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 海
美國名導詹姆斯·卡梅隆26日再次成為全球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這一次既不是因為《阿凡達》要拍續(xù)集,也不是因為3D版《泰坦尼克號》上映,而是他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單獨駕駛潛艇潛入馬里亞納海溝挑戰(zhàn)者深淵的人。
卡梅隆可謂深潛達人
挑戰(zhàn)者深淵是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深約10898米。這里同時也是世界上海洋最深處和地表最深的地方??仿≈埃绹颂啤の譅柺埠腿鹗咳搜趴恕てたㄌ貎扇嗽?960年1月23日一起駕駛深海潛艇抵達過這里。之后的50多年來,有宇航員踏上過月球表面,但再也沒有人類探索這一地球最深之處。
本次深海探險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資助,經(jīng)過長期的計劃和周密的籌備,卡梅隆的加入更使活動名聲大噪。路透社、美聯(lián)社以及美國各大媒體均以“前所未有”和“偉大的”的字眼來形容這一壯舉。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稱:“有卡梅隆這樣的名人帶頭,一定會有更多的人投身到對自然的探索當中”。
作為迄今為止全球票房最高的兩部影片的導演,卡梅隆此舉絕非純粹為吸引眼球?!秶业乩怼冯s志也不會把探索海底的任務押寶于一個完全不懂深海潛行的門外漢。實際上,卡梅隆正是一個酷愛深海探險的潛水專家。迄今為止卡梅隆已經(jīng)成功完成72次深海潛艇的海底探險之旅,其中33次是為了拍攝《泰坦尼克號》。此次他乘坐的“深海挑戰(zhàn)者號”潛艇既是為卡梅隆量身訂做的,也稱得上人類深海探險科技的最先進工具之一。
卡梅隆在海底挺忙
“深海挑戰(zhàn)者號”在悉尼建造,由國家地理學會和勞力士公司共同出資,“冰棍”狀的艇身高7.3米,駕駛艙寬僅1.1米,重12噸,承壓鋼板有6.4厘米厚。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潛艇能在約90分鐘內(nèi)快速下沉到1萬多米深的海底。
據(jù)《國家地理》報道,這艘潛艇的重量只是50多年前那艘的1/10,但功能要強大的多,不僅可以進行3D攝像,還配有專門設備吸入小型海底生物,用于采集可運至地面的樣本研究。當年那兩位勇敢的探險家雖然抵達了馬里亞納海溝底部,但由于潛艇太重,下降到海底造成了巨大渾濁,探險家在海底呆了20分鐘但幾乎什么也沒有看到。而卡梅隆這次在海底的3個多小時中,不但進行了采樣及3D攝像,還按計劃實施了“海底交會”,即駕駛潛艇尋找之前數(shù)小時放置在海底的一個電話亭般的不載人“著陸器”。這個著陸器上搭載有化學餌料,卡梅隆將借此觀察被誘餌吸引過來的生物。”除了這些具體的科研工作,卡梅隆還沒忘了跟網(wǎng)友互動。在他抵達海底之際,卡梅隆通過一條推特信息說:“我終于來到了海洋的最深處,一沉到底的感覺從來沒有如此棒過。我簡直等不及來跟你們分享我的深海見聞?!?/p>
潘多拉星的深海令人期待
據(jù)麥基尼斯醫(yī)生說,這次深海之旅對57歲的卡梅隆來說沒什么身體危害,頂多也就是“血液可能流通不暢,畢竟駕駛艙空間十分狹小”。除去科考意義,此次探險還將為《阿凡達》續(xù)集提供珍貴的素材和參考??仿〈饲耙严蛲饨绻_,《阿凡達2》和《阿凡達3》正在制作中,其中《阿凡達2》將把人們帶到潘多拉星球的深海,向觀眾展示一個更為神奇的世界。
卡梅隆此舉無疑將令好萊塢其他技術(shù)派導演汗顏。無論是喬治·盧卡斯、沃卓斯基兄弟還是邁克爾·貝,他們在電影特效技術(shù)上可能同樣走得很前沿,但像卡梅隆這樣身體力行走在科學探險第一線的還真沒有。這種通過自己的科學實踐來拓展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做法堪稱卡梅隆的“專利”。正如他自己說的:“我在人們?nèi)ピ虑蚝秃5椎奶诫U中長大,這種探索,是我從孩提時代認定的價值所在?!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