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華才 黃紹力 呂順 周顯奴
廣東省冬瓜品種應用現狀及潛力品種推薦
莊華才 黃紹力 呂順 周顯奴
本欄目特約主持:周顯奴
男,高級農藝師。1971年1月生,1995年畢業(yè)于華南農業(yè)大學園藝系蔬菜專業(yè),本科?,F就職于廣州市白云區(qū)農業(yè)科學試驗中心。工作至今,一直從事蔬菜生產、科研工作。近年來單位工作重點由原來的科研、生產轉向推廣應用,主要負責大棚蔬菜育苗、新品種區(qū)域比較試驗、新品種的推廣應用。
廣東省是我國主要的冬瓜產區(qū)之一,黑皮冬瓜因具品質優(yōu)、產量高、耐貯運、調節(jié)淡季蔬菜供應、節(jié)省人工等優(yōu)點,在廣東省的市場需求量和栽培面積日益增加。瓜農在生產中,應選擇產量高、整齊度好、抗性強、皮色墨綠有光澤、肉質堅硬、耐貯運的主流雜交黑皮冬瓜品種。
冬瓜又名白瓜、枕瓜等,為葫蘆科冬瓜屬植物,起源于中國南部和東印度,廣泛分布于亞洲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1]。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南方栽培較多。冬瓜為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是盛夏季節(jié)的重要蔬菜之一,由于其產量高和耐貯運,對調節(jié)蔬菜周年供應有重要作用。按果實老熟后外果皮顏色及表面是否有蠟粉,冬瓜可以分為青皮冬瓜、黑皮冬瓜和粉皮冬瓜;按果實大小,可以分為大型冬瓜、小型冬瓜;按品種熟性則可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冬瓜[2]。冬瓜果實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清熱化痰、利尿消腫的作用,其果皮與種子具清涼、滋潤、降溫解熱功效,是高鉀、低鈉、低熱能蔬菜,為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食用的理想蔬菜,在醫(yī)藥領域中也有著廣泛用途。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冬瓜干、冬瓜糖果、冬瓜汁、蜜餞冬瓜、脫水冬瓜等,是蔬菜產品中用于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最重要的蔬菜種類之一。冬瓜屬全國性消費蔬菜,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廣東省是我國冬瓜的主產區(qū)之一,全省各市均有栽培,產品除在本省銷售外,還遠銷山東、上海、北京、香港、澳門等地及出口東南亞國家。目前主栽的品種為黑皮冬瓜,該類型品種大多是從廣東農家品種中選育出來的,表現為瓜形好、皮色黑亮、品質優(yōu)良,深受市場歡迎,目前已從廣東逐漸向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江蘇、浙江、四川、重慶及東北等地推廣。
表1 截止到2011年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的冬瓜品種
目前,我國冬瓜育種研究明顯較其他瓜類作物滯后[2],廣東省冬瓜品種選育工作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過去主要集中在農家品種的提純復壯上,育成的優(yōu)質豐產冬瓜新品種不多。近年來,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東莞市蕉菜所、廣州市農科院及華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等科研院所逐漸重視對冬瓜的育種研究,不斷加大對冬瓜育種科研經費的投入,在冬瓜的雜交育種、抗病育種和遺傳性狀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雜交冬瓜以其產量高、整齊度好和抗性強等優(yōu)點,逐步被廣大瓜農所接受,栽培的面積逐年增加,廣東省審定的雜交一代冬瓜品種也漸漸成為主流。目前在廣東推廣栽培的冬瓜品種有10多個,其中通過省品種審定的有4個,具體見表1,合計全省種植面積超過10萬hm2。
廣東省目前栽培的冬瓜品種以黑皮冬瓜類型為主,只有少部分地區(qū)栽培青皮或粉皮類型,栽培的黑皮冬瓜以廣東省自己選育的新品種或新組合為主,如東莞黑皮冬瓜、黑優(yōu)1號冬瓜、黑優(yōu)2號冬瓜、炮彈1號黑皮冬瓜、鐵心999黑皮冬瓜、黑先鋒大冬瓜等,其中黑優(yōu)1號冬瓜是廣東省農業(yè)廳2008-2010年主導種植的冬瓜品種[3~5]。以上這些品種占全省黑皮冬瓜種植面積的60%~70%,此外還有農戶自留種及部分蔬菜種業(yè)公司推出的黑皮冬瓜品種,如清遠雜交黑皮冬瓜、黑將軍黑皮冬瓜等。
總的來說,因為黑皮冬瓜品質優(yōu)、產量高、耐貯運又調節(jié)淡季蔬菜供應,且節(jié)省人工,所以廣東省黑皮冬瓜的市場需求量和栽培面積日益增加,瓜農對栽培品種的抗性、品質、產量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雜交冬瓜品種漸漸被種植者所接受。最受歡迎的黑皮冬瓜品種應具有抗性好(最好是高抗枯萎病和疫?。?、產量高(667m2達5500kg以上)、整齊度好、皮色墨綠有光澤、肉質堅硬、耐貯運等特點。
2.1 黑優(yōu)1號冬瓜
雜交一代黑皮冬瓜品種,由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育成,已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審定號為粵審菜2006007。中晚熟,春植生育期約130天,夏秋植約100天。植株生長旺盛,瓜形勻稱、整齊,長圓柱形,瓜長55~75cm,橫徑22~25cm,皮墨綠色有光澤,無或淺棱溝,肉厚5.5~6.5cm,瓜肉白色,肉質致密,品質好,商品率高,平均單瓜質量15kg以上。中抗枯萎病,田間表現抗疫病、病毒病,平均667m2產量6000~6500kg。
2.2 黑優(yōu)2號冬瓜
雜交一代黑皮冬瓜品種,由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育成,已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審定號為粵審菜2010002。中晚熟,春植生育期約120天、秋植約95天。瓜長圓柱形,頭尾均勻,皮色墨綠,淺棱溝。平均單瓜質量15kg,瓜長65cm,橫徑22cm,肉厚6cm,肉質致密,品質優(yōu)。人工接種鑒定為抗枯萎病,中抗疫??;田間表現抗枯萎病,中抗疫病和病毒病。平均667m2產量6000~6500kg。
2.3 東莞黑皮冬瓜
常規(guī)品種,由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育成,已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審定號為粵審菜2004005。遲熟,春播生育期約130天,秋播生育期約110天。第一雌花著生在第13~17節(jié),第一個瓜著生于第22~25節(jié)。植株生長勢強,葉色深綠,皮色墨綠有光澤,長圓形,頭尾均勻,無棱溝,外觀好。瓜長約50cm,橫徑約22cm,肉厚約5.5cm,單果質量約15kg,肉質致密,味微甜,耐貯運。田間表現輕感枯萎病、白粉病和疫病。平均667m2產量5000kg。
2.4 穗小1號冬瓜
雜交一代組合,由廣州市白云區(qū)蔬菜所育成,已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審定號為粵審菜2003008。早熟,春播生育期約95天,秋播生育期約80天。第一雌花著生在第7~9節(jié),以后每隔4~5節(jié)有1~2朵雌花,分枝性中等,結果力強。葉色深綠,皮色墨綠略帶白花點,瓜短圓柱形,頭尾均勻,外觀好,小果型,瓜長約28cm,橫徑18cm,肉厚4cm,單瓜質量2.5~3kg,口感粉、甜,田間抗病性和抗逆性較強。平均667m2產量3500~4000kg。
2.5 炮彈1號黑皮冬瓜
雜交一代黑皮冬瓜品種,由廣州市農科院種子種苗推廣中心育成。中晚熟,果實炮彈形,耐熱、抗病。生長勢旺盛,葉色深綠,瓜皮墨綠色、光澤度好,瓜長60~80cm,橫徑20~25cm,肉厚約6cm,單瓜質量15~25kg,極整齊。肉質致密,嫩滑多汁,空腔小,品質優(yōu),耐貯運。平均667m2產量5000~6000kg。
2.6 鐵柱168黑皮冬瓜
雜交一代黑皮冬瓜品種,由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育成。果實炮彈形,瓜形瘦長,皮墨綠色,無棱溝,肉厚,肉質致密,空腔小。單瓜質量15~20kg,橫徑約20cm,瓜長80cm左右。田間表現抗枯萎病、中抗疫病。
2.7 黑將軍黑皮冬瓜
雜交一代黑皮冬瓜品種,由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育成。黑皮,抗病抗逆性強,果實炮彈形,瓜長65~75cm,橫徑約30cm,肉厚6~8cm,單果質量15~25kg;整齊度高,肉質致密,特耐貯運,高產栽培667m2產量6000kg以上。
2.8 改良308黑皮冬瓜
雜交一代黑皮冬瓜品種,由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樂平鎮(zhèn)樂豐蔬菜種子經營部育成。生長旺盛,抗病性、抗逆性強,果實炮彈形,瓜長70~80cm,橫徑23~28cm,肉厚6~8cm;肉質致密,皮色墨綠有光澤,表皮光滑,極其豐產。最大單瓜質量可達40kg,耐貯運。高產栽培667m2產量6000~8000kg。
東莞黑皮冬瓜
黑將軍黑皮冬瓜
黑優(yōu)1號黑皮冬瓜
炮彈1號黑皮冬瓜
2.9 廣優(yōu)特黑3號冬瓜
雜交一代黑皮冬瓜品種,由廣東省揭陽市金記種業(yè)有限公司育成。早熟、抗病,耐熱及耐寒性強。葉中大,瓜長55~60cm,橫徑23~27cm,單瓜質量15~25kg。果實炮彈形,皮墨綠色有光澤,肉厚且白,子室小,耐貯運。
2.10 農普黑皮冬瓜
常規(guī)品種,由廣州市農科院種子種苗推廣中心育成。中熟,主蔓第16~20節(jié)著生第一雌花。瓜長圓筒形,瓜長55~65cm,橫徑22~25cm,肉厚6~7cm,單瓜質量20kg左右。瓜皮墨綠色,有光澤,無或淺棱溝,頭尾均勻,外觀好。肉質致密,品質優(yōu),耐貯運。667m2產量4000~5000kg。
[1]梁稱福.蔬菜栽培技術(南方本)[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8.
[2]謝大森.冬瓜生產現狀與育種趨勢[J].江西農業(yè)學報,2001,13(2):60-63.
[3]廣東省農業(yè)廳科技教育處.廣東省農業(yè)廳辦公室關于推介發(fā)布2008年廣東省農業(yè)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通知[EB/OL].(2008-01-02)[2012-02-21].http://www.gd.agri. gov.cn/zwxx/xztz/200801/t20080122_1967.htm.
[4]廣東省農業(yè)廳科技教育處.廣東省農業(yè)廳辦公室關于推介發(fā)布2009年廣東省農業(yè)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通知[EB/OL].(2009-01-19)[2012-02-21].http://www.gd.agri. gov.cn/bmgl/nsjg/kjc/xxgg/200901/t20090119_129804.htm.
[5]廣東省農業(yè)廳科技教育處.廣東省農業(yè)廳辦公室關于推介發(fā)布2010年廣東省農業(yè)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通知[EB/OL].(2010-04-09)[2012-02-21].http://www.gd.agri. gov.cn/zwxx/xztz/201004/t20100409_171387.htm.
莊華才,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523061,電話:0769-22171890
黃紹力,廣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
呂順,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
周顯奴,廣州市白云區(qū)農業(yè)科學試驗中心
201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