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璐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湖北武漢 430074)
論吉姆老爺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夏 璐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湖北武漢 430074)
《吉姆老爺》是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在英國小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人公吉姆因一時膽怯,鑄成大錯,一直背負沉重的道德枷鎖,幾番退避卻無法走出陰影,最終以慷慨赴死實現(xiàn)對道義的擔當。吉姆可望而不可及的英雄夢想,吉姆性格中的悲劇因素和社會帶給他的重重壓力等三個方面造成了他的悲劇命運。
康拉德;吉姆老爺;悲??;必然性
約瑟夫·康拉德(1857~1924)被英國著名文學評論家里維斯列為英國文學史上五大作家之一。康拉德的《吉姆老爺》被視為英國小說史上的一座豐碑。美國著名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曾經(jīng)這樣評論《吉姆老爺》:“即使康拉德未曾寫出任何其他作品,單憑這一本書,也足以使他的文學聲譽永垂青史。”[1]
主人公吉姆自幼向往海上英雄生活,后來成為商輪“帕特那號”的大副。在一次遠航中,“帕特那號”面臨沉沒的危險。船長帶著幾名白人船員偷偷乘救生艇逃命,吉姆由于一時膽怯也縱身跳進了救生艇。后來,吉姆深感恥辱,獨自出庭受審。由于無法忍受“帕特那號”事件不斷被人提起,他只能不停地更換工作。最后躲進與文明隔絕的帕圖桑,成為該地區(qū)受人民尊敬的“吉姆老爺”。善良的吉姆放走了流竄到帕圖桑的海盜布朗,卻反遭其報復,吉姆最終以死洗刷了自己的聲譽。筆者將從吉姆可望而不可及的英雄夢想、吉姆性格中的悲劇因素以及社會壓力三方面分析造成其悲劇的必然因素。
吉姆的英雄夢想與他的海洋生活經(jīng)歷相伴相隨,然而理想和現(xiàn)實兩個世界總是若即若離,無法產(chǎn)生交集。每當現(xiàn)實中的危險逼近,英雄夢想就無可避免地化為泡影,而這一切都源于吉姆愛幻想的天性和避險逃生的本能。
吉姆對海洋和冒險生活的向往,最初來自文學讀物中的描寫。當父親送他到商船船員教練船上訓練時,他常常會在腦海里將自己幻化成為海洋生活的各種英雄形象?!八匆娮约簭某链暇热恕蛘叱链院笏闪艘粋€孤零零的漂流者……他在熱帶海岸上與野蠻人對峙,在公海上鎮(zhèn)壓嘩變,在汪洋中的一葉孤舟上鼓舞絕望的人們的士氣……”[2](P3)商船相撞事件發(fā)生之后,其他水手紛紛下海救人,吉姆的反應卻是不知所措。思想和行為的巨大反差,為吉姆日后在“帕特那號”上棄船逃生的選擇埋下了伏筆。
吉姆的腳被桅桿砸傷以后,他一連躺了好多天,開始暗自高興不用到甲板上去;傷好后,他在東方的一個港口停留,遇到一些害怕過海上艱苦生活,期望平安懶散混完一輩子的水手們,而吉姆對他們的態(tài)度從開始的“簡直比影子還要虛幻”,變成了“一看見這些人就覺得入迷”[2](P9)。這一系列的表現(xiàn)和思想變化,顯示出吉姆和他的英雄夢想漸行漸遠,從英雄夢想中墮入塵世,成為一介俗人。
當“帕特那號”平穩(wěn)航行時,吉姆一度找回了信心和勇氣,開始在腦海里描畫各式各樣的英雄業(yè)績。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只有在這種無壓力的情況下,他的英雄夢想才會如此的燦爛。
“帕特那號”船底掛碰異物導致船艙進水之后,吉姆曾想叫醒船上熟睡的乘客,讓大家逃生,可是他又害怕這樣做會使大家陷入恐慌。船隨時會沉沒,救生艇數(shù)量也不夠,他最后選擇不發(fā)一語,這讓他再次與夢想中的英雄失之交臂。
吉姆意外發(fā)現(xiàn)船長和幾個白人船員打算棄船逃生,他的心中充滿對自己和船上乘客命運的徹底絕望和對船長等人的痛恨鄙夷。這時的他幾乎要完成與船同沉的英雄使命,實現(xiàn)理想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完美統(tǒng)一。但在最后時刻,在風暴的逼近和船體傾斜下沉的雙重威脅下,吉姆再次選擇了屈服,那噩夢般的一跳,徹底終結(jié)了吉姆的英雄之夢。
吉姆具有一種追求完美、悲天憫人的浪漫主義情懷,這樣的性格特征與他所處的社會大環(huán)境格格不入,導致了他的悲劇結(jié)局。
“帕特那號”事件發(fā)生以后,吉姆每天都生活在深深的自責中,他時而為自己白白浪費了一個絕好的可以得到殊榮的機會而神情恍惚,時而又為自己在關鍵時刻表現(xiàn)出來的怯懦而傷心痛苦??梢娂穼ψ约河兄芨叩钠谕M约耗艹蔀橐幻⑿郯愕耐昝篮T,這一點即使在他犯下嚴重錯誤之后仍然存在于他的內(nèi)心深處。
吉姆來到小島帕圖桑以后,一直以一身白衣示人。一塵不染的白衣,象征著他內(nèi)心仍然沒有放棄對完美的追求。在帕圖桑,吉姆每個月都冒著被阿朗拉甲下毒的危險,只身前往拉甲的寨子里為窮人爭取最基本的生存權(quán)利;他聯(lián)合布吉斯頭人多拉敏的兒子華利士大英,奇襲并打敗了阿拉伯匪徒阿里謝里夫,給布吉斯人民帶來了和平的生活;他保護被阿朗拉甲趕到山崖的漁村人民,讓他們重新獲得捕魚的權(quán)利……吉姆就這樣用他敏感的、富于洞察力的心去體會和分擔人們的疾苦,為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抗爭著、戰(zhàn)斗著,從而一步步贏得人們的尊重;同時也使得阿朗拉甲、阿里謝里夫等人對他恨之入骨,幾次三番想要置他于死地。
吉姆一方面努力塑造自己在帕圖桑人民心中的完美形象,一方面希望他那段不光彩的歷史永遠不要被人提起。這個微妙的平衡在海盜布朗到來之后被打破了。當吉姆來跟布朗談判時,布朗竭力為自己和手下作辯解。而在吉姆看來,布朗等人是他原來的那個世界派來的特使,他們找上門來,對他現(xiàn)在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種威脅。布朗一面大倒苦水,強調(diào)自己和手下饑餓艱苦的窘境,以博取吉姆的同情;一面又逼問吉姆是否平生沒有做過一點虧心事,使得吉姆苦心經(jīng)營的完美形象面臨崩塌的危險。于是,吉姆做出了致命的錯誤抉擇——放走布朗。
吉姆所面臨的社會壓力主要體現(xiàn)為各色人等對“帕特那號”事件的評價。高尚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令吉姆羞于再與這些人為伍;而世俗者則出于各自的私利,對吉姆或貶低,或脅迫,或利用,令他百般無奈,不得不一再退讓,甚至連在偏遠的帕圖桑避世求生也最終成為奢望,只能以死求全。
高尚者的代表之一布賴爾利船長對吉姆的命運感同身受,深切同情吉姆因選擇出庭受審而遭受的煎熬和恥辱,在他的眼里,海員的榮譽如同生命一樣重要。另一位代表是參與救援“帕特那號”的法國炮艇上的一名船員,他深深惋惜吉姆在最后一刻缺乏足夠的勇氣戰(zhàn)勝自身的恐懼。父親寫信告訴吉姆千萬不要忘記,“誰一旦屈服于誘惑,便立即就有徹底墮落和永遠毀滅的危險?!保?](P250)這些堅定的榮譽的捍衛(wèi)者,讓生性清高的吉姆無法在原來的海港立足,從而開始了在各個海港的流浪生活。
生意人切斯特建議吉姆馬上認輸,他認為吉姆沒什么能耐,被吊銷海員執(zhí)照后將無處可去?!芭撂啬翘枴钡亩茌喢看斡龅郊范紩幸鉄o意地提到那段不堪的往事,以此威脅吉姆,來換取穩(wěn)定的工作崗位。和吉姆在酒吧斗毆的丹麥人,因為在臺球桌上輸給了吉姆,就提起“帕特那號”事件拿吉姆尋開心……盡管他們自身并不那么高尚,卻總是以不同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揭開那塊傷疤,警示吉姆,讓他只能退卻,選擇逃避。
壓垮吉姆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邪惡的海盜布朗的偷襲事件。吉姆得知布朗在逃跑途中殺死華利士大英的消息以后,意識到他親手毀掉了自己創(chuàng)造的成果,辜負了布吉斯頭人和人民對他的信任。他不愿意再次茍活于人們的譴責和失望中,不愿意再次逃跑,高傲地選擇了慷慨赴死。
[1]王玉蓮.生命,無以逃避和幻想——試析《吉姆老爺》中吉姆老爺?shù)男愿癖瘎。跩].名作欣賞,2011(26).
[2](英)康拉德.吉姆老爺[M].蒲隆,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葉利榮E-mail:yelirong@126.com
Abstract:Lord Jim,one of Joseph Conrad’s masterpieces,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novels.The hero Jim,who made a big mistake due to momentary cowardice,had been saddled with heavy moral shackles.He retreated several times but still could not step out from the shadows,and finally he chose to sacrifice his life for morality.Jim’s unreachable heroic dream,the tragic factors in Jim’s character and the pressure from the society leads to his tragic fate.
Key words:Conrad;Lord Jim;tragedy;inevitability
On the Inevitability of Lord Jim’s Tragic Fate
XIA Lu (Wenhua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74)
I106.4
A
1673-1395(2012)05-0030-02
2012-03-20
夏璐(1978—),女,湖北武漢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