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黎巴嫩特派記者 黃培昭
距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北約40公里處,風光旖旎的地中海之濱,坐落著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zhèn)——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比布魯斯——傳說中得到海神祝福的地方。
被傳《圣經(jīng)》誕生地
比布魯斯是英語叫法,在阿拉伯語中,這里被稱為“朱拜勒”,意為“小山”,因為此地依山傍水——水是地中海,山便是背后所靠的盛產黎巴嫩雪松的山。
據(jù)考證,比布魯斯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jīng)建城,被公認為世界上建城歷史最古老且一直有人類居住的城鎮(zhèn)之一,至今至少已有7000年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西方國家普遍使用的文字與黎巴嫩人的祖先腓尼基人有關。而比布魯斯的文字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腓尼基字母,也就是說,腓尼基字母從比布魯斯傳到地中海沿岸各國,再傳到更遠的歐洲,最終演變成后來的拉丁語字母。
從發(fā)音上聽,比布魯斯(Byblos)很像英語“圣經(jīng)”(Bibles),因此有人考證說,這里可能是基督教典籍《圣經(jīng)》誕生的地方,至少英語“圣經(jīng)”一詞可溯源到比布魯斯。
由于得天獨厚的文化和歷史優(yōu)勢,比布魯斯和黎巴嫩東北部的羅馬古跡巴勒貝克一起,于1984年被寫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比布魯斯,莎草紙?
歷史文獻記載,公元前3000年左右,比布魯斯就成為地中海東岸重要的木材和木制品出口地。黎巴嫩遠近聞名的雪松等木材,通過比布魯斯被源源不斷地運到埃及等地。
公元前2800年,迦南人在比布魯斯建都,他們在城市四周修筑了防御城墻和護城河,還創(chuàng)造性地修建了城市的供排水系統(tǒng),發(fā)達的比布魯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此定居或進行商貿活動。比布魯斯成為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兩大文明的交會點與貿易中心。
比布魯斯不僅是重要的港口、轉運站,它在希臘語中還有“書”的意思,古埃及慣用的莎草紙經(jīng)這里傳入愛琴海和希臘等地。在希臘語中,比布魯斯與莎草紙是同一個發(fā)音?,F(xiàn)在,埃及人仍把古代的莎草紙叫“比布魯斯”。比布魯斯是埃及和地中海、愛琴海之間大宗莎草紙貿易集散地,不少人把比布魯斯和莎草紙等同為一個概念,就像西方人用“瓷器”稱呼中國。
海神賜予天然良港
今天,比布魯斯處處是古跡,有遙遠的腓尼基時期的,有公元前后羅馬時期的,有中世紀十字軍修建的堅固城堡……歲月已過去數(shù)千年,許多曾顯赫一時的宮殿已成廢墟,但在比布魯斯小鎮(zhèn)上,還難得地保留著歷史余韻,這里有悠長的石塊路,靜謐的狹窄街道,純樸的露天市場,還有千古不變的民俗遺風。走在比布魯斯的街巷中,仿佛瀏覽一部記錄歷史的古老書稿,不知不覺間,你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有了古人的風韻。
當?shù)亓鱾髦@樣一種說法:古時候,海神雅姆看上了人杰地靈的比布魯斯,便給了它“天然良港”,從此這里聲名大噪,好運連連。雖然一些書籍描述腓尼基人時多有微詞,譬如說是小氣的奸商,但實際上,不少人很喜歡聰明、勇敢的黎巴嫩人。黎巴嫩人普遍認為,這要歸功于海神雅姆,是雅姆給了比布魯斯人好運,繼而給所有黎巴嫩人帶來好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