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珍芳,翟惟凱
(張家港市中醫(yī)醫(yī)院,江蘇 張家港 215600)
翟惟凱主任醫(yī)師是江蘇省名中醫(yī),從事臨床醫(yī)療40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創(chuàng)制出一系列有效、實用的中醫(yī)治療腎炎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筆者跟師隨診,受益匪淺,現(xiàn)將翟惟凱主任醫(yī)師運用疏泄三焦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經(jīng)驗,整理報告如下。
慢性腎炎屬于中醫(yī)學“水腫”“腰痛”“虛勞”等范疇。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可由于感受外邪,或飲食不節(jié),或勞逸過度,或藥物因素等原因而導致病程進展加快,病情惡化。慢性腎炎雖然病因多樣,病機錯綜復雜,但其發(fā)病關系到肺、腎、脾三臟,肺氣失于通調,脾氣失于傳輸,腎氣失于蒸化,則人體水液代謝失常而生病變。肺、脾、腎,分屬上、中、下三焦?!叭拐撸瑳Q瀆之官,水道出焉”,支持諸氣,疏通水道,維持人體的水液代謝是三焦的主要功能。三焦氣化功能失常則產(chǎn)生水液潴留,精(津)液外泄的水腫、蛋白尿等癥狀。因此其發(fā)病機制中以三焦樞機不利為關鍵,其病機多為本虛標實。腎氣不足為本,濕熱、瘀血、毒邪壅滯三焦為標。標本相互作用,導致病情遷延不愈,直至惡化。正基于此,翟師對慢性腎炎的治療提出了疏泄三焦的治療大法。
由于慢性腎炎以腎氣不足為本,濕熱、瘀血、毒邪壅滯三焦為標,治療關鍵在于疏泄三焦,調整三焦氣化功能,增加水液代謝,減少蛋白尿。翟師仿《溫病條辨》三仁湯的組合原理,結合腎炎的特點,增加活血、行氣藥物,提出了治療慢性腎炎的基本方:杏仁10 g,豆蔻仁6 g,薏苡仁30 g,桔梗6 g,枳殼7 g,厚樸6 g,半夏10 g,滑石30 g,六月雪45 g,益母草30 g,馬鞭草15 g。方中用杏仁開上焦,豆蔻仁宣中焦,薏苡仁滲下焦。桔梗、枳殼升降并舉,上通下達,使三焦之氣得以風化,彌漫三焦之濕熱得以分解。益母草、馬鞭草能入血化瘀利水,六月雪泄?jié)峤舛?。全方具有氣血同調、升降并舉、濕熱分消的特點。如患者上半身腫加麻黃、防風;下半身腫則加大腹皮、車前草;熱重時加黃柏、黃芩、石韋、金銀花、紫花地丁;濕重時加藿香、佩蘭、茯苓、蒼術;易盜汗者合用當歸六黃湯或牡蠣散;平素易感冒者合用玉屏風散;高血壓者加鉤藤、羅布麻、石決明等平肝潛陽;尿蛋白經(jīng)久不消者可加金櫻子、芡實、清風藤、海風藤;血尿明顯者加用蒲黃炭、茜草炭、藕節(jié)炭、大薊、小薊、白茅根、仙鶴草、紫珠草;氣虛明顯者加黨參、黃芪;陽虛明顯者可加用菟絲子、淫羊藿,并提出要慎用肉桂、附子等溫燥之品[1]。
翟師認為,慢性腎炎蛋白尿除治療外,生活起居亦很有必要,要求患者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感冒,以防加重病情;保持皮膚清潔;調暢情志,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忌辛辣刺激之品,予優(yōu)質蛋白飲食(每日0.6~1.0 g/kg),同時控制磷的攝入。在低蛋白飲食時應防止營養(yǎng)不良,可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以滿足每日生理代謝所需的熱量。一般無需限鹽,水腫明顯時應進低鹽飲食,每日攝入鈉1.2 g。
徐某,女,58,歲,退休工人。病歷號2009015741。2009年11月初診。曾因解泡沫尿,尿檢PRO:+++于2009年初入住上海華山醫(yī)院,行腎穿刺活檢提示膜性腎病,當時予足量激素及口服厄貝沙坦片治療,但蛋白尿控制不佳,24 h尿蛋白定量在4~5 g?;颊咭蚍眉に睾蠖靖弊饔妹黠@而改求中醫(yī)治療。就診時倦怠乏力,全身浮腫,頭昏,脘悶納呆,少尿,舌質淡,苔垢膩,脈沉。腎功能正常,24 h蛋白尿定量5.1 g,肝功能:血白蛋白23 g/L。診斷:慢性腎炎,證屬腎氣虧虛,邪濁壅滯三焦。治以益腎泄?jié)?,疏泄三焦,兼以化瘀利水。處方:杏?0 g,豆蔻仁6 g,薏苡仁30 g,桔梗6 g,枳殼7 g,厚樸6 g,半夏10 g,滑石30 g,六月雪45 g,益母草30 g,馬鞭草15 g,大腹皮10 g,車前草15 g,牡丹皮10 g,山茱萸15 g,玉米須15 g。服藥10劑后,全身水腫減輕,尿量增加膩苔漸化。復查24 h尿蛋白定量3.6 g。繼以益腎泄?jié)?,疏泄三焦之法鞏固,處?杏仁10 g,豆蔻仁6 g,薏苡仁30 g,桔梗6 g,枳殼7 g,厚樸6 g,半夏10 g,滑石15 g,六月雪45 g,益母草30 g,馬鞭草15 g,大腹皮10 g,車前草15 g,牡丹皮10 g,山茱萸15 g,玉米須15 g,鹿御草30 g,菟絲子30 g。服用半月后復查24 h尿蛋白定量1.1 g。肝功能血白蛋白33 g/L。此后患者長期在門診隨訪,24 h蛋白尿定量控制在1.0 g以內。
[1]黃敏,翟惟凱.翟惟凱主任醫(yī)師治療尿道綜合征經(jīng)驗[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27(6):94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