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錦秀,林俊和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5)
《傅青主女科》作者傅山,字清竹,后改字青主,山西陽曲(今太原)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兼醫(yī)家。其博涉經史百家,德才兼?zhèn)?,理法嚴謹,制方精良,應手輒效。《傅青主女科》是其代表著作,是中醫(yī)婦科疾病治療的典范,其蘊含著豐富的中醫(yī)養(yǎng)生思想。本文從藥物養(yǎng)生、精神養(yǎng)生和房室養(yǎng)生3個方面淺談其婦人養(yǎng)生思想,弘揚其優(yōu)秀的學術思想,傳承中醫(yī)養(yǎng)生文化。
藥物養(yǎng)生是養(yǎng)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它是通過服用或外用天然中藥并借助其補養(yǎng)或通瀉作用,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和調臟腑、暢通經絡,達到其益壽延年,祛病強身的目的[1]。《傅青主女科》一書中尤重補腎健脾,補益氣血,其用藥精到,多是平和之品,多有補益之效。腎者,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藏精,主生長、發(fā)育與生殖,腎之精氣的盛衰決定了機體的生、長、壯、老、死。腎氣與長壽和衰老的關系最為密切,養(yǎng)生長壽重在補腎[2]。張景岳指出“先天強厚者多壽”。腎與婦科疾病聯系密切,傅氏對婦科疾病多從腎辨證論治,腎陰虛者可致腰膝酸軟、兩腿無力、眩暈耳鳴、失眠多夢、婦人經少經閉、崩漏、不孕等,對此證多用滋陰補腎法,如擬兩地湯治腎火旺而陰水虧所致經水先期而量少,擬清骨滋腎湯治陰虛內熱之骨蒸夜熱不孕,擬養(yǎng)精種玉湯大補腎水治身瘦不孕等。其滋補腎陰方中多用生地黃、熟地黃、麥冬、白芍、玄參、阿膠、石斛、當歸等滋陰養(yǎng)津之品;腎陽為命門之火,命門火衰,機體失溫煦,腎陽虛者可致畏寒怕冷、四肢發(fā)涼、宮冷不孕、月經失調等,對此多用溫陽補腎法,如擬溫胞飲治宮冷不孕等,傅氏此法常用杜仲、巴戟天、菟絲子、補骨脂、肉蓯蓉、枸杞子、續(xù)斷等,并少用肉桂、附子等過于辛燥之品,以防耗竭真陰。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脾喜燥惡濕,主運化升清,胃主受納腐熟。脾胃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倉廩,應用調理脾胃的方藥,對預防疾病發(fā)生、提高人類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3]?!督饏T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故養(yǎng)生當以調理脾胃為重。脾胃功能失常,可致濕濁內生,五臟失和,導致帶下、妊娠浮腫、肥胖不孕等疾病,傅氏多用健脾益胃法擬完帶湯治白帶、加減補中益氣湯治肥胖不孕等,其喜用白術、山藥、人參、茯苓、陳皮、甘草等,尤以白術和山藥用得最多、最巧,白術善健脾利水,性燥,山藥可佐其燥,白術與山藥一陽一陰,一燥一潤,伍用相輔相成。氣血是人體臟腑功能活動的基本物質,《素問》指出,“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人有陰陽,即為血氣”。調和氣血是養(yǎng)生防病的重要舉措?!陡登嘀髋啤分懈凳献詣?chuàng)的71首方中,當歸、白術、人參、芍藥、熟地黃用的頻率最多,且補氣藥比補血藥用的頻率更多,這些藥物性味多甘、溫,功能補氣養(yǎng)血,是傅山治療婦科病的常用藥物[4]。
精神養(yǎng)生,是在“天人相應”整體觀的指導下,通過怡養(yǎng)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保護和增強人的心理健康,達到形神高度統(tǒng)一,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的方法[1]。情志是婦科疾病常見的致病因素,尤以肝郁為多見,調攝情志對婦人養(yǎng)生防病有重要的作用。
肝者,將軍之官,屬木,為氣血調節(jié)之樞,司人體氣機平衡,體陰而用陽,主疏泄,具有升發(fā)、條達等生理特性。古人有“女子以血為本”“肝為女子之先天”之說,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易致肝郁。婦人經帶胎產諸癥可因肝郁所致,傅氏臨證多考慮情志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傅氏認為,肝郁可致月經先后無定期、不孕、白帶、產后乳汁不通、妊娠子懸脅痛等多種疾病。肝郁又與脾腎密切相關,肝郁可下克脾土,脾土之氣塞則腰臍之氣不利,其不能通任脈達帶脈而造成胞胎之門閉,以致不孕;又脾土受傷,濕濁內生,脾精不守,以致白帶。腎為肝之母,肝郁而致腎之氣不宣,時通時閉,致經水先后無定期,又若肝氣不郁,肝之血必旺,可協腎水助養(yǎng)胎保胎,則無妊娠子懸脅痛之患。因此,不論經、帶、胎、產及諸雜癥,凡抑郁導致斯疾,解郁但以扶正為主,佐以解郁化滯之品,使其補而不膩,疏不耗正[5]。且其治肝郁并不僅僅單純治肝,多顧及脾腎、氣血,其滋腎水腎精而解肝郁和益氣健脾養(yǎng)陰而解肝郁是其解郁思想之特色。肝氣郁結,情志不暢,疾病叢生,因此,婦女重視精神養(yǎng)生,控制不良情緒,讓心情舒暢,則肝氣不致郁結,可減少多種疾病的發(fā)生,亦可防止疾病的加重。
房室養(yǎng)生是中醫(yī)養(yǎng)生的重要內容,古稱“房中術”。男女交合乃自然之道,然交合不當,危害甚大,《素問》指出,“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jié)也”??梢姡R房室養(yǎng)生之道乃養(yǎng)生防病、延年益壽的重要途徑。
傅氏十分重視房事生活在婦人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中的影響,其認為房事生活失當可導致婦人經帶胎產等方面的問題。在血崩篇,傅氏指出,“年老血崩”“少婦血崩”“交感血出”和“血海太熱血崩”,均與房事生活相關,年老之婦人,腎精不足,天癸匱乏,應控制性欲,禁止房事,以防腎精耗竭,腎中相火旺動而致“年老血崩”;妊娠宜避房事,以防精泄,氣血不足,母子無所養(yǎng),而致血崩、墮胎或生子難養(yǎng);經期要禁房事,落紅30個時辰后再入房。白帶篇中,傅氏指出,行房過度是白帶致病因素之一,精血耗損,氣不能化經水,就會導致白帶病。在妊娠與小產篇,傅氏指出,懷孕婦女若色欲過甚,房事不禁,可致脾腎虧損而帶脈急,帶脈不能約束胞胎,致胞胎下墜,少腹痛,胎動不安;亦可使精氣大泄,腎水不足,相火旺動,胎不能固,致孕婦血崩、小產。產后,臟腑功能未定,氣血未恢復,應該慎欲靜養(yǎng),若犯色戒,精氣大泄,可致產后血崩。此外,傅氏指出,房事不慎也可導致陰虛火旺而不能受孕。傅氏對房室養(yǎng)生的精辟論述有一定的科學根據,對婦人養(yǎng)生防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傅青主女科》是中醫(yī)婦科的巨大寶藏,為婦人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指導,本文淺談其養(yǎng)生學術思想,傳承和弘揚其學術精華。
[1]張學梓,錢秋海,鄭翠娥.中醫(yī)養(yǎng)生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600-609.
[2]梁晶,郭衛(wèi)平.養(yǎng)生長壽重在補腎[J].吉林中醫(yī)藥,2006,26(2):7-8.
[3]崔慧芳,姜麗紅.從脾胃論治亞健康[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24(1):47-48.
[4]劉鴻雁.《傅青主女科》方藥配伍規(guī)律探析[J].光明中醫(yī),2010,25(8):1349-1351.
[5]曲曼靜,陳欣,林樂紅,等.《傅青主女科》解郁法初探[J].吉林中醫(yī)藥,2003,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