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李成杰
(1.齊齊哈爾水文局,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5;2.哈爾濱水文局,哈爾濱150001)
黑龍江省各河流封凍時間長達6個月左右,冰厚多達1 m以上。在流冰期間,尤其是春季流冰期冰塊較大,流勢兇猛,對水文測驗設備設備的沖毀力非常嚴重,特別是觀測用高樁水尺一到凌汛季節(jié)沖毀比較嚴重,每年必須進行補設。尤其是流冰期較長的河段,在冰期沒有結束前,水尺即被冰塊沖毀,在這種情況下補設非常困難,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同時也給水位的觀測校驗帶來一定的難度。這不但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同時對資料質量也有了影響。為此,我省各級水文站對防冰、保護水尺的問題,想了很多辦法。本人根據(jù)多年春秋兩季流凌期間水文測驗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出以冰防冰保護水尺的一種方法,經(jīng)過試驗,效果良好,起到了即保護水尺防止冰排的沖撞,又達到了防止流冰期設立臨時水尺出現(xiàn)險情,防止危險情況的發(fā)生,保障人身傷亡事故的發(fā)生,有利于安全生產(chǎn)。
在開始流冰前的1個月至少半個月的時間即應該開始進行。如果時間晚了冰層由于溫度的變化,表面容易被白天溫度較高時融化的水所侵潤,從而導致冰面形成立碴,不容易埋設固定點的樁與繩索。
具體方法如下:
1)在基本水尺的上下游及向河心3個方向,相距水尺20~30 m遠處,分別開鑿1條1 m寬的冰槽,使之形成為護尺塊冰,并使之與全河面的冰分離。護冰槽與護冰尺的距離與寬度,最好能根據(jù)本站的實際情況進行,同時每個站也應該根據(jù)每年封凍期間的冰面情況進行調(diào)整。
2)在岸上埋設一根堅固木樁或鐵樁用作基礎樁,基礎最好做的堅固些,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基礎做成混凝土的為好。用于防止由于上游來冰沖擊力大,將其沖倒拔出,起不到保護的作用。將護尺冰塊所用鐵絲或麻繩(如果有鋼纜最好)系于樁上以防護尺冰塊被上游流下來的冰塊沖走,詳見圖1。
圖1 護尺冰塊布設示意圖
3)護尺這樣便可使上游流下來的冰塊,順著護冰的導冰弧線而流到下游,不會碰撞到水尺上,從而保護了水尺。
尺冰塊弧面上減少摩擦阻力與沖擊力,從而起到導航護尺作用,從而引導上游來冰順冰塊的大小可以根據(jù)每條河流斷面控制條件不同的情況來決定,一般在20~0 m均可(上游可以稍大些30~40 m),只要能起到防御流冰,將上游流下來的冰塊導流下去,繞開水尺即可。
4)護尺冰塊不在制作護尺冰塊時要注意下列事項:
具體包括:①護尺冰最好是帶弧形,這樣可以減少與流向垂直的迎水面積,同時也極大地減少大冰塊沖擊到護要與岸邊造成分離,最好在每年的冬季封江之前,在基本水尺斷面水尺上下游兩側,能預先埋設幾根用來綁縛固定冰塊的繩索。②在流冰期間最好能有人觀察實際情況,檢查效果如何,以便根據(jù)具體情況,加以改進。
[1] 加強注意保護水尺[J].水文工作通訊,1956(5):41.