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芹 曹躍先 倪瑞青 林衛(wèi)明 黃英
(江蘇方強農(nóng)場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大豐 224165)
江蘇方強農(nóng)場集團有限公司位于江蘇沿海墾區(qū)鹽城東37 km處,交通便利,土壤地力中上等,堿解氮80.897 mg/kg、速效磷28.916 mg/kg、速效鉀179.892 mg/kg、有機質(zhì)19.632 mg/g,是國家“863”生物工程專家認證的兩系雜交水稻制種最適區(qū)域之一,吸引了中江種業(yè)、隆平高科等知名種業(yè)的加盟與合作,常年雜交水稻制種1500 hm2,實現(xiàn)母本機插,施肥、防病治蟲、收割機械化,產(chǎn)量水平較高。
Y兩優(yōu)689是Y58S×溫恢689配組而成的雜交秈稻新組合,該組合在多點試驗、示范中,表現(xiàn)出米質(zhì)優(yōu)、穗大粒多,豐產(chǎn)性、穩(wěn)產(chǎn)性好,適應性廣等特點,2011年通過浙江省品種審定。方強農(nóng)場于2011年種植Y兩優(yōu)689的制種90 hm2,平均產(chǎn)量 180 kg/667 m2,凈收益 1720元/667 m2,并出現(xiàn)產(chǎn)量超225 kg/667 m2的百畝方。為進一步加快該組合在江蘇沿海地區(qū)的推廣步伐,擴大制種面積,提高制種產(chǎn)量,有必要對制種技術進行總結,以便指導大面積生產(chǎn)。
溫恢689屬中秈類型。株高110 cm左右,株型松緊適中,生長勢強,莖稈粗壯,葉片寬度和長度中等,稃尖無色,耐肥抗倒,分蘗力較強,穗大粒多,穗平均總粒數(shù)140粒,千粒重27 g。開花集中,花時早,抽穗歷期5~6 d。鹽城4月18日播種,播始歷期128 d左右,主莖葉片數(shù)18~19葉。生育期感溫性和感營養(yǎng)性強,高肥生育進程慢,低肥則快,幼穗分化前慢后快。對“九二○”反應敏感。
母本Y58S屬秈型兩用核不育系,株葉形態(tài)好,葉片內(nèi)卷、挺直,株高80~85 cm左右,莖稈較粗,耐肥抗倒力強,株型松緊適中,葉色較淡綠,葉鞘綠色,稃尖稈黃色,柱頭白色,葉片具有長、直、窄、凹、厚的特征,分蘗力強,成穗率較高,有效穗24萬~25萬/667 m2,穗大粒多,穗長25 cm,穗平均總粒數(shù)120粒/穗,著粒密度較稀,谷尖帶短芒,千粒重20 g左右。其育性轉(zhuǎn)換起點溫度低于22.5~23.0℃,鹽城5月28日播種,播始歷期88 d左右,主莖葉片數(shù)14~15葉?;〞r早,其柱頭總外露率達88.9%,其中雙邊柱頭外露率為59.6%,一般異交結實率40%左右,制種易獲高產(chǎn)。
基地要求選擇地勢平坦,肥力中等,土壤肥沃,能灌能排,道路交通便利,隔離條件較好。隔離區(qū)必須保證四面八方距粳糯稻500 m、秈稻200 m,最終達到與其它品種花期錯開20~25 d為宜。
播差以葉齡為依據(jù),時差為基礎的原則,父母本播差:時差40 d,葉差6.8~7.0葉??紤]到制種生產(chǎn)質(zhì)量安全,確保8月25日始穗,Ⅰ期父本4月18日播種、Ⅱ期父本4月28日播種,母本5月28日播種。
父母本都用藥劑浸種 (5.5%浸豐2號)催芽。父本采取濕潤半濕潤育秧方式,秧田用種量Ⅰ期父本5 kg/667 m2、Ⅱ期父本10 kg/667 m2,單株帶蘗1~2個。
母本育秧采用機插盤式育秧方式,制種田用種量2~2.5 kg/667 m2,要求秧苗分布均勻,每盤2800~3000株苗,秧塊厚度在2.0~2.5 cm,苗高控制在12~18 cm左右,高度一致,秧齡15~18 d,葉齡2.5~3.5葉,苗莖基粗度2.5 mm以上,根系健康有力,不定根數(shù)10條以上,盤結好,提起不散,呈毯狀,苗挺葉綠,無病蟲害。
適時移栽,父本秧齡控制在50~60 d內(nèi),母本秧齡控制在15~18 d內(nèi)。父母本移栽規(guī)格:廂距2.9 m,行比1∶8;父母本相鄰行距兩邊均為45 cm,父本株距 12~15 cm,栽插 0.15萬穴/667 m2,基本苗0.6萬/667 m2;Ⅰ期、Ⅱ期父本穴比為1∶1。母本采用洋馬VP8-d型高速插秧機栽插,行距 30 cm,栽插 1.7萬~1.8萬穴/667 m2,漏穴率<5%,單枝苗<3%,每穴3~4苗,基本苗5萬~6萬/667 m2。父母本分別于6月5日開始移栽,先人工栽父本,父本活棵后,再機栽母本,6月20日大面積返青;適時烤田,當莖蘗數(shù)達到預期成穗80%開始擱田,多次輕擱,控制高峰苗不超過30萬/667 m2,莖蘗成穗率70%以上,預計成穗22萬/667 m2,搭好高產(chǎn)架子。
制種大田施肥做到前重、中控、后輕,氮、磷、鉀合理搭配。Y兩優(yōu)689制種大田施尿素12.5~15 kg/667 m2作底肥。母本移栽后長出新根后,結合化除及時追施尿素7.5 kg/667 m2+磷酸一銨10~15 kg/667 m2;栽后12 d再施促蘗肥尿素7.5~10 kg/667 m2;父本栽后3~5 d,對父本偏施尿素5 kg/667 m2,以促進父本穩(wěn)健生長。穗肥施用要看苗而定,要視父母本花期預測情況,結合調(diào)花,在施肥方法、時間、種類、數(shù)量等方面進行適當調(diào)整,一般是施尿素5~10 kg/667 m2,如有效苗數(shù)在20萬/667 m2以上,可推遲至幼穗分化Ⅴ期施尿素5~6 kg/667 m2作?;ǚ?,父母本同施。視情施好穗粒肥,在抽穗前7~8 d施尿素4~5 kg/667 m2,能顯著增強父本花粉和母本柱頭的活力,提高母本柱頭外露率。水分管理堅持淺水栽秧、寸水活棵、淺水分蘗、間隙灌溉,堅持前水不清、后水不進的管水原則。做到足苗曬田、有水孕穗、深水授粉、干濕壯籽、無水收割的原則,并注意避免收割前斷水過早造成空秕粒增加。
制種中主要蟲害有螟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紋枯病、黑粉病等。秧苗期和大田期做好灰飛虱和螟蟲的適期防治,分蘗盛期和始穗前用井岡霉素各防治紋枯病1次,后期重視母本稻粒黑粉病的防治,狠抓一個“早”字,防在發(fā)生之前,治在發(fā)生之初。于母本破口前3~7 d和第一次噴施“九二○”時,用30%的愛苗乳油15~20 ml/667 m2各防治一次,母本進入盛花期時,用18.7%烯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滅黑靈)32~45 g/667 m2,對水15 kg,于下午16時后噴施,隔2 d再噴一次,可有效控制稻粒黑粉病的發(fā)生。
花期調(diào)節(jié)原則是促控結合,因苗制宜,多種措施綜合應用,盡量做到不損傷禾苗,以影響穗數(shù)和異交結實率。認真做好葉齡記載,結合葉差,及時調(diào)節(jié);在父母本預計出穗前35 d時,對幼穗分化進程進行剝查鏡檢,每隔2 d調(diào)查1次,不育系比恢復系幼穗發(fā)育Ⅰ期提前1期,恢復系幼穗發(fā)育Ⅶ、Ⅷ期比不育系略遲或持平,發(fā)現(xiàn)花期不遇時要及時調(diào)控。若父本偏遲,應灌深水,對父本偏施磷、鉀肥,對母本偏施氮肥;若父本偏早,降低水層使父本行為薄薄一層淺水時,對父本偏施氮肥,母本偏施磷、鉀肥。
Y58S對“九二○”不敏感,用量60 g/667 m2左右。在花期相遇良好的情況下,一般見穗10%時父母本同時噴15 g/667 m2左右 (微動),第二次噴 20 g/667 m2,第三次噴 20 g/667 m2。為使母本和父本達到理想的授粉姿態(tài),父本單獨噴一次5 g/667 m2左右,九二○噴施時間上最好在9∶00前或16∶00后。
田間去雜是雜交水稻制種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制種純度的有效后控措施,父本堅持薄水淺插、薄水護苗,防止父本秧苗漂秧混雜到母本行間。生育過程中要把常規(guī)粳稻、雜草稻及不同顏色、不同株型、變異株徹底除凈,很抓始穗期的田間去雜,高度重視父本的去雜,對于鏡檢結果顯示沒有問題或問題較輕的田塊,要嚴格按照田間分類鏡檢的結果及雜株比例,集中精力組織去雜,分類驗收,田間雜株數(shù)不超過1‰,以提高種子純度,確保生產(chǎn)的種子達標合格。在整個生產(chǎn)過程中,同時要防止機械混雜,時刻把品種質(zhì)量管理理念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