貼,實習指導教師(高校指導教師和實習學校指導教師)交通、工作量費用,網絡信息交流平臺建設和維護,優(yōu)秀參與單位獎勵等。規(guī)范實習經費管理,將各地經費劃撥和使用情況作為評價其“三角置換”工作成績的依據之一。
3.精選參與單位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將學校申報與政府考核相結合,選出師資培訓力量強,實習生素質過硬,設施條件好,參與態(tài)度積極的高校和縣城小學。被選拔上的單位應定期考評,可擇優(yōu)建立實習基地,穩(wěn)定合作關系。
4.建立交流平臺
“三角置換”項目的實習生比較分散。建議由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牽頭建立教育實習網站,開設實習生交流版塊;專家答疑解惑版塊;實習資料存放版塊(存放優(yōu)秀實習教案、課件、教學實況錄像等);實習總結版塊(存放實習總結、心得、體會、簡報、經驗)等。網絡交流平臺能給實習生提供一個寬松、及時的交流空間,激發(fā)他們自主探索,互相學習,獲得歸屬感。
5.調整置換配比
已經進行的兩個周期的“三角置換”實習制度均采用l:l的配比(一位實習生頂替一位支教教師)。此次訪談中中牟縣新圃街小學校長提出l:2配比方式(兩位實習生頂替一位支教教師)。該配比方式減少實習生工作量,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備課、聽課、試講、管理學生,有助于其自身業(yè)務能力提高,工作質量也有保證。調查顯示,縣、鄉(xiāng)小學的體育、音樂、美術、社會、科學、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等科目師資力量匱乏,建議“三角置換”項目派出實習生向上述科目傾斜。
6.完善督導評估
建議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一套針對高校、實習單位和地方政府部門的督導評價指標。該評價指標應詳細規(guī)定實習生工作量、指導教師職責、高校選拔輔導程序等。某些指標可以采用量化積分方式,派專人對過程進行督導,對總評優(yōu)秀單位獎勵,不合格單位整改或取消資格。
2011年中牟縣教體局專門就“三角置換”出臺文件,對三方置換時間、經費、責任、義務等作出詳細規(guī)定。與2010年相比,實習生的表現(xiàn)更穩(wěn)定,實習接收單位十分滿意。因此,各市、縣教育主管部門應在省教育主管部門文件精神指導下,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臺適合本地“三角置換”模式的文件,確保該模式執(zhí)行有章可循。
師范院校是“三角置換”模式實習生的派出單位,在實習制度的建立和執(zhí)行中理應擔負主要責任。鄭州師院教師培訓歸繼續(xù)教育部,學生實習工作歸教務處,選派學生由各系部決定。這種多頭管理方式導致置換實習工作安排困難。因此,建議高校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實習工作的聯(lián)絡、管理、考評,并賦予該部門相應的權利和運作經費。
1.規(guī)范選拔程序
“三角置換”模式需要實習生全情投入三個月。雖然實習單位是縣城小學,但很多學生仍然認為路途遙遠、經濟成本高、工作任務重。而且實習時間正好處于學生考研或應聘工作的關鍵時期,致使他們對頂崗實習熱情較低。高校應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實習動員工作。講明“三角置換”實習模式的操作方式和意義;實習期間的生活補貼;頂崗實習生可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評選優(yōu)秀畢業(yè)生,優(yōu)先推薦工作;聯(lián)系地方教育局出臺文件,在招教考試中給予頂崗實習生加分對待等。
高??稍?月根據上級下達的置換研修教師數(shù)量確定頂崗實習學生人數(shù),公開征集學生報名。在學生報名基礎上以校或系為單位組織筆試、面試(試講、說課、答辯),最終篩選確定實習名單。一經入選,非特殊原因不能退出,記入學生誠信檔案,保證置換到位。
2.加強職前輔導
高??山o實習生布置暑假作業(yè),包括熟悉小學教材、備課、試講、閱讀相關書籍等。九月份開學后對實習生進行兩周崗前強化培訓。第一,以集體講座形式布置實習要求。第二,邀請中小學一線名師給實習生講解教學技巧,學生管理經驗。第三,邀請教育專家講座,使實習生認識頂崗實習的意義,認同頂崗實習模式。第四,邀請原優(yōu)秀頂崗實習生開展經驗交流。除了集中培訓以外,各系應選課程與教學論教師分專業(yè)、分小組對實習生進行備課、上課、課件制作等培訓。
3.做好跟蹤指導
“三角置換”中,縣城支教教師和農村脫產研修教師都有各自單位和當?shù)亟逃鞴懿块T約束管理,而頂崗實習生遠離高校,又不隸屬于實習學?;虍?shù)亟逃鞴懿块T,其外在約束力較少,必須對其嚴格監(jiān)督指導。高校應選擇專業(yè)知識豐富又極具責任心的教師擔任指導工作,規(guī)定指導頻率和指導內容細則,給予差旅費等補助,計算工作量,納入教師工作考核范圍,作為評先評優(yōu)職稱晉級參考條件。
4.挖掘合作潛力
在“三角置換”模式中,縣城小學既要派教師到農村支教,又要培養(yǎng)業(yè)務能力還不熟練的實習生,其收益最少。為提高縣城小學參與“三角置換”的積極性,可在高校和縣城小學之間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此次訪談中中牟新圃街小學校長提議借助頂崗實習契機,將該小學建成鄭州師范學院實習基地。高??梢岳闷渲橇?yōu)勢,免費為縣城中小學提供師資培訓、教育咨詢、科研指導,促進深入合作。
縣城小學在支教教師派出和頂崗實習學生的接收中存在銜接不暢問題。某些實習生到崗后支教教師已經離開;這給本來就經驗欠缺的實習生造成更大困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統(tǒng)一部署,嚴格規(guī)定離崗到崗時間,給支教教師和實習生兩周共同工作的過渡期。
調查中實習生普遍反映,支教教師離去后,實習學校就沒有專門教師對自己進行輔導。中牟新圃街小學在這方面做得較好。該校指定學科組長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檢查實習生的教案并指導備課。實習生試講過關后方可正式上課。實習生上課時整個年級的老師和教導主任都去聽課。在該校實習的焦作師專張同學態(tài)度認真,工作用心,在學校指導和自身努力下很快就能獨立上課,還參加學校的教研、評課、說課活動,確實起到了頂崗作用。該生畢業(yè)后主動參加中牟招教考試并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建議其他實習單位借鑒新圃街小學做法,給每位實習生配備長期指導教師。
實習生雖然缺乏經驗,但是他們有工作熱情,有新知識結構和教育理念。實習單位應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勢,挖掘實習生的潛能。調查中有些實習生反映當?shù)亟處煵恢С中抡n改理念,自己只能被迫接受傳統(tǒng)教法。信息技術專業(yè)實習生反映實習學校沒有開設計算機課,設備老化,自己所學專業(yè)無用武之地。實習單位應該轉變思想,大膽放手讓實習生嘗試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給他們更自由的發(fā)展空間,將實習生轉化為學校的資源,為本校教師帶來新思想,新活力。
教師教育專業(yè)化和教師教育一體化都要求我們建立動態(tài)、開放、多元化的教師教育模式,把教師教育看成包含職前、職后在內的完整連續(xù)過程,使教師教育的發(fā)展主動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并對基礎教育改革起指導引領作用?!叭侵脫Q”實習制度的初衷不是支教,而是著眼于師范生專業(yè)能力的成長。在此期間,實習生將承擔壓力,以普通教師身份進行實際教育工作。只有深入一線教育教學,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理解教師職業(yè)、理解教育教學本身。
[1]蘇勇.頂崗實習置換培訓——構建師范生教育實習與農村中學教師培訓一體化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9,(8):104-107.
[2]郭建耀,閆禎.師范生頂崗支教實習的現(xiàn)實意義與存在問題[J].當代教師教育,2009,(1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